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报告制度.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162260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疹报告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麻疹报告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麻疹报告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麻疹报告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麻疹报告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疹报告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疹报告制度.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疹报告制度篇一:麻疹告诊断报告制度麻疹告诊断报告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41号令,为加强我院麻疹的诊断与报告,特制定如下制度:一、 成立麻疹会诊领导小组,实行会诊制。组长:姜长贵成员:张荣会 张宏 罗国旭 高永超 钱光福 饶俊勇 刘太红二、 各科室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加强传染闰管理,按照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流程开展麻疹的诊治。三、 重点科室:儿科、皮肤科、感染科、急诊科要按感染性疾病诊治流程,做好麻疹的诊治、转诊和报告工作。四、 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首诊医生接诊麻疹及疑似麻疹病例,应认真做好登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电话通知会诊,经会诊后院长签字才报告及转诊。

2、五、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避免麻疹在院内流行。六、 各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做好传染病防治的“五早”工作。七、 会诊专家组要保持24小时通迅畅通,会诊工作半小时必须到位。以上规定请各科室严格执行,对造成后果的科室和个人,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规定进行处罚。篇二:麻疹制度麻疹和风疹主动监测工作制度根据北京市麻疹监测方案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一、 麻疹和风疹的监测:1、 麻疹和风疹联合监测病例定义:发热、出疹伴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炎、淋巴结肿大、关节炎、关节痛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或风疹得病例。2、监测病例分类、实验室确诊病例(我院实验室不具备检测

3、条件) 、临床诊断病例:A、流行病学联系病例:与实验室确诊的麻疹或风疹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B、临床符合病例:临床符合麻疹病例:具备发热、出疹伴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监测病例,无标本或标本不合格,与实验室确诊的麻疹病例无流行病学关联,未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者.临床符合麻疹病例: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淋巴结肿大、关节炎、关节痛症状之一者, 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风疹的监测病例,无标本或标本不合格,与实验室确诊的风疹病例无流行病学关联,未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者.二、 先天性风疹综合征监测定义:1、 临床诊断病例:小于1周岁婴儿,同时具备下列两项表现:白内

4、障和/或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心脏病;听力损失;色素视网膜病;或伴上述表现之一,且伴下列之一者: 紫癜;脾大; 小头畸形; 智力缺陷;脑膜脑炎;放射性骨病;黄疸2、实验室确诊病例(我院实验室不具备检测条件)三、科室职责(一)防感控办职责:1、作为麻疹、风疹主动监测科室,每旬对内科门急诊、专家门诊、胃肠疾病康复中心、神经疾病康复中心、心肺疾病康复中心、老年疾病康复中心、肾内科、中医诊疗康复中心、五官科、儿童康复科等重点科室进行检查。2、防感控办负责进行麻疹、风疹的全员培训工作。3、每旬通过门急诊医生工作站查阅门急诊日志并通过与医务人员沟通进行麻疹、风疹主动搜索监测;4、每旬至少一次到病案室对住院病

5、历进行麻疹、风疹的主动搜索监测;5、每旬与相关科室主任联系,核实麻疹搜索监测结果,各临床科室设传染病报告监督员。6、每旬按时对医院麻疹主动监测结果进行汇总,上报区CDC.(二)各科室临床医务人员职责:各科室临床医务人员做为麻疹、风疹责任报告人,当发现有麻疹(或疑似麻疹)、风疹病例时应及时电话报告防感控办、医务科,经相关专家会诊、确诊后再进行网报。同时做好隔离消毒及必要的治疗工作。(三)医院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小组职责:当发生麻疹或风疹爆发和突发疫情时,及时报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协调相关科室及人员参与救治、隔离消毒、报告与转运等工作。北京康复医院防感控办20XX-1-16篇三:

6、麻疹防控工作要则灌云县麻疹预防控制工作要则(修订)根据江苏省卫生厅下发的关于加强麻疹监测和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苏卫办疾控20XX9号)及江苏省麻疹疫苗应急免疫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特制我县麻疹防控工作要则。一、持续保持高水平接种率1、确保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每个接种日从信息系统中导出麻疹疫苗应种名单,即时通知接种。做到随时来随时种,不得推延,并做好通知记录。村级每月及时上报新出生儿童信息,乡镇每年对村级开展2次以上拉网式筛查,及时更新信息系统的儿童,准确掌握辖区适龄儿童信息,为麻疹疫苗日接种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准确的基线资料。2、有效开展预约接种工作根据辖区内的实际情况,开展切实有效的预约工作,注重

7、预约的时效性,尽可能在接种月龄的前几天预约,不得进行长期预约。提高预约的依从性,告知要耐心到位;注重预约的方式性,选择辖区内最方便有效的预约方式,开展一对一上门随访预约、电话预约、手机短信预约等多种方式。减少广播等受众广、依从性差的预约方式。对仍没有接种儿童,查明原因,做好再预约工作,因临时禁忌症而暂时不能接种的儿童,要做好再预约工作,提高接种的及时性。3、检查未种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做好预约儿童未种的原因记录,分析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消除免疫空白点,尤其要做好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未种原因的分析。针对流动儿童的复杂情况,预约的依从性、及时性都很难保证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流

8、动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率。(工作流程见2页。)4、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分片督导、负责制度。每片负责人要深入接种对象中间,做好宣教、告知、预约等工作,密切关注辖区内儿童的麻疹疫苗接种情况,及时了解影响接种率的因素并落实相应措施。同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麻疹疫苗接种流程图进行未种原因分析,根据未种的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二、规范麻疹疫情处置1、疫情处置能力建设加强疫情处置规范的学习,开展仿真演练,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控制麻疹疫情的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所有防保人员应掌握疫情处理流程、防控措施,处理时要做到意识强、行动迅速、处置高效。从20XX年3月21日起,对单例麻疹病例均按照麻疹暴发疫情开展相应的调

9、查、处置工作。对于符合临床疑似麻疹病例定义的,应当在 2 小时内以电话方式向疾控中心报告,同时进行网络直报; 24 小时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样;样本为出疹后3 天内采集,采集完12 小时内送至县疾控中心,县疾控中心12小时送达本地区麻疹血清学实验室,24小时采集、送检率应达100%。各级医疗单位,特别是基层医疗单位开展病例主动搜索,必要时开展社区病例主动搜索;对出现疫情的托幼机构、学校要核查晨检记录和因病缺课记录;对发生疫情的用工单位,应核查其务工人员进出登记和健康状况记录。麻疹病例所在地乡村医生、校医、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等对临床疑似麻疹病例接触者必须进行医学观察随访,时间至少为 21

10、天(自最后接触之日算起),一旦其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要主动申报,并及时就诊。2、流行病学调查流调时记录要详细,项目要填写全面清楚,平时开展模拟训练,学会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提问,学会倾听患者的倾诉,学会记录整理信息资料。3、做好健康教育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立体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麻疹疫苗接种工作的良好氛围,提高群众的麻疹防制知识,培养群众养成注意家庭个人卫生的习惯,提高家长配合预防接种工作的自觉性。4、防止院内感染在麻疹高发季节,加强医院就诊的预分诊工作,隔离治疗发热出疹性疾病,杜绝因就诊而导致的医院内感染麻疹病例。5、应急免疫严格按照江苏省麻疹疫苗应急免疫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开展工作。对临

11、床疑似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核实阶段,凡符合临床确诊麻疹病例定义的患者周围地区和人群,要立即启动麻疹疫苗应急免疫,应急免疫工作必须在一周内完成。(1)发生于学校、幼儿园、建筑工地、厂矿等集体单位的麻疹疫情,应对整个集体单位人群开展麻疹疫苗应急免疫工作;(2)发生于自然村、社区等场所的麻疹疫情,应对病例接触者以及病例周围易感人群开展应急免疫;(3)原则上每次或每个病例周围开展的应急免疫人数不得少于 100 人。应急免疫接种率达 95%以上。应急免疫工作开始时间距麻疹病例报告时间不得超过 7天且应急免疫工作结束时间距麻疹病例报告时间不得超过 15 天。应急免疫及时率达 100%。疹疫情应急处置

12、流程图发热、出疹性病例疑似病例医学观察应急免疫流调、采样监测消杀健康教育撰写调查报告三、副反应监测要做到规范接种、减少反应,加强监测、及时处置,加强沟通、减少影响,发生副反应时要按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要求科学规范处理。四、落实麻疹病例监测工作按照江苏省麻疹疫苗应急免疫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隔离治疗病人案)要求,只要是发热、出疹样病例,都要纳入麻疹病例的监测,并要在12小时内采样、并送到疾控中心。同时按照方案要求,及时开展应急免疫、调查报告。每年完成2/10万的排除病例的监测工作。五、调查报告样式(供参考)灌云县*乡*例麻疹病例调查报告20XX年*月*日下午,我县*乡*村发生*

13、例麻疹病例,接到报告,即采取了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县疾控中心、乡防疫人员做了*工作。现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患儿*,性别,*年*月*日出生, *人,*年*月*日*月*日因肺炎在*医院住院,*月*日因肺炎症状没有好转就诊于*医院,住院治疗。*日患儿出现斑丘疹。(基本情况:年龄、居住地、发病、就诊)发热*左右,最高*,伴咳嗽、呼吸道卡他症状,发热*天后耳后、颈、后背相继出现散在粉红色斑丘疹。(症状体征)在发病前*天内没有接触疑似麻疹样病例,麻疹疫苗接种情况。(接触史、免役史)二、结果 *月*日采集的血液样品经*疾控中心检验室检验,结果显示为麻疹早期抗体*性,风疹IgM*性。三、控制措施1、立即隔离治疗患者。将患者安排在独立区域的病房进行对症处理和并发症的防治。2、对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员实施医学观察。*防疫人员对与患者密切接触的*人实施了医学观察。3、立即组织对易感人群进行麻疹疫苗应急接种。*防疫人员与*村卫生室的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对患者周围的8月龄15岁儿童进行了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共计接种了*人。4、加强麻疹病例监测。对*及*附近的乡镇加大了出疹样病例的监测力度,凡是发现发热、出疹病例立即上报。联合疾控中心传染病漏报调查人员对全县大部分医疗机构进行了出疹性病例的主动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