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工作开展流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147223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勘察工作开展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勘察工作开展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勘察工作开展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勘察工作开展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勘察工作开展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勘察工作开展流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岩土勘察工作开展流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就是运用各种勘察手段和技术方法有效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对场地地基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正常使用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从而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或改造其不利因素,进而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经济合理和正常使用。岩土工程的基本任务是:1、场地稳定性的评价。即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质量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的发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筑的影响。2、查明工程范围内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的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和治理所需的地质资料和技术参数。3、分析研究施工过程可能出现得岩土工程问题,并依此提出对应的措施和合理

2、的施工方法建议。4、对建筑地基做出评价,并对基础方案、岩土加固与改良方案及其他地基设计方案。5、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6、为现有工程安全性评价,拟建工程为现有工程的影响和事故工程的调查分析提供依据。7、指导岩土工程自爱营运过程和使用工程的长期预测,如建筑物的沉降与变形等工作。一、岩土勘察工作实施准备在接到勘察工作任务时,应要求设计院提供勘察任务书以及勘察区域平面图(比例1:1000左右),根据勘察任务书以及平面图布置勘察孔位置(如设计院已经布置则不需要),并确定孔深以及划分控制孔以及一般性钻孔,以及所采取的勘察设备,如果不是线路勘察,还应该确定剖面图走向

3、。二、岩土勘察外业实施阶段在测量将钻孔位置在施工现场确定以后就可以让钻机进场,在钻机钻孔过程中,现场技术人员应将钻进每回次钻进进行详细记录,根据每回次取上的岩芯进行描述并分层,土样的取舍应符合分层,每层取样的个数不少于6件,必要时还应进行原位测试。原位测试一般包括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 D P T) 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圆锥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每打入土中一定深度的锤击数( 或动贯入阻力) 判别土层的变化,确定土的工程性质,对地基土进行岩土工程评价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按其锤击能量划分为轻型( N10 )、重型( N63.5 ) 、超重型( N120 ) 3种类

4、型的动力触探。标贯试验是在现场测定砂或粘性土的地基承载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测量规定重量的重锤自某一特定高度自由锤击地基,贯入深度达某一值时的锤击数,以评价该处地基土的性质及承载力。通常重锤质量取63.50.5kG,落距取762cm。标贯试验是一种勘探与原位试验相结合的地基勘探方法,可以简便快捷地得到近似的粘性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圆锥动力触探适用于碎石土,确定碎石土的密度,轻型的指标为贯入30cm的锤击数,重型的指标为贯入10cm的锤击数,超重型的指标为贯入10cm的锤击数。标准贯入试验适用于砂性土,粘性土,不适用于碎石类土及岩石。标准贯入试验进行时应注意,钻具钻至试验土层标高以上约15厘

5、米处,以避下层土受扰动,贯入时,穿心锤落距为76厘米,使其自由下落,将贯入器直打入土层中15厘米。以后每打入土层30厘米的锤击数,即为实测锤击数N。提出贯入器,取出贯入器中的土样进行鉴别描述。以下为常见土层分层描述:1、填土(Q4del):黄褐色,松散,山体表层残坡积物,主要由碎石和粉土组成,碎石含量不均,一般40%左右,棱角状,石英质,粒径一般2-8cm,混有植被根系 。2、含碎石粉质粘土(Q3al+pl):红褐色,可塑,韧性干强度中等,其中混有石英岩碎石,含量20%30%,粒径20140mm,呈次棱角状,局部含量较高 。3、粉砂(Q4al):黄褐色,主要成分为长石和石英,粒度均等,粘粒含量

6、较高,饱和,松散,局部夹有粉土透镜体。 4、淤泥(Q4m):灰黑色,流塑状,局部软塑,干强度低,摇震反应迅速,微有腥臭味,砂含量较高,混有少量贝壳碎屑,钻进时有掉钻现象。 5、碎石(Q4al+pl):灰黑色,饱和,稍密,碎石含量50%左右,次棱角状,主要成份为石英质,粒径一般210cm,空隙由中粗砂及砾石充填 。6、粉质粘土(Q3al+pl):褐红色,可塑,局部硬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局部混有20%左右的圆砾,亚圆状,主要成分为石英质,粒径一般2-10mm。 7、淤泥质粉质粘土(Q4al+m):灰黑色黄褐色,软塑可塑,稍具腥臭味,湿饱和,砂砾含量30%左右,亚圆状为主,粒径0.

7、52mm,个别达到碎石级别,母岩成份主要为强风化石英岩,混有贝壳碎片,局部可见黄褐色砂砾透镜体。 8、强风化石英岩夹板岩(Qnq):灰白-黄褐色,变晶结构,层状构造, 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节理裂隙发育强烈,结构面普遍染红,板岩夹层厚度0.5-2cm,岩芯呈碎块状,锤击声哑,无回弹,较易击碎,为软岩,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 。9、中风化石英岩夹板岩(Qnq):灰白色,变晶结构,层状构造,结构部分破坏,板岩夹层厚度0.5-2cm,岩芯呈短柱状,锤击较清脆,不易击碎,属于较硬岩,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10、强风化板岩夹石英岩(Qbq):黄褐色、灰褐色,岩体呈散体碎裂状结构,节

8、理裂隙发育,岩芯呈碎片状,给水钻进较快,为软岩,岩体破碎,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级。 11、中风化石英岩夹板岩(Qbq):石英岩,灰白色,灰褐色,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板岩,灰褐色,灰黄色,变余结构,板理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节理面光滑平直,呈锈黄色,裂隙多为闭合,裂隙无充填,岩石为较软岩,岩体较破碎,岩石基本质量等级为级,给水钻进困难。 12、全风化辉绿岩:黄褐色,稍湿,结构构造不清晰,岩芯呈砂土状,干钻可以钻进。 13、强风化辉绿岩():黄褐色,辉绿结构,块状构造,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岩芯呈碎块状,锤击声哑,有凹痕,无回弹,易击碎,为软岩,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 。14、中

9、风化辉绿岩:暗绿色,辉绿结构,块状构造,岩芯呈柱状,柱长一般515cm,属较软岩,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全风化板岩(Qnq):黄褐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岩芯呈土柱状,稍具可塑性, 干钻可钻进。 15、全风化板岩(Qnq):黄褐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岩芯呈土柱状,稍具可塑性,干钻可钻进。 16、强风化板岩(Qnq):黄褐色,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岩芯多呈碎块状,手折易断,浸水易软化,干钻不易钻进,属于极软岩,破碎,岩体质量等级为级 。17、中风化板岩(Qnq):灰褐色,变余泥质结构,板状构造,结构部分破坏,岩芯呈薄饼状及短柱状,锤击声不清脆,较易击碎,属

10、于软岩,较完整,岩体质量等级为级。18、强风化石英岩(Qnq):黄褐灰白色,中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强烈,岩芯多呈碎块状,锤击声较清脆,无回弹,较难击碎,为软岩,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 。19、中风化石英岩(Qnq):灰白色,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结构部分破坏,岩芯成柱状,柱长512cm,锤击声较清脆,有轻微回弹,较难击碎,有轻微吸水反应,属于较硬岩,较完整 。20、强风化片麻岩(Ar)深绿色,斑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岩芯多呈块状及土状,手易掰碎,干钻不易钻进,遇水易软化,属极软岩,破碎,岩体质量等级为级 。21、中风化片麻岩(Ar):墨绿色,斑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岩芯呈

11、碎块状及短柱状,锤击不清脆,较易击碎,属软岩,较完整,岩体质量等级为级 。22、强风化石灰岩(Zy):黄褐色,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岩芯呈碎块状,锤击声哑,易击碎,属于极软岩,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 23、中风化石灰岩(Zy):灰白色,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 结构部分破坏,岩芯呈柱状,柱长一般7-20cm,最长可达40cm,锤击不清脆,较易击碎,属于较软岩,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 。24、强风化页岩:黄褐色,变余砂质结构,变余层理构造,岩芯呈土状及碎块状,手折易碎,为极软岩,破碎,岩体基本质量为级 。25、中风化页岩:灰褐色,变余砂质结构,变余层理

12、构造,岩芯多呈片状及短柱状,为较软岩,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为级。26、强风化石英砂岩:青灰色为主,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节理裂隙发肓,岩芯多呈碎块状 。27、中风化石英砂岩:青灰色为主,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岩芯呈块状及柱状,属于较硬岩,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为级 。28、全风化泥灰岩():黄褐色,结构构造不清晰,岩芯成土柱状,手捏易碎,局部夹有碎块状的强风化泥灰岩。 29、强风化泥灰岩():黄褐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强烈,岩芯多为片状或块状,片状手可折断,块状锤击声哑,易击碎,属软岩,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 30、中风化泥灰岩():黄褐色青灰色,泥质结构,

13、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闭合无填充,岩芯呈块状短柱状,个别较长,可达15cm左右,锤击声不清脆,较易击碎,属较软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三、岩土勘察内业实施阶段 外业结束后将取的土样送入土工试验室进行试验,将每个孔的钻孔记录表内容提取,并绘制钻孔剖面图,将所有的剖面图进行对比,对分层不合理的钻孔进行调整,并最终确定所有钻孔的分层,绘制钻孔柱状图,(静探孔应绘制静探钻孔柱状图)。等土工试验数据出来后,将各层的土样数据进行统计。 以上工作全部完成就可以编写勘察报告。勘察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1、前言:1.1任务来源 1.2拟建工程概况1.3勘察目的和依据的技术标准1.4勘察方法和勘

14、察工作布置2、场地岩土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1区域地质构造(根据情况删减) 2.2地形地貌 2.3地层岩性 2.4岩土物理力学性质2.5水文地质条件(有多层地下水要分层描述,分层提供地下水位) 2.6地震条件3、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与建议 3.1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包括地震效应评价) 3.2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3.3主要岩土层工程力学评价 3.4岩土参数分析与选用3.5基础方案评价与持力层选择3.6基坑支护与排水方案分析(对于有基坑工程的勘察)3.7岩土设计与施工注意事项4、结论及建议5、附表: 1、钻孔一览表 2、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报告单 3、岩石抗压强度试验报告单 4、水质分析报告单 6、附图: 1、建筑平面规划图 2、勘探点平面布置图3、工程地质剖面图 4、钻孔柱状图 5、图例 以上为勘察工作开展大体流程,勘察报告的最终结论与建议是为设计提供依据,在现场遇到比较复杂的或不利的地质条件时,往往需要增加钻孔数量以保证勘察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