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1150208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7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智慧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智慧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智慧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智慧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二一六年十一月智慧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V2019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述11.1项目背景11.2建设目标11.3 建设任务2第二章 总体设计32.1总体设计原则32.2总体建设思路42.3总体框架图5第三章 综合数据库63.1标准数据库设计63.2数据汇集平台7第四章 应用支撑平台94.1GIS 平台9第五章 业务应用系统105.1气象防汛综合管理平台105.1.1综合门户105.1.2气象信息115.1.3水文信息145.1.4国土信息165.1.5预警信息165.1.6应急响应165.1.7值班管理165.1.8系统管理175.2气象防汛移动 APP 应用系统1

2、85.2.1客户端设计185.2.2服务端设计22第六章 运行环境要求236.1软件运行环境236.1.1开发语言236.1.2操作系统236.1.3浏览器236.1.4数据库管理系统236.2硬件运行环境236.2.1服务器要求236.2.2客户端性能需求24第一章 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在气象防汛防灾应急指挥工作期间,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和时间 进行归集和汇总气象信息、水利水文信息和国土信息,以便进行科学、 高效的汛情监测预警、科学评估、综合研判和指挥调度,为气象防汛 防灾抢险救灾指挥调度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和信息支持,提高防汛 指挥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台风洪涝灾害造成

3、的损失,达到防灾减灾目的。随着市气象局防汛防灾业务的开展,为了满足气象防汛减灾工作 的需求,有必要建设气象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和气象防汛移动 APP 应 用系统,为全市气象防汛防灾工作构建统一的汇总和决策系统,为市 委市政府领导提供汛期的重要参考和决策依据。1.2建设目标整合气象部门、水文部门和国土部门数据的基础上,建设一套集 综合门户、气象信息、水文信息、国土信息、预警信息、应急响应、 值班管理和系统管理的气象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一个集汛情摘 要、天气预报、实时雨情、实时水情、预警信息、地质灾害、台风信 息、卫星云图、气象雷达、防汛预案、相关资料的气象移动 APP 应 用系统,实现气象防汛监测

4、预警信息的共享与发布,从而满足气象防第 25 页汛工作需求。1.3 建设任务本项目具体建设任务为:1、综合数据库 建设标准数据库以及数据汇集平台,在遵循国家水利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综合数据库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结合 业主单位的实际业务需求进行综合数据库的建设,实现数据的标准化 存储。2、应用支撑平台 结合系统的业务需求,建设应用支撑平台。该平台提供统一的GIS 平台,为系统的运行提供基础业务支撑。3、业务应用系统基于 GIS 平台建设黄山市气象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具体功能模块 包括综合门户、气象信息、水文信息、国土信息、预警信息、应急响 应、值班管理和系统管理。建设气象防汛移动

5、APP 应用系统,包括客户端设计和服务端设 计,其中客户端设计的具体功能模块包括汛情摘要、天气预报、实时 雨情、实时水情、预警信息、地质灾害、台风信息、卫星云图、气象 雷达、防汛预案和相关资料,服务端设计的具体功能模块包括后台服 务管理、相关资料管理、数据服务和日志管理。第二章 总体设计2.1总体设计原则(1)全局性和整体性 从实际需求出发,实现数据共享,把系统建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和管理与决策的核心工具。(2)标准化与规范化 为确保系统的质量,系统建设要严格按照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有关标准与规范,制定规范的管理流程,确保流程的高效性和操作的标 准化。(3)实用性 系统要尽量具有人性化的设计,做到

6、易操作、数据调用迅速、界面友好美观、易管理、查询与统计功能灵活完善、数据更新和维护简 便、系统升级容易等特点,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4)安全性 系统要具有完备的数据保护和备份机制,同时具备较强的容错能力以及故障恢复能力。(5)稳定性与高效性 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从软、硬件等角度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高运行、运算效率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面,系统应在适当的部 位做适当的优化。(6)开放性与兼容性 系统的开放性涉及到网络、数据库、应用软件等。按照开放性、标准化原则来规划设计方案,使系统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可移植性。 (7)可扩展性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系统还具有良好的可升级

7、性;随着其它类别系统的建设内容增加,提供扩展性接口。2.2总体建设思路按照“以防为主、安全第一,统一建设、分工协作,统一平台、 统分发布”的建设原则,充分整合气象、水文、国土等方面监测预警 信息,通过统一发布平台,实行统分结合方式发布预警信息,增强预 警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针对性和可靠性,扩大预警信息的覆盖面, 提高防汛指挥的科学性,促进防汛防台工作转型发展,最大程度减轻 灾害损失。2.3总体框架图客户端设计汛 期 摘 要天 气 预 报实 时 雨 情实 时 水 情预 警 信 息地 质 灾 害 台 风 信 息卫 星 云 图气 象 雷 达防 汛 预 案相 关 资 料GIS平台值 班 管 理国 土

8、 信 息预 警 信 息应 急 响 应水 文 信 息黄山市气象防汛综合管理平台数据汇集平台领导业务人员社会公众气象防汛综合管理平台气象防汛移动APP应用系统服务端设计业 务 应 用综合 门 户气象 信 息系统 管 理后台 服 务 管 理相关 资 料 管 理数 日据 志服 管务 理应 用 支 撑数据 资 源数据库基 础 设 施软件环境网络环境硬件环境总体框架图第三章 综合数据库在遵循相关行业标准数据库设计规范的基础上,结合业务系统的 实际需要,汇集包括气象、水文、国土等部门信息数据,建立以关系 数据库为基础、多种数据形式共存的综合数据库。该数据库是系统的 信息支持层,存储和管理各子模块所需的数据,

9、并实现各类数据逻辑 集中管理与利用。3.1标准数据库设计本次需要设计的数据库包括基本资料库、基础地理信息库、监测 数据、预报数据库、预警数据库、台风数据库和气象信息库等。其中:1、基本资料库 用于储存气象、水文、地质等基础信息,观测要素信息、预警阈值、应急预案、应急物资、抢险队伍、避灾场所等业务基础数据。 2、基础地理信息库 用于储存包括黄山市电子地图、行政区划等。3、监测数据库 用于储存气象站、水文站自动站、土壤墒情监测站等观测监测信息。4、预报数据库 用于储存短临预报、短期预报、中期预报等信息。 5、预警信息数据库用于储存气象、水文、国土发布的预警信息,包括大风预警、寒 潮预警、大雾预警、

10、暴雨预警、干旱预警等。6、台风数据库 用于储存包括中国、台湾、香港、日本、美国各家预报机构的台风数据。7、气象信息库 用于储存风云二号等卫星云图、黄山本地单站雷达图。3.2数据汇集平台实时监测数据由气象、水文、国土等部门提供信息采集处理组件 进行实时数据的采集、整理与更新,从而实现数据的交换与共享;系 统预留一定的扩展模块,保证后期自动监测站增加时系统能够顺利进 行数据的增加和自动采集,同时实现 7*24 小时不间断运行机制,及 确保灾害性天气下能稳定保障应用系统的对数据的实时要求。通过网络实现气象、水文、国土等部门的数据进行汇集。数据汇 集内容如下:1、气象数据汇集 气象数据汇集内容包括:风

11、云二号等卫星云图、黄山本地单站雷达图、台风数据、预报数据、气象雨量站要素实况数据等。 2、水文数据汇集 水文数据汇集内容包括:水位数据、雨量数据、旱情数据、流量数据等。3、国土数据汇集 国土数据汇集内容包括:地灾数据。第四章 应用支撑平台4.1GIS 平台系统将设计和开发统一的 GIS 系统,该平台支持天地图等主流地 图,支持显示高分辨率的数字地图,并提供灵活的业务应用配置功能, 同时对外提供丰富的应用接口供业务系统调用,具体功能如下:(1)平台具备漫游,缩放,图元点的选取,比例尺显示和图例显示 等通用的 GIS 功能;(2)平台支持动态图层的生成,并可根据设置条件动态生成各种专 题地图;(3

12、)矢量地图支持 SHP 文件;(4)平台支持 BMP、GIF、JPG、PNG 多种图片输出功能和遥感影 像图加载显示功能;(5)支持电子地图与遥感图的互相切换显示; (6)平台支持业务数据的叠加和动画展示; (7)平台支持卫星云图、雷达图图片的投影转换功能。第五章 业务应用系统5.1气象防汛综合管理平台5.1.1综合门户本次气象防汛综合管理平台采用集成综合门户首页,将领导和工 作人员所关注的信息集成综合门户首页。综合门户界面主要发布气 象、水文、国土等部门的监测预警报产品。具体包括:一、台风路径在电子地图上实时显示历史和最新台风实时路径信息、多家预报 台(中央、香港、台湾、美国、日本)的预报信

13、息,并标注相应台风 十级风圈半径、七级风圈半径等。同时结合绘制在电子地图上的 24 小时警戒线、48 小时警戒线,实现对台风的预警。二、天气预报以曲线、文字的方式发布降水、温度等气象信息的短临预报、短 期预报和中期预报。三、预警信息在网站首页醒目位置以文字的形式展示气象、水利、国土等部门 发布的各类预警信息,使领导和工作人员能够方便查看已发布的预警信息。四、水情信息根据黄山所有水位站分析结果,基于电子地图直观地展示目前河 道超保证、河道超警戒、水库超正常、水库超汛限等站点相关位置及 统计相应站点个数,方便领导直观查看各辖区水情情况并做好防汛工 作。五、地质灾害通过不同颜色的标识符展示黄山市内的

14、地质灾害点分布情况,可 按市县级行政区划进行分区域定位查询,选择地质灾害点将以数据报 表展示灾害的详细信息。六、应急预案根据预警类别、等级等情况查看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5.1.2气象信息一、站点信息在 GIS 地图上叠加展示测站单要素的监测数据;点击某个测站, 显示测站最近 24 小时(逐小时)时序图,通过曲线或者柱状图形式 展现。实况监测分布等值线色块图的色标等级一致,颜色清楚,区分 明显,按阈值管理中 1-4 个级别分别以蓝、黄、橙、红 4 种颜色显示等。展示的内容包括降水、温度、风力、能见度、湿度、气压等。二、预报信息预报信息的内容包括短临预报、短期预报、中期预报。具体如下: 1、短临预报 通过文字列表的方式提供黄山市区及各县市未来三小时的短临近天气情况,供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