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154894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篇一:政治:税收的构成要素和种类教案(新教材教案)第四课 国家财政与依法纳税 第二节 税收的特征和意义 第二框 税收的构成要素和种类第四课第二节第二框 税收的构成要素和种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我国税收的构成要素,各要素在税收中的作用;了解我国税收的种类。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查阅资料,采用举例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情况比较,学会全面分析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操作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税收的三个构成要素的地位和关系,对为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而进行的税收制度改革持积极的态度。二、课前准备1、要求学生查阅资

2、料:最新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表。2、教师做好多媒体课件。(后附)三、教学过程【新闻播报】 【内容导学】(略)师生点评(略)【导入新课】(多媒体图片展示)【板书】1、税收的构成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1)纳税人: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法人)和个人(自然人)2)征税对象:对什么东西和行为要征税,是区别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3)税率:对征税对象征收多大比率的税额。税率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板书】2、税收的种类,主要:增值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印花税、关税等从基本构成要素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前一知识点。A增值税B个人所得税(计算题设计)C印花税趣谈(略)D国外有趣税种(略)【学生活动】做教材“操作

3、平台”小王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知识拓展】37个减至23个)除了上述的五种之外,另外还有:资源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屠宰税、房产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城市房地产税、耕地占用税等。根据征税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五大类、二十多种,其中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下面介绍一下这两个主要税种: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含义: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2)征税对象:各个生产经营环节中的增值额。具体到一个生产单位,增值额是指这个单位的商品销售收入或劳务收入扣除购进商品和劳务所支付金额的余额。即该纳税人在本期间新创造的价值。征

4、收范围,包括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商品及加工、修理修配等环节中的增值额。(3)纳税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4)税率:基本税率为17,此外我国增值税还规定了13%的低税率,主要涉及生活必需品、文化教育类商品,农业生产所需的商品。出口商品零税率。增值税的计算方法:从理论上可以直接先计算出增值额,乘以税率,实际操作中不直接计算增值额,而是采用“扣税法”,即先根据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或应税劳务收入的全额乘以税率计算出“销项税额”,扣除掉企业此前购进商品如原材料等投入物所交的增值税税款(也就是上一环节所交的税款,称为“进项税额”,购进商品这一环节中按销售方

5、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已连同进货款一起付给卖方,简单而言就是当时销售方的“销项税额”,通常以从销售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为凭据)余额交给政府。即实际应纳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x税率)进项税额。【学生活动】例如:增值 增值纺织厂(布料) 服装厂(服装) 商品(商品) 增值税 增值税(由服装厂承担)(由商店承担)商品销售额:15000元上一环节已缴税金:1445元服装厂应缴纳的增值税:15000元1714451105元(5)增值税的优点增值税自1954年在法国正式实施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效仿,已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税制。其主要原因在于增值税具有许多优点:避免重复征税。促进生产专业化。防止

6、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B、个人所得税(课前要求学生预习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表)纳税人: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2)应税项目:(学生阅读教材“知识窗”个人所得税部分)【学生活动】(3)税率: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就是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规定相同的税率如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中利息、股息、红利及偶然所得等。超额累进税率: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参看教材中个人所得税率表)(4)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个人所得税不仅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而

7、且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相关链接】个人所得税改革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一批法律 个税起征点为1600元荆楚网(楚天金报)据新华社电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通过新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后,2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闭会。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42、43、44号主席令,公布了这三部法律。这三部法律都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昨日下午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起征点为1600元。缘何定为1600元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最终确定个人所得税“起

8、征点”为1600元是基于三点考虑。首先,是不是基本的支出部分,就是费用的扣除额已经涵盖了,我们测算是不涵盖的。按照全国的人均家庭费用的支出标准大概是1100元,如果扣除到1500元就不行。当然一个家庭只有一个人工作,那么承担三口人生活就会出现问题,这是税率上存在的非限定性的因素。另外,个税起征点原来是800元,后来提出草案之后是1500元,就从60左右的工薪所得要交税降到30,现在是1600元。如果从800元和1600元来说,10万元交的交税不足1。所以总的来说,考虑到中低收入者收益,不管是从减税面和减税额来说都是这样的。第三,要考虑到地区间的差异问题。楼继伟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到1600元

9、,大致就可以使得工薪阶层的纳税面降到26%,个人所得税大概减收280多亿。工薪阶层减负300亿元据统计,去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达1800亿元,其中65来自于工薪阶层。起征点从1500元提高至1600元后,工薪阶层可以减负多少呢?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副院长杨志清估算,工薪阶层将因此减负300亿元左右,工薪阶层纳税人都将从中受益。而这次个税起征点的提高对于高收入者则影响不大。例如,起征点提高至1600元后,月收入10000元的纳税人每月可以少缴70元个税,但这70元对于月入万元的人来说可谓是微不足道。【学生活动】多媒体图片显示:一道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题,让学生比较熟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讲完以上内

10、容,可指导学生填写关于各税种具体情况的表格,或帮助学生归纳各税种的定义、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作用等情况,旨在帮助学生理清以上所学内容的思路)四、学习训练与评价提示学生训练请学生思考一道关于增值税的计算实际应用题和一道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题,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关于各税种具体情况的表格,并请小组长组织开展这项活动。分组讨论。由教师评价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相结合。五、教学设计说明税收的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枯燥,如何让学生从情感上参与进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最关键的。本框教学内容重点在于税收的三个构成要素,教学中通过取消农民农业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等身边的例子,结合知识点的讲授和点拨,学生的思

11、考和讨论能自然投入。在亲切愉快的气氛中,学生受到了启发,掌握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在介绍我国税收的时候,没有也不能按照定义去照本宣科,而应该换一种方式,如印花税起源趣谈,通过这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从什么是印花税,政府为什么要开征印花税,印花税为什么会沿用到现在等多个方面了解了这一税种,效果非常好。重点介绍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知识,尤其是20XX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相关情况。另外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区别分析,加深理解。篇二:中国税制知识点整理中国税制第一章1课税对象课税对象:是指对什么征税,是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纳税人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税率1.定义:是应征税额

12、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例,它体现了征税的深度。2.税率的分类: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名词解释).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缴纳税款的法定期限。2起征点VS免征额(名词解释)(含义与区别(简答题)起征点是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就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免征额是税法规定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按照一定标准从全部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减除的部分。属于免征额的部分不征税,只有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3税法的概念(名词解释)税法是税收制度的法律体现形式,它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13、。4 选择题:按税法基本内容和权力效力可分为(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 5税法的主要特征:(简答题)1.税与法的共存性2.税法关系主体的单方固定性3.税法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性4.税法结构的综和性6税法的作用(简答题)税法的社会经济作用1.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法律保证2.是国家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3.是正确处理税收分配关系的准绳4.是国际交往中,贯彻平等互利、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税法的法律规范作用1.税法的指引作用2.税法的评价作用3.税法的强制作用4.税法的教育作用5.税法的预测作用7税收分类(单选题或多选题)按税收缴纳形式分类:力役税、实物税、货币税按税收计征标准分类:从价税

14、、从量税按税收管理和受益权限分类: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PS:所得税收入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中央分享60%,地方分享40%地方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契税,车船使用税(即与房、地有关的税) 中央税:关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进口增值税消费税(由海关代证)中央地方共享税: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印花税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分类:直接税、间接税直接税: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险税间接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按税收与价格的组成关系分类:价内税、价外税价外税:增值税,关税,车辆购置税(考)按课税对象的不同性质分类: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我国实行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的税主体税种。8影响税制体系设置的主要因素(简答题)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取向税收管理水平第二章增值税1增值税的概念(名词解释)增值税是对在商品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或提供劳务服务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 2增值税的三种类型及其各自定义、优缺点及我国实行的增值税类型(简答题)1、生产型增值税:是指按“扣税法”计算纳税人的应纳税额时,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