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6单元12.古诗二首_池上 -人教部编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146172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6单元12.古诗二首_池上 -人教部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6单元12.古诗二首_池上 -人教部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6单元12.古诗二首_池上 -人教部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6单元12.古诗二首_池上 -人教部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6单元12.古诗二首_池上 -人教部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6单元12.古诗二首_池上 -人教部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6单元12.古诗二首_池上 -人教部编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古诗二首池上教学目标1认识“首、踪”等5个生字;会写“首、采”2个字。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3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难点: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池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绝句,以叙事的方式描绘了诗人在夏天的所见。这首诗秉承白居易诗作通俗平易的叙事风格,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又不知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的形象。诗歌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诗中最传神的是“不解藏踪迹”一句,写尽小

2、童顽皮、纯真的情态。诗的语言浅显易懂,对仗工整,适合学生吟诵积累。文中的中国画分别与古诗相配,诗中景物与画中景物一一对应,诗画的融合清新雅致,意境悠远,给学生以传统文化的熏陶。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3教学方法诵读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查找诗人、诗作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看图说话,思考: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想一想你有没有和他相似的经历?说说你的感受。(出示诗歌插图,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发生在夏天荷花池的故事)2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描述了夏日池塘里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

3、题)理解题目含义。3简介作者白居易。(1)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2)教师小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设计意图通过看图交流,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搜集关于诗人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二、课文学习(一)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想办法读准字音,读通诗歌,难读的地方多

4、读几次,并圈画生字。2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朗读音频,学生对照自读情况,相互交流通过自学认识的生字,并交流识字方法。3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新词。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认识5个生字。可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如通过组词等方法进行识字。4学生自查学习情况。可采用齐读、分组读、开火车读、抽卡片读、点名读等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其中在认读生字的过程中,可采用生字去拼音读,把生字送回课文读、课文去拼音读的方式巩固生字的学习。5朗读诗歌,注意停顿和节奏。(二)理解诗歌意思,感悟诗歌的童真童趣1齐读古诗,引导学生读准节奏。2学习一、二句,感受小娃偷采莲的情景。(1)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偷”

5、,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朋友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出示加点字“撑”“偷”,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词义。(2)疏通诗句意思。(3)结合甲骨文的演变加深会意字“采”的认识。(4)合作交流:想象荷塘、白莲的样子,以及采莲小孩的动作与心情。(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3学习三、四句,体会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

6、”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4小组合作学习,了解诗意。5说话训练:假如你就是那个撑船的小孩,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请说一说。6拓展描写儿童童真童趣的诗歌所见。(三)指导写字1学生观察范字“首、采”,注意田字格里的关键笔画。2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生字书写动画,教师提示书写要领,并在黑板上范写易错难写生字。学生书空。3学生书写,写完反馈点评。学生再书写,写不好的字可以多写几个。设计意图在识字过程中,通过自读、范读、教师点拨、检测等环节来进行识字教学。指导生字书写时,用教师范写和动画演示的方式加以展示来辅助教和学。通过学生亲身想象“偷采白莲”儿童的心里,使作者情、学生情、诗中情水乳交融,激发共

7、鸣,体会诗歌中的童真童趣。三、巩固练习1比一比,组成词语。首( )自( )采( )禾( )萍( )苹( )2背一背。池上唐白居易_撑_,_采_回。_藏_,_开。3读一读,并积累这首古诗。 花 非 花 唐 白 居 易 花 非 花, 雾 非 雾, 夜 半 来, 天 明 去。 来 时 春 梦 几 多 时, 去 似 朝 云 无 觅 处。参考答案:1略。2小娃 小艇 偷 白莲 不解 踪迹 浮萍一道3略。四、课堂总结我们这节课主要认读了课文的生字新词、书写了生字,并借助重点词语理解了诗歌意思。同学们课后可以把古诗多读几遍,在读的过程中去感受娃娃的天真可爱,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童真童趣。五、课后作业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抄写生字。 2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读读背背其它描写儿童生活的诗歌。板书设计池上天真 可爱童真童趣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