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知识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1150484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乌龙茶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乌龙茶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乌龙茶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乌龙茶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乌龙茶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乌龙茶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乌龙茶知识(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叫乌龙茶乌龙茶,又称青茶,采用半发酵的烘制方法,浓缩了绿茶与红茶的精华,是我国六大茶类中最具有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的茶叶从颜色看,介乎绿茶和红茶之间,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色,即所谓“绿叶红镶边”。乌龙茶插秧颜色澄亮金黄,呈现为从绿茶的清绿明净到红茶的厚亮微褐的过渡。 乌龙茶的滋味兼取绿茶,红茶二者所长,透着绿茶的清幽鲜爽,却不似绿茶般收敛涩口:带着红茶的甘甜香醇,却不似红茶般刺激浓郁,滋味醇厚甘鲜香气馥郁持久,令人心旷神怡。由于独特的生长地域与加工工艺,又创造出乌龙茶不同于二者的独特韵味花香:乌龙茶在冲泡时会散发一股浓郁的“如梅似兰”的幽香,清代僧人释超全称其“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时候香

2、气”。这种花香,果香,并非由茉莉,珠兰,玉兰等鲜花掺加而成,而是如诗所述全由乌龙茶的工艺引发而来。喉韵:喉韵即茶汤过喉时徐徐生津且有回味的醇厚回甘,如细加品味,似嚼之有物。这种乌龙茶所独有的特点,又因乌龙茶产区,茶树品种,制茶工艺的不用而有少许差异:武夷岩茶滋味浓醇请活,生津回甘,浓饮却不苦涩,这种独特的韵味,被称为“岩韵” 安溪铁观音滋味浓厚滑爽,浓饮稍苦涩,后回甘,历久犹有余香,这种独特的韵味被称为“观音韵”乌龙茶的前身北苑茶首先要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也是宋代以后最为著名的茶叶乌龙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乌龙茶的形成与发展,历史上介绍北苑茶产制和煮饮的著作

3、就有十多种。北苑是福建建瓯凤凰山周围的地区,在唐末已产茶。据闽通志载,唐末建安张廷晖雇工在凤凰山开辟山地种茶,初为研膏茶,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已产制龙凤茶,宋真宗(998年)以后改造小团茶,成为名扬天下的龙团凤饼。当时任过福建转运吏,监督制造贡茶的蔡襄,特别称颂北苑茶,他在1051年写的茶录中谈到“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续诸焙所产者味佳。”北苑茶重要成品属于龙团凤饼,其采制工艺如皇甫冉送陆羽的采茶诗里所说:“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要采得一筐的鲜叶,要经过一天的时间,叶子在筐子里摇荡积压,到晚上才能开始蒸制,这种经过积压的原料无意中就发生了部分红变,芽叶经酶促氧化

4、的部分变成了紫色或褐色,究其实质已属于半发酵了,也就是所谓乌龙茶的范畴。因此,说北苑茶是乌龙茶的前身是有一定科学根据。乌龙茶的种植所需的气候条件盛产乌龙茶的华南地茶区,主要是南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日光充足,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除闽北,粤北和桂北等少数地区外,年平均气温为19度-22度,全年日照总时数达1800小时以上。在降雨量方面,该地区年降雨量是全国各茶区之最,一般为1200-2000毫米,其他台湾茶区的雨量尤为充沛,年降水量均超过2000毫米。茶树的年生长期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可达10个月以上,有利于嫩叶通过光合作用生成丰富的营养物质,保证茶叶的品质。乌龙茶的种植需要的地理条件纵观乌

5、龙茶四大产区的情况,生产优质乌龙茶所需的地理条件是:海拔高或者岩石多海拔高:所谓“高山出名茶”,海拔高度自古以来就是茶叶生产的基本要求,这不仅仅暗含着隐约的仙道色彩,更存在着与现代接轨的科学依据。海拔较高的产茶区,日照时间短,昼夜温差大,气候温和,云雾弥漫,雨量充沛,土壤理性化能好,腐殖质量高,是种植茶树的有条件。该条件特别有利于鲜叶中含氮化合物和芳香物质的形成与积累,使得茶树鲜叶中氨基酸,茶氨酸含量较高,呈香型戊烯醇,乙烯醇形成较多,而苦涩味较重的茶多酚含量较低。另外,海拔较高也使茶树纤维素合成速度放缓,鲜叶的持嫩性随之增强。这些优势,均为优质乌龙茶的品质奠定了基础岩石多:海拔不是决定乌龙茶

6、品质的唯一标准,处在低海拔的茶区,若生态环境符合茶树的生长发育所要求的特定条件,也同样能制出品质优异的乌龙茶。位于福建北部的武夷山茶区,海拔仅200-300米,但山中岩峰耸立,溪水萦流,岩壑处常年云雾缭绕,营造出与高海拔等效的有利条件。乌龙茶种植所需的土壤条件土壤是茶树赖以生存的基础,土质条件的优劣,影响着茶树的生长及茶叶的品质。从乌龙茶产区土壤环境来看,以赤红壤为主,部分地区也有红壤和黄壤分布,土层肥沃深厚,此外,长期的森林覆盖使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极为丰富。根据有关调查,铁观音产地福建安溪,土层深厚,且多为山地棕壤,砂质质地,表层有机质含量较多,矿质营养丰富,PH值在4.5-6.5之间,呈弱酸

7、性,适宜茶树成长,茶叶亦香味双绝。武夷岩茶产地福建武夷山,峰峦岩壑之间,土壤多为岩石风化的暗色茶坛土,土层深厚,植被繁茂。山间茂密的植被与风化的岩石,为土壤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矿物元素,使得武夷岩茶呈现出不同于其他乌龙茶的独特“岩韵” 四大乌龙茶的特点(1)广东乌龙茶;主产于广东潮州地区,凤凰单枞和凤凰水仙是广东乌龙茶中的最优秀产品。近年来,广东的石古坪乌龙和岭头单枞(即白叶单枞)也较出众。其次是产于饶平县的饶平色种。广东乌龙茶外形条索状,色泽棕褐,汤色金黄,滋味浓厚,有甜香味。 (2)台湾乌龙茶;主产于台北、南投、台中、桃园、苗栗、嘉义、花莲等地。台湾乌龙茶依据其做青发酵程度不同,可分为轻发酵

8、乌龙茶、中发酵乌龙茶和重发酵乌龙茶三类。清香乌龙茶及部分轻发酵包种茶(文山包种)属轻发酵乌龙茶,其品质特征是色泽青绿(似绿茶)、冲泡后汤色黄绿,花香突出,叶底青绿,基本上看不出有红边现象。中度发酵乌龙茶主要有冻顶乌龙、木栅铁观音和竹山金萱等。其品质特征是外形多数为半球形颗粒状,也有曲卷状,色泽青褐,汤色金黄,有花香和甜香,滋味浓醇,叶底(指冲泡后的茶叶称)多数黄绿,看得出有少量红边。重度发酵的乌龙茶有白毫乌龙(包括台湾乌龙、膨风茶、香槟乌龙、东方美人等)。其品质特点是色泽乌褐,嫩芽有白毫,汤色橙红,有蜜糖香和果味香。 (3)闽北乌龙茶;主产于福建武夷山一带,主要有武夷岩茶、闽北水仙、闽北乌龙等

9、几个品类。武夷岩茶产于武夷山的丛山峻岭之中,因茶树品种不同,有不少“名枞”,最出名的名枞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此外还有十里香、金锁匙、不知春、吊金钟、瓜子金、金柳条等普通名枞。除了名枞之外,还有以品种命名的单枞,如奇兰、乌龙、梅占、肉桂、雪梨、桃仁、毛猴等。闽北乌龙茶外形条索状,色泽乌褐,香气高而持久。还有一种产于崇安八角亭的束状乌龙茶,是用彩色丝线将数枝茶条捆扎成龙须状而后烘干,故称“龙须茶”,是民间往来的重要礼品茶。 (4) 闽南乌龙茶;主产于福建南部安溪一带,最著名、品质最好的是安溪“铁观音”和“黄金桂”,铁观音是用铁观音品种芽叶所制,黄金桂是用黄棪品种芽叶所制。这两种乌龙

10、茶,外形曲呈青蜓头状,汤色金黄,有兰花香,耐冲泡,多次冲泡后仍有余香。闽南乌龙茶所用品种还有佛手、毛蟹、本山、奇兰、梅占、桃仁、香椽等。若以这些品种混合制作或单制混拼而成的乌龙茶,统称“色种”铁观音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发明于17251735年,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独具“观音韵”,清香雅韵,“七泡余香溪月露 满心喜乐岭云涛 ”。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 铁观音叶片铁观音既是一种珍贵的天然茶饮,又有很好的美容保健功能。经科学分析和实践

11、证明,铁观音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和生物碱,有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具有清心明目,杀菌消炎,减肥美容和延缓衰老,防癌症、消血脂、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功效,闻名遐迩,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不仅香高味醇,是天然可口佳饮,而且养生保健功能在茶叶中也属佼佼者。铁观音于民国八年自福建安溪引进木栅区试种,分“红心铁观音”及“青心铁观音”两种,主要产区在文山期树属横张型,枝干粗硬,叶较稀松,芽少叶厚,产量不高,但制包种茶品质高,产期较青心乌龙晚。其树形稍,叶呈椭圆形,叶厚肉多。叶片平坦展开。 创制历史 铁观音其创制年代,据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清上明制茶法载:“青茶(即乌龙茶)

12、起源:福建安溪劳动人民在清雍正三年至十三年(1725-1735年)创制发明了青茶,首先传入闽北后传入台湾省。”铁观音因品质优异,香味独特,各地相互仿制,先后传遍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乌龙茶区。20世纪70年代,日本刮起“乌龙茶热”,乌龙茶风靡全球。江西、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广西等部分绿茶区纷纷引进乌龙茶制作技术,进行“绿改乌”(即绿茶改制乌龙茶)。目前我国乌龙茶有闽南、闽北、广东、台湾等四大产区,以福建产制历史最长,产量最多,品质最好,尤以安溪铁观音和武夷岩茶闻名于海内外。 品质特征铁观音是乌龙茶的极品,其品质特征是: 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

13、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滋味醇厚甘鲜,回甘悠久,俗称有“音韵”。铁观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谓“七泡有余香”。 “铁观音” 茶树,天性娇弱,产量不大,所以便有了“好喝不好栽”的说法,“铁观音”茶从而也更加名贵。纯种铁观音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微下垂,嫩芽紫红色,因此有“红芽歪尾桃”之称,这是纯种特征之一。 铁观音 诗文/东都漫士 闽南宝地毓植灵,安溪观音可赞评。 香汤独有自在韵,乾隆御赐观音名。 驱愁提神诗客慕,酒病

14、此君最解酲。 主要分类清香系列产品:本产品为中国名茶安溪铁观音的高档产品,原料均来自铁观音发源地安溪高海拔、岩石基质土壤种植的茶树,具有“鲜、香、韵、锐”之综合特征。香气高强,浓馥持久,花香鲜爽,醇正回甘,观音韵足,茶汤金黄绿色,清沏明亮。口、舌、齿、龈均有刺激清锐的感受,产品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冲泡方法:每次5-10克放进茶杯,用沸水冲泡,首汤10-20秒即可倒出茶水,以后依次延长,但不可久浸,可连续冲泡6-7次。 温馨提示:宜用山泉水,矿泉水或纯净水冲泡,泡饮效果最佳。 冲泡技巧要从水、茶具、冲泡时间入手。 水:要用山泉水为佳,好的水质可以更好的发挥出茶的内质。 茶具:以小为佳. 1.

15、浓香系列产品:本产品以传统工艺“茶为君,火为臣”制作的铁观音茶叶,使用百年独特的烘焙方法,温火慢烘,湿风快速冷却,产品“醇、厚、甘、润”,条。 型肥壮紧结、色泽乌润、香气纯正、带甜花香或蜜香、粟香,汤色深金黄色或橙黄色,滋味特别醇厚甘滑,音韵显现,叶底带有余香,可经多次冲泡。茶性温和止渴生津,温胃健脾。 浓香型铁观音则要用紫砂壶泡,并且要用大嘴的,这样才能开发出浓香型铁观音的“内涵”清香味道,这样才会有甘中带甜的味道。如果用小嘴的紫砂壶不利于茶叶的散热,茶叶在壶里很快就会“熟化”,茶叶的滋味会体现出“涩”的一面。 冲泡方法:每次5-10克放进茶杯,用沸水冲泡,首汤10-20秒即可倒出茶水,以后

16、依次延长,但不可久浸,可连续冲泡6-7次。 2.韵香系列产品特色:本产品制作方法是在传统正味做法的基础上再经过120左右烘焙10小时左右,提高滋味醇度,发展香气。原料均来自铁观音发源地安溪高海拔、岩石基质土壤种植的茶树,经过精挑细选、传统工艺精制拼配而成。茶叶发酵充足,传统正味,具有“浓、韵、润、特”之口味,香味高,回甘好,韵味足,长期以来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韵香型铁观音要用盖碗泡,这样才能泡出清香型铁观音的香气和美好的滋味。因为盖碗是白瓷制作,不吸味,导热也快。铁观音为珠茶,干茶与展开后的体积相差甚大,盖碗有利于其叶面的伸展,以鉴赏叶底。而且现代铁观音基本都是飘香茶的做法,即轻发酵轻火,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