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二章有理数运算教案(全章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1153819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二章有理数运算教案(全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二章有理数运算教案(全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二章有理数运算教案(全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二章有理数运算教案(全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二章有理数运算教案(全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二章有理数运算教案(全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二章有理数运算教案(全章(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1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能运用数轴来解释有理数的加法法则;3、能熟练的进行简单的有理数的加法运算;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能力;将有理数的加法转化为小学的数的加法运算,渗透化归的思想方法,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叙述;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利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简便的计算,在运算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步骤;难点:有理数加法的符号的确定;【教学过程】一、 情景设置:一建筑工地仓库记录星期一和星期二水泥的进货和出货数量如下,其中

2、进货为正,出货为负(单位:吨)进出货情况库存变化星期一52星期二34合计问一:列出算术表示这两天水泥进货和出货的合计数量,并算出结果。问二:上述问题中,星期一该建筑工地仓库的水泥库存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星期二呢?二、 师生互动:问一:学生回答水泥进货的合计为(5)(3)8;水泥出货的合计为(2)(4)6;教师讲解也可以在数轴上表示水泥进货的合计: 在数轴上表示水泥出货的合计:教师小结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问二:学生回答星期一该建筑工地仓库的水泥库存增加了3吨,用算式表示为(5)(2)3;星期二该建筑工地仓库的水泥库存减少了1吨, 用算式表示为(3)(4)1;教师讲解

3、也可以在数轴上表示星期一、星期二的库存变化结果:教师小结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三、 知识讲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一般地,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学生练习(一):(口答)确定下列各题中的符号,并说明理由:(1)(5)(7); (2)(3)(10);(3)(6)(5); (4)(3)(7);(5)()(); (6)0();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步骤: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计算结果的绝对值。四、

4、例题板演:例1:计算下列各式:(1)(11)(9); (2)(3.5)(7);(3)(1.08)0; (4)()();解:(1)原式(119)20; (2)原式(73.5)3.5; (3)原式1.08; (4)原式0;学生练习(二):计算下列各式:(1)()(); (2)(3)(12); (3)(2)(3); (4)(1.625)(1); (5)0(1.25); (6)(19)(11);学生练习(三):在数轴上表示下列有理数的运算,并求出计算结果:(1)(2)(4); (2)(5)4;例2:某家庭工厂一月份收支结余为1200.50元,二月份收入为2000.70元,问二月底家庭工厂的收支结余情况

5、如何?解:(1200.50)(2000.70)(2000.701200.50)800.20(元)答:二月底家庭工厂的收支结余为收入800.20元。学生练习(四):冬天的某一天,哈尔滨的气温为38,北京的气温比比哈尔滨高32,问当天北京的气温为多少度?五、 思考题:1、下列两个有理数相加:两个正数;两个负数;一正一负,但正数的绝对值较大;一正一负,但正数的绝对值较小;零与正数;零与负数;那么,(1)和为正数的是(填入代号,下同) ;(2)和为负数的是 ;(3)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绝对值的和的是 ;(4)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中较大绝对值与较小绝对值的差的是 ;(5)和等于其中一个加数的是 ;2、两个有

6、理数相加,和是否一定大于每一个加数?请举例说明。六、 课堂小结: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一般地,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2、有理数加法运算的步骤: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计算结果的绝对值。七、 作业:必做题:书本P30A组1、2、3、4;选做题:书本P31A组5和B组6;2.1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让学生熟练掌握三个或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的运算; 2、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在有理数运算中仍然成立,并能灵活运用加法的交换

7、律和结合律使运算简便;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类比能力;情感目标:使学生逐渐形成事物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观点,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难点:灵活运用运算律,使运算简便;【教学过程】一、 情景设置:引例1:已知一辆卡车从A站出发,先向东行驶15千米,再向西行驶25千米,然后又向东行驶20千米,问卡车最后停在何处?分析: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则向东行驶15千米记作15千米,向西行驶25千米记作25千米,向东行驶20千米记作20千米,则(15)(25)(20)?,问题成

8、了三个有理数相加,一般地,三个或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一般是依次相加,对于有括号的式子,应先进行括号里面的运算。所以(15)(25)(20)(10)(20)10,所以卡车最后停在A站东面的10千米处。引例2:计算: , ; , ;学生回答:,; ,;教师启发:发现,;要求学生再换几对不同的有理数试一试,结果如何?教师小结:发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在有理数运算中仍然成立。二、 知识点讲解:在有理数运算中,加法的交换律:两个有理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加法的结合律:三个有理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在引例1中的运算中,如果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则:(

9、15)(25)(20)(15)(20)(25)(35)(25)10显然这样的运算要比前面更好。所以三个或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一般是依次相加,对于有括号的式子,应先进行括号里面的运算,但能运用运算律的要运用运算律,这样会使运算简便。三、 例题讲解:例1:计算:(1)(14)(4)(1)(16)(5)(2)(2.48)4.33(7.52)(4.33)(3)解:(1)原式(14)(16)(4)(1)(5)(30)(10)20一般地,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把正数或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相加;(2)原式(2.48)(7.52)4.33(4.33) (10)010一般地,多个有理数相加,有相反数的先把相反数相加

10、,能凑整的先凑整;(3)原式 一般地,多个有理数相加,有分母相同的,先把同分母的数相加;学生练习(一):计算:(1)(3.5)3(1.5)(2)(18.65)(7.25)(18.15)(7.25)(3)(4)例2:小明遥控一辆玩具赛车,让它从A地出发,先向东行驶15米,再向西行驶25米,然后又向东行驶20米,再向西行驶35米,问玩具赛车最后停在何处?一共行驶了多少米?解:规定向东为“正”,则(15)(25)(20)(35)(15)(20)(25)(35)(35)(60)25(米)一共行驶的路程为1525203595(米)答:玩具赛车最后停在A地向西25米处,一共行驶了95米。学生练习(二):小

11、明记录了一星期每天的最低温度如下表: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温度2126413这个星期的平均最低温度为多少摄氏度?四、 思考题:数扩展到有理数后,下面这些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如果认为结论不正确,请举例说明):(1)若两个数的和是0,则这两个数都是0;(2)任何两数相加,和不小于任何一个加数;五、 小结:(1)一般地,三个或三个以上有理数相加,一般是依次相加,对于有括号的式子,应先进行括号里面的运算;(2)灵活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3)一般地,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以把正数或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相加;一般地,多个有理数相加,有相反数的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先凑整;一般地,多

12、个有理数相加,有分母相同的,先把同分母的数相加;六、 作业:必做题:书本P34A组1、2、3和B组4;选做题:书本P34C组5;2.2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数学能力及初步掌握数学学习转化的数学思想。情感目标:过积极参与探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及其应用的数学活动,体会相应的数学思想、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理数的减法的运算法则,以及法则的应用。难点:在实际生活中,正、负关系的确定以及原有知识的掌握。【教学方法】观察、归纳、合作交流、对比

13、、类比等。【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天, 厦门的最高温度是9,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7,那么这一天厦门的最高温度比哈尔滨的最高气温高多少摄氏度?列出算式.由学生回答结果,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式子加以表示:9(7)16.提出问题:怎么进行这里的减法运算呢?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什么?二、 合作学习,共同归纳1 不妨我们看一个简单的问题:9 (7)16. 9(?)16.大家注意观察上面的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先个人研究,而后交流比较两式,可以发现: 9“减去7”与“加上7”结果是相等的,即: 减法变加法 变相反数2归纳:全班交流,从上述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规律: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这就是有理数减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