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八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1150568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八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八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八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八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八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八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八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八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政治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比较优势原理是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础。假如甲国和乙国的汽车和粮食的劳动生产率分别如下,根据上述两国的劳动生产率情况,按照比较优势原理,下列做法合理的是汽车粮食甲国劳动生产率一辆汽车/1万小时一吨粮食/500小时乙国劳动生产率一辆汽车/9000小时一吨粮食/300小时甲国主要生产粮食,乙国主要生产汽车,然后通过互换,形成互惠互利甲国主要生产汽车,乙国主要生产粮食,然后通过互换,形成互惠互利甲国放弃汽车和粮食生产,全面进口乙国的汽车和粮食,节约劳动成本甲国和乙国分别调整产品结构,生产有

2、比较优势的产品,提高劳动价值A. B. C. D.2、下图表示某商品供求关系变化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为均衡点。下列能导致均衡点发生如图变化的是 我国煤炭产能过剩,经济下滑影响煤炭需求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备受青睐,农户相机扩大生产规模为响应“房住不炒”政策,某市政府增加住房用地,调高房产税冬季流感爆发,某抗流感病毒药物出现断货,一药难求A. B. C. D.3、2018年10月1日起,我国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2019年1月1日起,对纳税人用于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的支出,实行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

3、除。此轮个人所得税改革带来影响的正确传导路径有起征点上调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起征点上调免除中低收入者的纳税义务增加获得感专项附加扣除减少国家财政收入削弱宏观调控能力专项附加扣除减轻居民税收负担推动消费结构升级A. B. C. D.4、国民经济稳定运行需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大致平衡。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形成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下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8年经济数据中能计入我国社会总需求的是全国进口140874亿元 全国出口164177亿元全国粮食总产量13000亿斤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635636亿元A. B. C. D.5、六年

4、来,共建“一带一路”作为开放的合作平台,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成为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2019年4月将在北京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继续举办论坛,将高峰论坛机制化,表明我国坚持走出去为主的战略,支持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坚持零和博弈发展导向,维护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促进内外联动协同发展,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A. B. C. D.6、“从大国到强国,实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能脱实向虚。”习近平总书记在格力电器公司视察时又一次给“实体经济”撑腰打气。为此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挽救濒临破产企业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实施创新驱动

5、发展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减轻实体企业的负担 防止脱实向虚倾向,限制股市等虚拟经济A. B. C. D.7、2018年3月以来,美国采取单边主义措施,挑起贸易战,并不顾多方面反对,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导致中美之间贸易摩擦和争端不断升级。美国这一做法增强中国输美产品的价格优势 符合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违背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A. B. C. D.8、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延伸,一大批优秀国产电影、电视剧和纪录片也纷纷走红世界。这些作品让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直抵人心,刷新了海外观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有效传播和建构着中国的国家形象。这表明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基

6、础和核心文化作品是形成文化认知的重要载体文化产业对国家形象具有塑造和传播功能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是同步增强的A. B. C. D.9、当前,一些地区将艺术元素融入旅游产品开发和城市形象打造。比如,安徽省安庆市着力打造黄梅戏这一文化元素的品牌价值,加大黄梅戏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出以“黄金周黄梅戏”为主题的黄梅戏展演周活动。该举措的意义在于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 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方向保证A. B. C. D.10、舞蹈春天的故事捕捉改革开放以来特殊事件,用舞蹈艺术和现代舞的表现形式生动表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成就,歌颂中华民族顽

7、强不屈、敢为人先的豪迈气魄,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和心灵的震撼。这充分表明 弘扬主流思想是艺术创作的目的 创新表现形式能够增强艺术感染力讴歌时代是艺术创作的重要任务 不断融入现代元素是艺术创新的动力A. B. C. D.11、诗人席慕蓉曾说,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乡愁时常困扰着游走在海外的人们。对海外游子而言,他们虽早已适应了他乡生活,但在面对文化层面上的激烈碰撞和身份认同的焦虑时,乡情又时刻萦绕脑际。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异乡文化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内心的情愫不同文化的碰撞呼唤人们正确对待文化差异积淀在内心的乡愁是人们难以割舍的精神家园留存于内心的乡情文化是游子们的心灵归宿A

8、. B. C. D.12、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特朗普访华,外孙女唱中文歌背唐诗,获赞“中美友好小使者”;在欧洲,多国学校纷纷开设中文课,很多王室的王子公主也开始学中文这说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我们应坚持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世界各国都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A. B. C. D.13、中华文化天下观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治天下理念,是中国古人的卓越文化创造,是中华文化最有气象、最具格局的文化建构,是不同于西方主流观念的东方思维。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

9、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弘扬中华文化天下观,需要我们 坚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态度,积极为全球治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充分认识到文化与政治相互渗透融合,坚持中华文化与西方文明包容性发展坚定高度文化自信,天下观即天下中心观,为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法、新路径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A. B. C. D.14、金庸的武侠小说以写“义”为核心,如神雕侠侣所言,“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这只是侠之小者。”“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60多年来,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全球华人地区甚至英语世界都产生了广泛影响。这是因为它拥有广泛读者群,可满足

10、人们物质文化需要它是中国国家形象与民族文化代表性符号之一它表达的家国情怀激发了广大读者的价值认同它富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语言魅力A. B. C. D.15、机智过人是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主办的国内首档聚焦人工智能的科学挑战类节目,是中国科学领域与传媒领域一次深入合作,更是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研发精英和科技项目的巅峰盛典,标志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新高度。机智过人第一季获“年度匠心视效节目”奖。第二季着重突出“人工智能,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这体现了在当代,文化的价值在于和科技相融合 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科技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重要文化发展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来开发创

11、新A. B. C. D.16、近年,我国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以中国艺术演绎西方经典,通过民旅特色、民族气质与国际市场审美的有机融合,提升国外观众对中华文化的接受度。如上海京剧院将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改编成京剧王子复仇记,从编剧、导演到表演形式,都进行了“中国化”和“戏曲化”的处理,受到西方观众的喜爱。这说明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增强了文化的生命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不同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个性文化“走出去”应在民族文化特性与世界文化的共通性中找到创新点A. B. C. D.17、2019年2月,央视新闻频道推出“快闪系列活动新春唱响我和我的祖国”系列节目。清新悦耳的演

12、奏,深情激昂的歌唱,一首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点燃了中华各地儿女浓浓的爱国情怀。这一节目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成为记录和见证中华文明的载体 满足各类人群的文化需求,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 推动文化创新,增强优秀文化的影响力A. B. C. D.18、2018年农历“秋分”,亿万中国农民迎丰收、晒丰收、庆丰收,用农事竞赛、文艺汇演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庆祝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时,抒发出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的深沉情感。举办庆祝活动旨在展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表达农业丰收喜悦之情传承悠久厚重的农耕文明,凸显民族历史文化成就丰富广大农民的文化生活,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

13、益提升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汇聚爱农兴农富农力量A. B. C. D.19、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在运动中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当前,发扬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坚定理想信念,助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激励中国人民奋勇前进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摒弃传统思想束缚,创造中华民族文化新辉煌A.B. C. D.20、“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晏子春秋),“乐民之乐者,民亦;忧民之忧者,民其忧。”(孟子梁惠王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这些经典著作中的“忧国忧民”情怀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这表明民族精神是优秀民族文化的结晶 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延续至今民族精神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民族精神是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A. B. C. D.21、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希望大家的创作深刻反映70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实践,深刻解读新中国70年历史性变革中所蕴藏的内在逻辑,讲清楚历史性成就背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更好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强大精神激励。要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就要保持自己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