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1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154763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师《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东师《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东师《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东师《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1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东师《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1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师《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师《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师范大学东师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 爱护环境、保持整洁、关爱亲人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德育内容是属于A. 认知性内容B. 实践性内容C. 意义性内容D. 显性内容正确答案:2. 班集体构成了儿童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 ),是他们社会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场所。A. 社会环境B. 自然环境C. 精神环境D. 心理环境正确答案:3. 教育爱的理智性和纯洁性,不仅是保持爱的道德性所必需,而且也是取得良好的( )所必需。A. 教育效果B. 教育目标C. 教育期望D. 教育规划正确答案:4. 心理影响品德内化的程度和水平,而品德在实际生活中也对心

2、理具有调节作用、导向作用和()。A. 保健作用B. 发展作用C. 促进作用D. 协调作用正确答案:5. 亚里士多德就把“德性”分为理智之德 和A. 品行之德B. 言论之德C. 公共之德D. 伦理之德正确答案:6. 德育所指向的是人的行为背后的( )问题。A. 思想根基B. 观念C. 知识支撑D. 智慧水平正确答案:7. 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德育活动指明发展方向的是 ( )。A. 德育目标B. 德育内容C. 德育方法D. 德育效果正确答案:8. 在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把自我教育作为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 ),通过他们的“慎独”“内省”,不断巩固和发

3、扬积极因素,抑制和消除消极因素。A. 内在需要B. 外在需要C. 外在要求D. 任务正确答案:9. 集体依据自身的目标、纪律、舆论等,对学生个体进行的肯定、赞许或否定、不赞许的评价等,对学生保持还是克服各种言行具有( )影响。A. 直接的B. 间接的C. 深远的D. 及时性的正确答案:10. 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 )的关系。A. 启发与促进B. 教育与发展C. 指导与反思D. 教育与被教育正确答案: 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1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 德性是在人的心性和社会规范价值系统相互作用、内生而成的“合金”,没有心性活动,社会规范价值系统就不会映溶

4、入人的心灵,更不会“内化”为自身的德性,人的心性活动主要包括()。A. 行为训练B. 认知C. 情感D. 意志活动正确答案:2. 学校教育历来都具有教化民德民风的作用(特别是品德教育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A. 学校教育通过培养学生自身良好的行为造就文明的社会成员B. 学校教育的社会性存在对社会具有一定的辐射作用或弥散性影响C. 学校既是社会普遍关注的对象也是强大的社会影响源D. 学校教育可以振兴科技正确答案:3. 德育途径管理主要是指不断拓宽和广泛开辟德育得以实施的渠道。形成德育途径网络化,在德育途径网络化建设当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 些 ?( )A. 要搞好多层次的网络建设B. 要不断强化网络

5、机制,保证网络互相畅通C. 要不断强化教学的德育功能,更好的发挥其主渠道作用D. 要注意多种途径相互结合正确答案:4. 现实教育中,由于在认识上和实践上对德育的地位把握不当,使德育地位出现了不应有的偏离。下列选项中属于德育地位偏离的表现的是A. 德育地位强化现象B. 德育地位弱化现象C. 道德教育深入化D. 德育工作的独立化现象正确答案:5. 班主任是美的心灵的塑造者,健康个性的培养者,是学生人格的榜样、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是影响学生人生命运的人。作为班主任,必须注意不断提高的工作素质有()。A. 良好的品德素养B. 良好的教育素养C. 良好的知识素养D. 良好的能力素养正

6、确答案:6. 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的依据是( )。A.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其所占的时间最多,工作比重最大B. 各种教学内容都不同程度地蕴含多方面的德育资源C. 各种教学形式和环节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重要手段D. 教学中的教育力量(教师)最集中,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能量正确答案:7. 品德评价的基本方式 有( )。A. 表扬奖励B. 批评处罚C. 评比D. 操行评定正确答案:8. 比较典型的思想品德类型有A. 服从型B. 自主型C. 智慧型D. 反抗型正确答案:9. 德育的管理性强化 不可忽视的几方面工作是()。A. 德育思想观念的强化,全体教育者充分认识德育的地位和作用B

7、. 强化完善德育组织系统,处理好各组织之间的关系C. 德育机制的强化D. 德育队伍的强化正确答案:10. 这种单纯的“ 校园德育”或 “教室德育”的弊端在于()。A. 不能很好发挥外界因素所具有的积极作用B. 校园教育的现实性差C. “校园德育”的手段和形式陈旧落后D. 教育信息贫乏单一正确答案: 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1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1.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2. 陶冶是德育的特点之一,由人品德形成发展特性所决定。为此古人在德育中就很重视“熏清陶染”、“潜移默暗化

8、”,当代的德育也要重视利用环境陶冶学生,确立这样的意识。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3. 从人的本性来看,品德、德或德性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特性。它是人不甘于动物性生存、超越生物性存在的基本特性。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4. 把德育视为全面发展教育组成部分之一,同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这种认识,可概括为各育平等的教育地位观。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5. 日常的整体教育,是以德育为专门的目的,其对青少年品德的形成的作用是不巨大的,其对青少年德行的养成具有直接、系统、全面的影响。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6. 当代社会,满足人的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素质的和谐

9、发展,构成了教育人道化的根本要求,成为教育的一种目的性追求。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7. 在德育活动中,德育的各种影响无不体现社会的要求。德育也无时无刻不在用反映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准则、道德规范来训练人的行为,指导人的社会化,它总是按照社会的委托引导着人的社会化方向,以至最终使教育对象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8. 尽管正确使用表扬奖励的手段比批评处分更容易促进学生的上进,但是古人“数子十过”,莫如“奖子一长”的说法在当今没有生存空间了。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9. 只有坚持“立竿见影”(要求学生在教育之后马上有所行动),才 能保证学校德育的实效。A. 错误

10、B. 正确正确答案:10. 德育过程及其结果不仅受其内在要素影响,同时也受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人际交往等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制约德育过程的各种内在要素的发展。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1. 非正式团体即反映以个人情感为基础形成的有组织性的群体。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2. 班集体是学校为实现教育教学目的而建立起来的重要组织形式,是进行施教的基本群体形式。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3. 德育内容管理是德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根据德育目标选择德育内容是德育管理不可忽视的,要根据德育目标对德育内容进行有价值的选择,抵制和消除消极的不健康的内容。A. 错误B

11、. 正确正确答案:14. 对教育对象的管理,包括制定学生行为规范及相关的检查、评价、批评表扬和必要的奖惩等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5. 德育内容的规范化体现,即把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关内容或要求,寓于学生生活的各种情景和环境之中,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它的精神意义或规范要求。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6. 从某种意义上 说,教育的人道性大量地体现在教育目的的人道性上,而不是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7. 有效的管理是教育或激励有效进行的必要前提或保证,教育或激励是增强管理效能、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目标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8. 德育

12、有利于个体心理的正常发展,能对人的心理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德育活动的开展并不包括对学生个体心理方面的引导和熏陶。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19. 非独立的德育过程指那些“为了德育”而专门组织的有明确德育主题的教育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20. 德育的功能,不在于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而且也在努力体现把人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由此,使个人自强自立、人性善的品德等日益体现在德育目标之中。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 德育原理16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 教育爱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的爱 ,就在于它的( )。A. 陶冶性B. 教育性C. 深刻性D.

13、真实性正确答案:2. 对德性的分类有许多种,在中国文化中,还把德性分为“吉德”和A. “私德”B. “恶德”C. “公德”D. “美德”正确答案:3. 在实际的德育中,德育内容表现不仅多种多样,而且还体现出不同的类型,从学校的计划来看,德育内容分为计划性的内容和A. 正规性内容B. 非计划性的内容C. 非正规性内容D. 时事性内容正确答案:4. 德性是人适应并作为于社会的A. 内在条件B. 外在条件C. 充要条件D. 无关条件正确答案:5.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德育要求,通过各种方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一定社会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 )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A. 灌输B. 内

14、化C. 传授D. 传递正确答案:6.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发生深刻变化,开始逐渐重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相应地传统教育观念中“教”的单向活动变为( )的双向过程。A. “教”与“学”B. “教育”与“接受”C. “学”与“练”D. “知”与“行”正确答案:7. 对德性教化的域限有代表性的看法主要有两重,其一是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其二是认为德育是A. 思想品质B. 智慧品质C. 一个人在为人处事方面的各种品质D. 政治品质正确答案:8. 一般说来,品德包括思想品质、政治品质、法纪品质和 ( )。A. 情感品质B. 意志品质C. 道德品质D. 行为品质正确答案:9. 德育的四项基本内容是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 )。A. 理想教育B. 劳动教育C. 人生观教育D. 道德教育正确答案:10. 教学比其它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都更具有时间上的经常性,内容上的丰富性,教育影响的自然性和育人作用的( ),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A. 广泛性B. 深刻性C. 长期性D. 基础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