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2018秋季学期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150185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2018秋季学期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2018秋季学期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2018秋季学期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2018秋季学期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化学】2018秋季学期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2018秋季学期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2018秋季学期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化学】2018秋季学期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品教案: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_年_月_日_部门【教学内容分析】燃烧和灭火是科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内容。在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燃烧的现象;在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学习中,同学们认识了燃烧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对高中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懂得什么是燃烧,什么是缓慢氧化,什么是自燃,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认识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条件(理解)。2知道燃烧、

2、缓慢氧化、自燃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和危害(了解)。3知道什么是着火点,不同的可燃物着火点不同(了解)。【过程与方法】1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2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用化学语言表述信息,用分析、比较、总结、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通过燃烧条件和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利与弊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对“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3、。3通过对生活中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的了解,使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教学难点分析】本节的难点是燃烧与缓慢氧化、爆炸及自燃的区别。通过燃烧条件探索,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播放一段录像:(1)神州五号飞船的发射升空(2)放几幅火的画面【提 问】看完短片和图片后,你对火有了怎样的认识? (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回顾燃烧的“功”和“过”,并由此进一步体会“科学是把双刃剑”,只有掌握其规律,才能趋利避害,也激发起学生探究燃烧本质与燃烧条件的兴趣。)【提 问】怎样才能让火更好的为人类造福呢?引入新课。【

4、提 问】火是怎样产生的? 请你将知道的燃烧事例填写在下表中,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物质的燃烧有何特征?事例观察到的现象燃烧反应的特征:【提 问】燃烧究竟需要怎样的条件呢?请根据自己对燃烧的了解,做出一些猜想。【交流与实验】交流以下问题(课本P79的探究活动的3个问题) 学生根据提供的仪器和物品进行实验。【提 问】针对问题2进行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点燃方式?为什么不同的物质点燃方式不一样?不同的点燃方式有同样的目的吗?(介绍着火点)【师生整理】物质燃烧的条件:(1) 物质具有可燃性;(2)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 可燃物的温度需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观察与思考】烧不坏的手帕 火焰熄灭

5、后,你观察到原来浸透酒精的手帕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布置任务】生活中你看到过哪些灭火的方法,为什么这些方法可以成功的灭火?【创设情景】完成课本P81的交流与讨论,请同学们判断利用的是什么原理?【学生讨论】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灭火的方法?利用的是什么原理?【小 结】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灭火主要有三种方法:(1)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2)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离。(3)将大量的冷却剂(如水、二氧化碳气体等)冷却燃烧物,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情景引入】蜡烛能燃烧,木炭也能燃烧,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共同特征:发光、放热,且为氧化反应燃烧

6、: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提 问】氧化反应都能发光吗?都很剧烈吗?【教师讲解】缓慢氧化【演示实验】1爆竹爆炸 2粉尘爆炸【学生讨论】以上的两种爆炸都产生了化学反应,这些爆炸产生的原因一般是什么?【师生整理】可燃物的燃烧所释放的能量使产生的或周围的气体迅速猛烈地膨胀而引起了爆炸。 当然有一些爆炸是由于物理原因造成的。如:烈日下汽车轮胎的爆炸【学生讨论】爆炸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为了防止爆炸的发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注意些什么?让学生认识几种消防安全标志。【小结】1燃烧的条件2灭火的原理与方法【课堂练习】1. 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是化学反应 B.燃

7、烧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C.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凡燃烧的物质,一定有火焰产生 2.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使人中毒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迅速做人工呼吸B.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C.拨打急救电话120D.立即打开换气扇开关3.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B.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4. 下列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铁生锈 B.铁融化成铁水 C.酒精发出酒味 D.食物腐败【作业安排】课后习题【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自我问答】本节课教师灵活的引导情境,学生灵活的实验探究。在注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究以及分析推论的体验。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探究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对知识理解和认识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得到了提高。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动构建知识。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