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件第二十六章实验设计1章节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152539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4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课件第二十六章实验设计1章节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统计学课件第二十六章实验设计1章节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统计学课件第二十六章实验设计1章节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统计学课件第二十六章实验设计1章节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统计学课件第二十六章实验设计1章节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课件第二十六章实验设计1章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课件第二十六章实验设计1章节(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研究的统计学设计,宇传华 http:/S,内容提要,一、研究设计的重要性 二、研究设计的基本类型 三、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 四、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一、研究设计的重要性,专业设计:选题、查阅文献、假说、预试验 统计设计:研究对象(分组、设置对照、样本含量)、处理因素、观察指标、数据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统计分析方法 设计好: (1)既省又可靠 (2)可估计和控制误差 (3)获取多方面知识 设计不好:(1)杂乱无章、虽多犹无 (2)只能罗列现象、无规律可言,二、研究设计的基本类型,1. 实验(Experiment)研究 (干预) 受试对象:人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 动物动物实验

2、( animal experiment ) 临床试验:治疗临床疗效实验 预防社区干预实验(community intervention trial) 2. 调查(Survey)研究 (无干预) 被动地观察、如实记录,两种研究类型的区别与联系,三、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一)处理因素( treatment factor ) (二)受试对象( subject ) (三)实验效应( experimental effect ),降压药,高血压病人,血压值,其他因素,其他效应,例:药剂、手术方法、毒物 确定处理因素的注意事项: (1)抓住实验中的主要因素 (2)明确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 病人对治疗的反应除

3、了治疗因素外,还包括病人的心理状态、生产、生活条件及社会心理因素等。后者可称为非处理因素。 (3)处理因素须标准化 处理因素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保持不变 例如,不同时期的药物批号,手术操作者熟练程度。,(一)处理因素( treatment factor ),(二)受试对象( subject ),例:人、动物 1. 受试对象的选入标准 明确规定受试对象选入标准(eligibility criteria):纳入标准(inclusion criteria)、排除标准(exclusion criteria) 2. 受试对象的控制 (1)受试对象的一致性 人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 动物种系、年龄、性别、体

4、重等 (2)受试对象影响因素的控制 季节、温度、湿度、生活环境、嗜好、 试验辅助措施等。,(三)实验效应(experimental effect),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的结果,通过观察指标表达。观察指标应客观、精确。 1. 客观性: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 2. 精确性: 准确度(accuracy)或真实性(validity)观察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受系统误差的影响。 常用指标:灵敏度、特异度 精密度(precision)或可靠性(reliabiliy)或重复性(repeatability)重复观察时观察值与其均值的接近程度,受随机误差的影响。 常用指标:Kappa值、一致百分率,准确度与精密

5、度,四、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一)随机化原则(randomization) (二)对照原则 (control) (三)重复原则 (replication),(一)随机化原则,随机分组:每个受试对象以机会均等的原则被随机地分配到各个处理组中。 随机抽样:总体中每一个观察单位以机会均等的可能性被抽取。 1.随机化的意义 (1)随机分组使两组样本在非处理因素方面尽可能一致,使处理因素产生的效应更加客观; (2)随机抽样使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总体)性,减少误差; (3)抽样研究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的需要。,随机与随意,随机:random 机会均等, 客观性 随意:as will 随主观意愿,主观性 随机

6、化分组,不仅能控制已知的混杂因素(非研究因素),而且还能控制未知的混杂因素。,随机的三个含义,分组随机均衡性 每个研究对象有同等机会被分配到各处理组 抽样随机代表性 总体中每个观察个体有同等机会被抽取 实验顺序随机平衡顺序或季节的影响 每个研究对象先后接受处理的机会相同。,2.随机化的方法 (1) 抛硬币法 “徽”与“字” (2) 掷骰子法 6面 16 点 (3) 抽签法 (捻阄) (4)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数字法) (5)计算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几种不同设计类型的随机化分组: (1)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2)配对实验设计 (3)随机区组实验设计 (4)交叉设计,完全随机实验设计 (compl

7、etely random experiment design),将观察单位完全随机地分配到实验组与对照组或几个对比组中去。,【例1】设有同性别的动物12头,要求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方法,(1)编号:按动物体重依次编号为1,2,3,12号。 (2)产生随机数字:对于每一个编号,依次由计算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共12次)。 (3)归组:事先规定将较小随机数的6只动物分入甲组,其他6只动物分入乙组。,Data a; %Let n=12; /*sample sizes*/ Do i =1 to ,SAS 程序,The PLAN Procedure Factor Select Levels

8、 Order i 12 12 Random -i- 1 8 4 7 3 5 9 11 10 12 2 6 Obs i group 1 1 1 2 8 1 3 4 1 4 7 1 5 3 1 6 5 1 7 9 2 8 11 2 9 10 2 10 12 2 11 2 2 12 6 2,SAS 输出结果,【例2】 将【例1】中的12头动物用随机方法分配到甲、乙、丙三组中去。,方法,(1)编号:按动物体重依次编号为1,2,3,12号。 (2)产生随机数字:对于每一个编号,依次由计算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共12次)。 以上两点与分成两组完全相同。 (3)归组:事先规定将较小随机数的4只动物分入甲组

9、,将较大随机数的4只动物分入丙组,其他4只动物分入乙组。,SAS 程序,Data a; %Let n=12; /*sample sizes*/ Do i =1 to ,The PLAN Procedure Factor Select Levels Order i 12 12 Random -i- 1 8 4 7 3 5 9 11 10 12 2 6 Obs i group 1 1 1 2 8 1 3 4 1 4 7 1 5 3 2 6 5 2 7 9 2 8 11 2 9 10 3 10 12 3 11 2 3 12 6 3,SAS 输出结果,配对实验设计 ( paired experimen

10、t design),配对实验设计的两种情况: 1.同源配对:同一受试对象用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受试对象自身实验前后的对比 。 2.非同源配对:将具有相同条件的实验对象配成对子。,【例3】将已按近似条件配好的10对小白鼠,用随机方法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方法 (1)编号:对小白鼠进行对子编号,同时每个对子内的二只小白鼠也分别编号。 (2)产生随机数字:对于每一组合编号,依次由计算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共20个)。 (3)归组(对子内两只小白鼠的随机) :事先规定每个对子内随机数字较小者分配到对照组;随机数字较大者分配到实验组。,非同源配对随机化分组,Proc plan Seed= 85467

11、93122; Factors pair=10 ordered treat=2 random; Output out=b; Run;,SAS 程序,The PLAN Procedure Factor Select Levels Order pair 10 10 Ordered treat 2 2 Random pair -treat- 1 1 2 2 1 2 3 2 1 4 1 2 5 2 1 6 1 2 7 2 1 8 2 1 9 1 2 10 1 2,SAS 输出结果,对照组,实验组,随机区组实验设计 (randomized block experiment design),(1)将多方面条

12、件相近的受试对象配成一组,称作一个区组(block)。 (2)每个区组的受试对象个数 取决于 对比组组数。 (3) 每个区组的受试对象被随机地分配到各对比组中。 配对设计的扩展,故又称配伍组设计,【例4】将【例1】中的12头动物设计分为三个区组,进行四种处理的比较。,方法 (1)编号:对12头动物进行区组编号,同时每个区组内的四头动物也分别编号。 (2)产生随机数字:对于每一组合编号,依次由计算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共12个)。 (3)归组(区组内四头动物的随机) :事先规定每一个区组内随机数字由小到大对应动物分别分配到甲、乙、丙、丁处理组。,Proc plan Seed= 8546793122; Factors block=3 ordered treat=4 random; Output out=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