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业务学习和校本培训学习材料【全期】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1159910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业务学习和校本培训学习材料【全期】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师业务学习和校本培训学习材料【全期】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教师业务学习和校本培训学习材料【全期】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教师业务学习和校本培训学习材料【全期】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教师业务学习和校本培训学习材料【全期】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业务学习和校本培训学习材料【全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业务学习和校本培训学习材料【全期】(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武胜县板桥小学教师业务学习材料教师角色新思考主讲:李维林提到教师的角色,从古自今有过很多的经典的描述,既有“蜡烛、春蚕、园丁、人梯”等传统美誉,也有“导师、母亲、朋友、合作者”等崭新形象。最近,因为一些意外的事件,让我对教师的角色又有了新的思考。一、教师要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前不久,就因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不好,使得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了误会,生发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平时课堂上,就因为有一些教师语言表述的不清楚、不贴切、不到位,使得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不尽人意,带来了一些不应该有的缺憾;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因为部分教师说话不把握尺度、不注意分寸,使得学生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造成了很多无法挽

2、回的悲剧等等一些事例,都表明了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力是何等的重要。教师要完成职业使命,必须成为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二、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现在的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有用之人,就必须正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因为心理问题不解决,根本就无法实施正常的教育。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许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相当地复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就要通过学习多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开解和辅导,使之走出不健康的心理阴影,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所以说,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三、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前日,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抽搐倒地,老师吓得惊慌

3、失措,找来的学校领导比较有经验,掐了孩子的人中,孩子慢慢恢复,原来孩子有癫痫的家史。由此联想随时可能发生的其他的一些意外,比如一个淘小子在课间不小心把脚崴了、一位同学突然出了鼻血等等,作为临场教师应该做哪些工作?随着季节的改变、天气的突变、传染病的来临等,教师又要给学生提醒些什么?这些都是每个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要经常面对的一些问题,为了不让意外变成遗憾,做教师的还真要补上医疗保健这一课,要了解一些易发生的常见性的“意外”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处理办法,要掌握一些突发疾病或伤害的应急常识。因此,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为了完成教育使命,我们的教师角色越来越多,为了把教育做好,教师到底要扮

4、好哪些角色,还真不好一下子说清楚,也许教师应该成为一名魔法师能解决很多问题的魔法师! 新课程理念培训主讲:谭中友一、“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应当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二、改革传统的封闭的旧课程观,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课程体制是由课程观决定的,有怎样的课程观就有怎样的课程体制。从孔子办私学算起,我国学校课程已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史,经历了古代社会、近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历史变革。在二十年代,杜威的经验为本的课程观已在我国广泛流行,但赫尔巴特的学科中心的课程体系和课程观一直处于主宰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深受苏联教育理

5、论的影响,长期没有形成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和课程体系。按照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原理,一直把课程论作为教学论的一部分。“大陆人士对课程的概念,有所谓三教,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1997年北京市为了制订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改革方案,进行了有关课程方面的调查,在教师队伍中,持学科知识为本课程观的约80%,持经验为本课程观的约20%。因为,从课程体制来看,具有普及功能的素质教育课程体制和具有筛选功能的应试教育课程体制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体制。但是直至今日,作为适宜“应试教育”的学科知识为本的课程,在教育界和课程观念领域依然严重存在,课程即教学科目的观念似乎成为一种没有必要改革的公理。因此,要

6、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代化,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课程体制,就必须进行课程概念再变革,树立开放的大课程观,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程体制。这个课程体制共包括四大类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化课程,实践活动类课程和潜隐形课程。1、摒弃学科本位主义,重视课程的创新价值2、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构建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的基础教师要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很好的教科书。3、强调教学与课程整合,突出教学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能动作用教学与课程的关系。其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

7、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三、改变教师中心观,树立师生互动、交往的平等观1、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交往的本质属性是主体性,承认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完全平等。交往的基本属性是互动性和互惠性,教学相长。2、注重开放和生成,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四、改变单一的教学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1、结论与过程的统一2、认知与情意的统一五、树立学

8、生自主发展的活动观1、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学得会2、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就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只有在学生自主的活动中才能进行。3、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成长无法代替,发展必须主动。培养健全人格、保护学生个性前提,是促进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发展。我们应当寻找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适合教育的儿童。4、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六、树立终身学习观一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1、终身学习是当今学习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终身学习要求:学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终身学习力的摇篮。3、变革学习方

9、式,切实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革的显著特征。单纯接受式 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学习方式(改革的核心任务)。七、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1、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批好学生。2、自古行行出状元,相信人人能成材。八、树立正确的教师观,教师应该有健康的心理,敢于批判的精神在升学重压下,传统教育观念仍束缚着大批教师。1、心理健康教育观一一每个教师都应该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2、教师应当具备批判精神。我们知道: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创新教育21世纪的教师将不再迷信自己,不再神化职业角色。教师是在不断地批判自己中创新

10、。21世纪的教师要使学生具有批判精神,将其视为具有独立意志的与教师平等的创造主体。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主持人:侯昌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

11、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4、由“灵魂工程师

12、”向“精神教练”转变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

13、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

14、”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9、由“统治者”向“平等的首席”转变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作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园丁”是令人尊敬的。但“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

15、型”,他们是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怎样构建一个好课堂?主持人:谭中友“好课堂”一直是教学管理者所关注的,也是教师所争取的,更是学生所期盼的,那么教师究竟怎样做才能构建一个好课堂呢?搜索正确的课堂元素:构建“好课堂”的前提所谓正确的课堂元素在这里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它主要包括“好课堂”的标准、“好课堂”的文化和“好课堂”的艺术等。1把握“好课堂”的标准让师生有据可依“好课堂”的标准在于它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平台,而且是构建和生成知识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知识既可以由教师的经验和兴趣生成,也可以由学生的经验和兴趣生成;在这样的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