幼儿家庭教育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163018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家庭教育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幼儿家庭教育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幼儿家庭教育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幼儿家庭教育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幼儿家庭教育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家庭教育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家庭教育教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家庭教育教案篇一:家庭教育教案认识自己 认识孩子 培育孩子二年级家庭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让家长认识自己,认识孩子,帮助孩子学会学习,引导孩子正确做事,以及培育孩子的交往技能和夯实孩子做人的根基。2、把握二年级孩子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走近孩子、了解孩子,让家长走出育子误区,正确引导孩子做人、做事,培养孩子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教学过程:导入:感谢家长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前来学习。前不久,我在一个发廊做头发。无意间听到了一男一女两个低年级学生家长的一段对话 ,让我感到很无语。女的说:“现在的老师动不动就爱找家长谈话,谈什么谈呀?还不就是通过找你孩子的不是,让你给上点什么。”“可不

2、是吗,他们不仅如此,更可恨的是:让我给孩子听写生字,还得我亲笔签名,我天天给孩子听写生字要你老师干嘛?我干脆在家自己教得了。整得我跟国家主席似的,天天签字,我现在最讨厌老师了。”另一个男的愤愤不平地说。我听了非常生气,真想站起来跟他们理论一番,但想了想,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因为我觉得与他们没什么理可讲的。各位家长不知你听了作何感想?有的家长认为“我把孩子送到学校,那就是你学校的事了!”于是对孩子就不闻不问,放任自由,一旦孩子成绩差就兴师问罪。更有甚者当着孩子的面责问老师,这无疑使老师的形象在孩子心中一落千丈,甚至使孩子不再尊敬教师!这是多么不利孩子的教育啊!其实,我既是一名老师,同时也是一个

3、家长。我认为成功的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协调一致的结果。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儿童成长的摇篮,而父母则是儿童不可选择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不可替代的。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在孩子的人生成长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所有家长要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所肩负的职责,而不应该把所有责任都推给别人。有这么两个例子:(幻灯出示)在美国,有两个家族都已繁衍了八代子孙。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前康乃狄克州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嘉纳塞?爱德华。由于他重视子女的教育,并代代相传,在他的八代子孙中共出了1位副总统、1位外交官、

4、13位大学院长、103位大学教授、60位医生、20多个议员?。在长达两个世纪中,竞没有一人被关、被捕、被判刑的。另一个家族的始祖是200年纽约州的马克斯?菜克,他是个臭名昭著的赌棍加酒鬼,开设赌馆,对子女教育不闻不问。在他们八代子孙中有7个杀人犯、65个盗窃犯、324个乞丐,因狂饮夭亡或成为残废者的多达400多人。这两个家族的八代发家史,告诉我们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个“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潜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及影响,将会直接关系到子女的道德品质、法纪观念、人生观等的形成。我们特别要探讨的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给予人们的启示。互动测试:先填一个表:望大家如实填写 (一)我与孩子的关系是:孩

5、子和你的关系:A、非常好,无话不谈 B、一般 C、很少交流。我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什么样的?我是用什么方式要求孩子的?我自己率先做到了吗(二)孩子有时会犯错,你采取什么方式教育他的?A、训斥、打骂 B、和别人家的孩子对比,取消他的享有的正当权利。 C、正面引导。(三)我的孩子最喜欢:孩子的兴趣、爱好是: A、我决定的 B、我帮他参考决定的C、他自己根据兴趣、爱好自己决定的。我和孩子一起写作业:A、经常 B、有时 C、偶尔每天我都给孩子检查作业,辅导他作业中不会的题。A、经常 B、有时 C、偶尔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是:我想上面这三个方面与家长们谈谈教育孩子的事情:一、 要正确把握二年级孩子的生理、

6、心理发展特点。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人知己,共建和谐;知己知人,交流畅通;知己知人,达成共赢。由此可以看出,在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人性之本成了左右一切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家长,也需要在自己的家庭教育系统中认识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取家庭教育的最佳效果。二年级孩子虽然大了,但他们的一些学习、家庭作业,还需要家长指导和帮助下完成。(幻灯片出示)(因为如果你能多关注一下他们:像听听写了,签签字呀,检查检查作业呀,陪孩子读读课文、读读书呀,不仅能拉近您和孩子的距离,还能能激起孩子的自信心,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试想,当孩子有您这样的家长,有您这么热切的关注,他的好习惯会在潜移默化中不觉养

7、成,他的学习想不进步都难。而相反,孩子渴望您的尊重、理解帮助。如果孩子没有您的关心、关注,您对他们置之不理,不闻不问,他们会感到寂寞、孤独,会感觉自己和留守儿童差不多。此时的孩子叛逆、厌学、成绩退步、不良习惯逐步养成,他们会不求上进,破罐子破摔,)一个好好的孩子,让人看了实在感到惋惜。我想这也是我们家长不愿意看到的。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对孩子的普遍心态,在这种心态之下的家庭教育,往往很容易走入误区。家长应走出育子误区,应该注意:身教重于言传、做人做事比学习更重要、理性教育孩子以及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二、 做好榜样,要正确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正确做事。 幻灯片出示两个例子: xx看到妈妈

8、在厨房里忙碌,便过去帮妈妈择菜。结果,她把菜叶弄得满地都是。【互动四:当你面对这种情形时,你会怎样处理,听后评价】可是有这样一位妈妈,她见孩子这样帮“倒忙”,气不打一处来,便明褒暗贬地对孩子说:“你可真能干,我们家都快成菜市场了。”因为妈妈这句冷嘲热讽的话,打击了孩子“尝试”的积极性。玲玲从此不再帮妈妈择菜。篇二:家庭教育篇教学教案家长怎样同子女沟通郭碧颖教学目标1让家长明白同子女交流的重要性,是子女成长的重要环节。2掌握同子女交流沟通的方法途径,使之更好的同子女沟通交流。3让家长懂得交流沟通的艺术。二教学重点如何恰当好处和不失时机的同孩子沟通交流。三教学方法案例法研讨法四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

9、程1、导语(1)尊敬的各位家长,很高兴今天又见面了,在这里我要衷心的感谢各位家长在过去的岁月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理解。今天这节课我将和家长们一起来探讨家庭教育中最头痛的问题,如何同子女沟通交流的问题。(2)一位母亲的心愿,作为一个母亲,我经常想,我把女儿带到这世界上来,我所要给予她的是什么我一是希望她有个健康的体魄,这是人作为社会个体的立世之本;二是希望她有个向上的心态,能够独立乐观地去面对生活;三是在前两者基础上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的发展。2、研讨问题什么是沟通交流,大部分家长可能把平时的无休的唠叨当成了沟通交流。其实是一个误区,真正的沟通交流是建立在朋友之间的心与心的交流,他所产生的

10、应该是双双情感的碰撞和共鸣。3、材料导语:(1)一位母亲诉说,孩子经常和她顶撞,非常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留长发,扎耳孔。因为孩子住校,校外经常有社会青年闲逛,孩子不慎和他们这些人就在一起了。她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发现以后打骂过孩子。打骂过后,孩子表示愿意悔改,知道自己错了。孩子哭,她也哭。可是,现在老师告诉她,孩子已经不在学校,她这才知道孩子离家和离校已经七天了。(2)20XX年春节刚过,四川省罗江县5名初中生集体离家出走,原因都是家里太压抑了,想到外面走一走,冷静地思考自己的未来。其中一位平时成绩很好的初二女生在家书中写道:“我真的很压抑,很不开心,我害怕妈妈的眼泪、爸爸的叹息和你们那种伤心的

11、眼神。你们是好父母,但是你们忽略了我的感受。生活让我觉得好艰辛,没有满足,全是失望,我感觉不到快乐,只觉得压抑、痛苦。”(3)一组数据的警示,最容易逃学和离家出走的是处于“青春期”年龄段的人,具体就是初、高中的学生。有一组调查数据:85%的出走的孩子是在“青春期”。70%的出走的孩子的父母对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值。90%的出走的孩子是处于单亲家庭并由母亲抚养。70%的出走的孩子是所谓的“差生”。后两者往往有相关关系。4、听一听家长平时是如何同孩子沟通交流的(家长探讨)5、那么造成不愿意同家长沟通交流的原因有那些?(1)是一种自然现象。初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断乳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往往呈

12、现出“自主性”和“闭锁性”的特点。他们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总想尝试着脱离父母的保护;他们的内心世界不轻易表露出来,不大爱对长辈讲话了。但是对父母感情还是很真挚的。(2)父母的言行失当。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很大一部分原因在父母身上。 孩子最烦心的是家长只问学习成绩,最讨厌的是母亲唠唠叨叨,最反感的是父亲动辄指责训斥,最忌讳的是对孩子与异性接触的无端猜测和偷看日记、信函,侵犯孩子隐私, 最看不起的是家长自身的言行不一。(看几幅图片)(3)孩子的压力太大。从小学到大学,压力最大的是初中学段。在家里,爸爸、妈妈要孩子给家长争气,在学校,领导、老师要孩子为学校争光。社会上,对孩子优劣的认同只是片面地看

13、孩子是否考上了名牌高中。一天到晚10多个小时的学习,不少孩子身心疲惫不堪。巨大的心理压力已经把孩子压得喘不过气来,父母再说些他们不感兴趣话题,孩子怎不反感(4)父母对孩子不了解,不尊重。父母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内心世界、理想是什么,兴趣爱好是什么,关心、热心的人和事是什么, 在家里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没有共同的话题和语言,久之形成“代沟”、“隔膜”。(看几个情景片段)6、如何解决以上这些问题,作为家长应该采取哪些对策?(1)父母应该改变观念A 亲子沟通,父母是示范者。B 亲子沟通,父母是主导者。亲子沟通的成败,父母是主要责任人。要有长期计划,不能临时抱佛脚。C 亲子沟通,信任是前提,尊重、理解

14、、欣赏、鼓励是关键。D 爱是一切教育的依托,好孩子是夸出来的。(2)、父母要讲究策略(A)要了解孩子关心的话题,拓宽交流内容。(B)不能只说不听,要多听少说。(C)要创造一个和谐、民主、自由的沟通环境。所有的沟通都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小环境,比如可以走进孩子的书房谈,可以和孩子去公园谈,可以跟孩子在看电视时聊,但是千万别在饭桌上与孩子谈学习,谈过错。、父母要讲究沟通的方式。(A)口头交流。口头交流是主要沟通方式。父母与孩子交谈时,言语要温和慈爱,多用关切商量的语气,切忌居高临下地训导、审问。要善于引导孩子倾诉,哪怕孩子的说法明显是错误的,也不要马上打断和批驳,一定要让他把话说完。无论孩子说什么,父

15、母都要对孩子的话很在意。孩子得到父母的尊重和鼓励,才愿意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要知道,离家出走甚至寻短见等过激行为,看似是一时的冲动,实际上是孩子长久积压的情绪得不到安慰、支持和宣泄而导致的结果。(B)书信交流。好的书信, 不仅可以使孩子在当时受到教育,对孩子日后的发展也会起到。 意想不到的效果用书信与孩子沟通,更易于表达感情,显得更为慎重。书信还可以长久保存,孩子可以随时翻看。(C)体态交流有一种语言叫体态语,就是用姿势、动作、表情等传输出来的信息。很多场合,这种无声的沟通远比有声的语言更有效。父母的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个表情所蕴含的内容,都会随时传递给孩子,孩子能从父母的神态中读出家长的赞同与反对、高兴或恼怒。比如儿子要去参加考试,父亲送儿子出门时,拍拍孩子的肩头,配上坚定的眼神和微笑,也许比你唠唠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