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1年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高一级)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1149294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1年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高一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2011年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高一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2011年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高一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2011年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高一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2011年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高一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1年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高一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1年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高一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2011年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高一级)(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写在答题卷密封线内对应栏目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卷上。2.选择题用另外答题卡的学校考生,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答案的标号涂黑,若要改动需用橡皮擦净后再涂。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题,答案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再在空位上另写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

2、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当光束通过豆浆时,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表明豆浆是A胶体 B溶液 C 悬浊液 D乳浊液2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核燃料衰变产物有放射性元素、等,其中是个双刃剑,医院它可以用来治疗甲状腺癌;但是如果没有癌症,它也可能诱发甲状腺癌。下列关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31 B. 核内中子数为131C. 核内中子数为53 D.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氧化铁常用作红色油漆的颜料 B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的氧气的来源 C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D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4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右图所示的方式插入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

3、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烧杯中铜片均有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5将足量的铜屑加入到浓度均为1 moll-1 的HNO3 和H2SO4 的混合溶液100 mL中,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0.45 mol B0.225 mol C0.15mol D0.075mol6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它与四氧化二氮燃烧时发生反应:R+2N2O43N2+4H2O+2CO2,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火箭飞行 B此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C在反应中N2O4作还原剂 DR的化学式为C2H8

4、N27能与SO2气体发生反应且有沉淀产生的是NaOH溶液 H2S溶液 Ba (NO3)2酸性溶液 CaCl2和氨水的混合液A B C全部 D8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完全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B分离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C验证NH3的溶解性D比较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 9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为原来颜色。该气体是ACl2 BNO2 CCO2 DSO210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不能够得到的结论是A该反应中化学能转化成了热能,为放热反应B该反应一定有能量转化成了生成物的化学能C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过程中有比生成物能量更高的中

5、间物质生成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若答案只有1个正确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有2个正确选项,只选1个且正确给2分;选2个且都正确给3分;但只要错选1个,该小题0分)11以下各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的是AAlAl2O3Al(OH)3NaAlO2 BMgMgCl2Mg(OH)2MgOCSSO3H2SO4MgSO4 DSiSiO2H2SiO3Na2 SiO3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把金属Na投入CuSO4溶液中:2Na+Cu2+SO42-=Cu+2Na2+SO42-B向AlCl3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至过量:Al3+4NH3H2OAlO

6、24NH4+2H2OC向NaHSO4溶液中加Ba(OH)2溶液至中性:Ba2+2OH+2H+SO42-=BaSO4+2H2OD向含0.1molFeBr2的溶液中通入0.1mol Cl2:2Fe2+2Br+2Cl2=2Fe3+Br2+4Cl13将5.4 g Al投入200mL 2.0 moll-1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金属有剩余。该溶液可能为 AHNO3溶液 BHCl溶液 CH2SO4溶液 DBa(OH)2溶液14某溶液与Al反应能放出H2,下列离子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Fe2、NO3、SO42 BNa、K、Cl、SO42CBa2、K、Cl、NO3 DK、Ca2、HCO

7、3、Cl1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22.4L H2中含有氢分子的个数为2NAB24g Mg变为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C32g O2中含有氧原子的个数为2NAD1L 1mol/L 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的个数为NA16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稳定 BX与Y形成的化合物都易溶于水CY的非金属性比Z的强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W比Z强17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或浓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浓硫酸与红热的木炭反应 B浓硫酸和铜加热

8、反应 C浓硝酸与四氧化三铁反应 D浓硝酸与氧化铜反应18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6分)三、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8分)19(7分)请回答有关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事故处理及其对我们启示的问题: (1)右图为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图解。地震发生后因断电海水冷却系统停止工作,反应堆温度过高使水蒸汽与钢壳金属反应产生H2和O2爆炸而爆炸。这一爆炸过程属于 :A核反应 B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3月17日,50位核电站的勇士冒死向蒸汽发生室

9、注入海水,以防止泄漏事故的恶化。注入海 水的目的是 。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小心、科学地利用核能 B尽可能充分利用风能、地热能和太阳能C多使用石油、煤等化石能源 D能过科研寻找可循环利用的生物能源 (3)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谋求社会的和谐发展。请根据这一主题用下列选项的标号进行填空:A. 二氧化碳 B. 氮氧化物 C. 二氧化硫 D. 氟氯烃 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 污染;造成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物质是 ;会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是 ;导致光化学烟雾的物质是 。20(5分)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着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0、由图中数据分析:(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反应开始至2min,用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A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2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 mol X,同时生成2 mol Z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E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21(6分)短周期中的三种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减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Y和Z两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且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X

11、和Z可以形成XZ3的化合物。请回答:(1)X、Y两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为X 、Y 。(2)元素X原子得电子能力 (填“强于”或“弱于”)元素Y原子,可以用比较 的方法来判断(答1条即可)。(3)XZ3的电子式是 。 (4)写出XZ3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按1: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推断题 (本题包括1小题,10分) 22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其中A为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_、B 、H 、F 。(2)写出由A转变成B的离子方程式: 。(3)写出用KSCN溶液鉴别G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G溶液与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五、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

12、题,共20分)23(1分)下列实验操作或试剂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 试剂保存:新制氯水和浓稀硝酸,保存在细口磨砂塞的棕色玻璃试剂瓶中;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烧碱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1000mL溶解,振荡摇匀;C. 稀释浓硫酸:将蒸馏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不断散失;D. 取出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先把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再换一个接收容器,把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24(9分)某同学在学习了氨的性质以后类比思考:其他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否也可以形成喷泉?氨气的还原性能否还原CuO呢?于是他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与他的活动并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1为化学教材中的喷泉实验装置。该同学思考:只要满足烧瓶内压强小于烧瓶外的压强就可以产生喷泉。于是他设计了图2和图3所示的装置。 在图2的锥形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