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专题——化学与社会发展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1153279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7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复习专题——化学与社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考复习专题——化学与社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考复习专题——化学与社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考复习专题——化学与社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考复习专题——化学与社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复习专题——化学与社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专题——化学与社会发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化学与社会发展【聚焦课标】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1. 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 的影响,懂得选择对十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2.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 防范爆炸的措施。3.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 源,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4.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5. 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 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6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

2、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观察某些燃料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现象 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实验:氢气的燃烧。 讨论:在氢气、甲烷(天然气、沼气)、煤气、酒精、汽油和柴油中,你认为哪一种燃料最理想? 交流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燃烧、缓慢氧化和爆 炸等现象的认识 观察少量汽油、柴油、润滑油样品的燃烧现象 调查其用途。调查当地燃料的来源和使用的情况,提出合理 使用燃料4的建议。 讨论用“蒸馏法”淡化海水以供应工业用水的 可行性。 【思维导图】【考点清单】考点一、燃烧和灭火知识点内 容说 明燃烧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发光放热的现象不一定是燃烧灭火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质隔

3、离2、隔绝空气或氧气3、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灭火实例灭火方法分析灭火原理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纸箱着火可用水浇灭森林着火可将大火蔓延前方的树木砍掉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燃烧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考点二、能源与环境1、燃烧与热量知识点成分或概念要点归纳能源利用说明化石燃料煤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分解成许多产物,属于化学变化分解的产物有焦炭、煤焦油和煤气石油混合物,主要含碳、氢元素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点不同来分离,属于物理变化产品为汽油、煤油等天然气主要由碳氢元素组成沼气燃料的充分燃烧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污染充分燃烧的条件:有足量的 ;有足够

4、大的 。2、燃烧对空气的影响燃料对空气的影响防止污染的措施煤可吸入颗粒;SO2、NO2、CO酸雨形成充分燃烧、减少污染物排放(除尘脱硫)汽油和柴油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含铅化合物和烟尘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用无铅汽油,改进发动机机构(3)、开发新燃料、新能源乙醇、氢气;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要有 ;(2) 。4、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考点三、燃

5、料和能量1、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发出蓝色火焰)(2)乙醇 (俗称:酒精, 化学式: )化学性质: 可燃性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 (2)减少汽车尾气 (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 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2) 吸热反应:如 .3、新能源:氢能源、 。 是最理想的燃料:(1)优点:资源丰富,放热量多,无污染。(2)需解

6、决问题:如何大量廉价的制取氢气? 如何安全地运输、贮存氢气?考点四、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六大营养素: (无机盐和水可被人体直接吸收)一、蛋白质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成人每天需60-70g2、存在: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3、构成:由多种 (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4、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2+)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 的载体.血红蛋白 + O2 氧合血红蛋白CO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结合能力比与O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2)酶:生物催化剂特点:高效

7、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 麦芽糖酶例 :淀粉(能使碘变蓝) 麦芽糖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 等; 化学: 重金属盐(Ba2+、Hg2+、Cu2+、Ag+ 等)等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1、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2、常见的糖(1) (C6H10O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 等。酶 (2) C6H12O6 ( 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酶 呼吸作用:C6H12O6+6O2 6CO2+6H2O 15

8、.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光合作用:6CO2+6H2O C6H12O6+6O2(3)蔗糖C12H22O11:主要存在于 中。生活中白糖、冰糖、红塘中的主要成分是蔗糖。三、油脂1、分类:植物油脂: 动物油脂: 2、功能:提供大量能量 39.3KJ/g 每日摄入50g-60g 3、脂肪:维持生命活动的 能源糖类和脂肪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热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的体温提供能量。四、维生素 多数在人体中不能直接合成,需从食物中摄取1、存在: 等2、作用: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VA : 缺VC : 考点五、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一、组成人体的元素 50多种 常量元素(11种)

9、 在人体中含量 OCHNCaPKSNaClMg 微量元素 在人体中含量 Fe、Zn、Se、I、F等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1、钙 99%在于 中。(1)成人体内约含钙1.26g,主要以Ca10(PO4)6(OH)2 晶体的形式存在(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3)钙 过多:结石、骨骼变粗 过少:青少年 老年人 (4)补钙产品:钙中钙;葡萄糖酸钙;2、钠和钾(1)Na+ 存在于 液 人体内含钠80g120gK+ 存在于 液 成人每千克含钾约2g(2)作用: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必需元素(20多种) Fe、Zn、S

10、e、I、F等 对人体有害的元素 Hg、Cr、Pb、Ag、Ba、Al、Cu等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的影响Fe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Zn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Se有防癌、抗癌作用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如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I(碘)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缺碘会引起 ,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F(氟)能防治龋齿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考点六 有机合成材料一、有机化合物是否含有碳元素 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不包括CO、CO2和Na2CO3、CaCO3等碳酸盐) 有机物 有机 如:CH4、C2H5OH 、CH3

11、COOH、C6H12O6等(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 有机 (有机高分子)如:蛋白质、淀粉等二、有机合成材料1、 有机高分子材料(1)分类 有机高分子材料 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 有机高分子材料 ;(三大合成材料) :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晴纶 ;(2)高分子材料的结构和性质链状结构 如:聚乙烯塑料(聚合物)网状结构 如:电木(3)鉴别羊毛线和合成纤维线:物理方法:用力拉,易断的为羊毛线,不易断的为合成纤维线;化学方法: ;2、“白色污染”及环境保护(1)危害: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 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如果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有毒的氯化氢气体,从而对空气造成污染(2)解决途径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盒等;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如微生物降解塑料和光降解塑料等;回收各种废弃塑料(3)塑料的分类是回收和再利用的一大障碍【典例剖析】1【2017年广州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烧都放出热量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能自然C炒菜油锅着火用锅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