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 微生物实验第一组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147474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例讨论 微生物实验第一组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病例讨论 微生物实验第一组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病例讨论 微生物实验第一组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病例讨论 微生物实验第一组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病例讨论 微生物实验第一组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例讨论 微生物实验第一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例讨论 微生物实验第一组(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例讨论,微生物实验第一组,病例摘要,患者吴*,男,35岁。 主诉:乏力、纳差半年余,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1周。 现病史:患者半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无明显厌油腻感,无皮肤及巩膜黄染,无恶心、呕吐,无齿龈出血,无腹胀、腹痛等不适,故未予重视及诊疗。半月前,患者自觉上述症状较前加重,并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厌油腻感,偶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及黑便,无腹胀、腹痛,遂入院。病程中,患者精神、睡眠稍差,饮食尚可。小便色黄,浓茶样,大便正常,无白陶土样便。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有输血浆史,无外伤手术,无乙肝疫苗接种史。 家族史:母亲及其姐为“乙肝患者”,父亲及其弟

2、无乙肝病史。,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T36.6 ,P 78次/分,R17次/分,BP 130/90mmHg,神清,查体合作,肝病面容。无肝掌及蜘蛛痣,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阴性,肝区叩痛阴性,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浮肿,病理征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5.4109/L,N% 38.5%,L 53.9%, HGB 104g/L,PLT 200109/L。肝功能:ALT 524 U/L,AST 267 U

3、/L,TBIL 97.4umol/L,DBIL 45.4 umol/L,IBIL 54 umol/L。凝血全套示:PT 10秒,PTA 80%。AFP 10.3 ng/ml。 乙肝五项示:HBsAg (+)、抗HBs(-)、HBeAg (+)、抗HBe(-)、抗HBc(-)。HBV-DNA 7.71107 IU/mL。甲肝、戊肝、丙肝抗体阴性。 腹部彩超示:肝弥漫性病变。,初步诊断?,1,根据皮肤及巩膜黄染,厌油腻感,偶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呕血及黑便,无腹胀、腹痛。,急性乙型肝炎,2,乙肝五项示: HBsAg (+)、抗HBs(-)、 HBeAg (+)、抗HBe(-)、 抗HBc(-

4、)。 HBV-DNA 7.71107 IU/mL。 甲肝、戊肝、丙肝抗体阴性。 腹部彩超示:肝弥漫性病变。,乙型病毒性肝炎潜伏期,患病原因?,既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有输血浆史,无外伤手术,无乙肝疫苗接种史。 家族史:母亲及其姐为“乙肝患者”,父亲及其弟无乙肝病史。,输血传播 母亲、姐姐血液间接传播,乙肝五项检查的临床意义,1.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是机体受HBV主要标志之一。HBsAg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HBs,该抗体具有中和作用。 临床意义:感染了病毒的标志,并不反映病毒复制和传染性的强弱。 2.表面抗体(抗HBs):当乙型肝炎病毒侵入人体

5、后,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淋巴细胞分泌出一种特异的免疫球蛋白G。它可以和表面抗原特异地结合,在体内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共同作用下,可把病毒清除掉,保护人体不再受乙肝病毒感染,故称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 临床意义:中和性抗体标志,是否康复或者是否有抵抗力的标志 单阳性表明接种乙肝后的正常情况,乙肝五项检查的临床意义,3.HBcAb-核心抗体:核心抗原虽然在血清中查不出来(它在血中很快被裂解),但是它具有抗原性,能刺激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出特性抗体,即核心抗体,故检测抗-HBc可以了解人体是否有过核心抗原的刺激,也就是说是否有过乙肝病毒的感染。所以抗-HBc是一项病毒感染的

6、标志。 临床意义:曾感染或感染期出现的标志。核心抗体IGM是新近感染或病毒复制标志,核心抗体IgG是感染后就会产生的,对于辅助两对半检查有一定意义。,乙肝五项检查的临床意义,4.e抗原(HBeAg):它来源于乙肝病毒的核心,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e抗原是可溶性蛋白。当核心抗原裂解时,可溶性蛋白部分(即e抗原)就溶于血清中,存在于血液循环中,若取血化验就可查出来。 临床意义: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并且传染性较强。 5.抗-HBe:它是由e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出来的特异性抗体,这种特异的e抗体能够和e抗原结合。血清中可检出。 临床意义:为病毒复制停止标志,病毒复制减少,传染

7、性较弱,但抗-HBe和抗-HBs不同,e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不代表患者有了免疫力。,乙肝五项检查的临床意义,如何预防乙型肝炎病毒,1. 注射乙肝疫苗 新生儿或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程序是“016“,即:“0“:出生后24小时内的新生儿注射第一针;“1“: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注射第二针;“6“:第一针注射后6个月,即半岁时注射第三针 2.切断唾液传播 在5080%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可以抓到乙型炎病毒,乙肝携带者母亲给孩子嘴对嘴地喂食物是个坏习惯,应该制止。 3.搞好卫生工作 蚊子、臭虫、跳蚤等吸血的节肢动物也可能传播乙肝,应该搞好家庭及环境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洗勤晒被褥。,如何预防乙型肝炎病毒,4. 把好输血、血液制品质量关 用最灵敏的检查方法过筛输血的血源和血液制品是否含有乙肝病毒,防止输入人体;要随时检查职业献血员的健康状况,发现有乙肝感染标志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献血。 5.远离易感染场所 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文眉、修脚等均可传染HBV;一些不正规的医疗诊所,对于针剂、器皿、器械没有经过严格消毒,亦容易感染乙肝病毒。 6.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尽量一个人使用自己的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等,养成饭前便后、出入公共场所(公交车、医院、超市等)后洗手的卫生习惯。,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