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经典 答题 套路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145087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经典 答题 套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经典 答题 套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经典 答题 套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经典 答题 套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地理经典 答题 套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经典 答题 套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经典 答题 套路(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地理经典答题思路与基础高考地理答题思路集锦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之归纳:1)原因(自然、人为)2)条件(有利、不利)3)影响(正面、负面)4)区位(自然、社会、经济)5)效益(经济、社会、环境)6)措施(生物、工程、技术)7)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8)要素(总量、结构)9)评价( 积极、消积)10)降水量多少成因(大气环流、地形(迎、背风坡)、洋流、距海陆远近、下垫面)11)气温高低成因(纬度位置、冷气流影响、洋流、地形-海拔高低与阳坡阴坡、下垫面)12)大渔场成因(有无较宽阔大陆架,是否为实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是否是的入海口)近几年考题常见的地

2、理特征描述答案组织模式之归纳:1)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矿产或其它资源)2)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3)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4)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变化、流速、含沙量、结冰期)5)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6)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7)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主要地形区、海拔状况)8)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种植历史经验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9)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

3、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10)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分布规律问题: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1)点状分布一般有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2)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3)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4)点、线、面综合考虑解答。提升-明确常见行为之答题要领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指明了答题方向。为了提高答案的质量,我们还要

4、研究提问中的谓语动词。新课标的可操作性很强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指令性的明确,用语文的话说就是谓语明确。在我们教学生审题时候要特别注意的也是这个谓语部分,明确答题之要领。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简析-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写出-对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予以呈现;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如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的地理事物,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

5、事物间的联系;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布局进行实施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这需要平时树立科学的观点,具备正确的地理思想;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地理高考试题中经常考查的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分析、对比、评价等 实践主观性试题答案之要求“简明扼要、条理分明、切中要点”是文综规范答题的宗旨。 1注意从图中和材料中提取全面、准确、有效的信息,并能够适当地迁移知识 2规范用语,回归教材; 3有多少问,分多少(段)答题,分段分点答题,每个要点尽量序号化。有条理,分点答题,形成“知识链”,做问答题首先要了解答题的步骤,问什么就回答什么,问几个问题就分几节写。可根学题目的给分来组

6、织答案,一般一个要点是2分或3分这样如果是8分的题至少就得答出四个要点。 4要点不自相矛盾、不重复; 5书写整洁,不留空缺,字迹工整,反映思维的逻辑性,卷面整洁,从形式上达到卷面的完美,因为清晰的卷面能赢得阅卷者好感,也许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知识结构要点概括一、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 1、昼长;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3、天气状况(晴天日照时间较长)。二、影响太阳辐射高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l、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空气密度。例如: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晴天多:地势高;空气稀溥,大气

7、洁净。三、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1、纬度;2、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植被状况);3、天气状况。 (1)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昼夜长短。 (2)大气自身条件(天气、大气物质多少、大气透明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大小和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强弱)、大气环流 (3)地面状况物质组成(对太阳辐射反射率不同)、海陆差异、地形、洋流、水域、森林、冰雪等。 (4)人类活动: 改变大气成分,如CO2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排放消耗臭氧层物质,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烟尘则削弱太阳辐射; 改变下垫面,植树降低气温,提高湿度,与建造大型水库起到的作用相似。 释放人为废热,如城

8、市热岛的形成。四、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l、纬度:低纬小,高纬大;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 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五、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自然条件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冰期短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9、(防洪和发电、航运、提供水源、灌溉、养殖、旅游和建立自然保护区、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建大坝等)河流问题(洪涝、断流、凌汛、水土流失、水污染、咸潮等)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例如,长江洪灾的原因:(一)自然原因: l、水系特征: 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二)人为原因: l、过度砍伐,植被破坏

10、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凌汛的形成条件: 凌汛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冰期:二是流向高纬。在我国凌汛最严重的是黄河,主要发生在上游河段(即宁夏河段)和下游河段(即山东河段)。潜水等水位线的应用: 判断潜水的流向:垂直于潜水等水位线从高水位指向低水位的方向,即为潜水流向。 潜水面的坡度(潜水水力坡度):确定潜水流向之后,在流向上任取两点的水位高差,除以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潜水面的坡度。 潜水埋藏深度:等承位线与地形等高线相交点,二者高程差即为

11、潜水埋藏深度。若所求地点的位置不在等水位线与地形等高线交点处,刚可用内插法求出该点地面与潜水面的高程,潜水的埋藏深度即可求得。 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关系:根据潜水流向来判定。 利用等水位图合理地布设取水井和排水沟,一般应沿等水位线布设水井和排水沟。 六、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原因 自然原因 l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 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 人为原因 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解决措施 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入手:保护有限的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开发水资源,提高供水能力;加强用水管理,增强节水意识,提高用水效率,控制需水

12、量的增长;控制人口增长。 l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 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七、分析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八、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存在冰雪下线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 1降水(当地气候特征情况;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2气温(阳坡雪线高于阴坡;不同纬度的温度变化、O等温线的海拔的高低)注

13、:可根据该特点来判断迎风坡或背风坡。九、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一是山地所处的纬度(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二是山地的海拔(海拔越高,带谱可能越复杂)。另外,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主要取决于热量(即阳坡和阴坡)十、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3地势:平坦开阔 人文条件 1人口:单位面积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 2交通:交通便利 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十一、开凿隧道问题 开凿隧道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渗漏问题;二是塌方问题。因此,开凿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

14、题;并且,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十二、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主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因为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 3、考虑修建水库是否需要移民,占地搬迁情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水库的作用: 1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 2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 3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4具有防洪作用 5具有发电价值 6,具有灌溉功能 7提高航运价值十三、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农业区位分析的答题思路: 1、发展条件:有利-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不利治整措施 2、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 气候:气候类型、光照、热量、降水及配合情况 地形:平原、山地、丘陵等所占比重,海拔高度、坡度等 土壤:土壤类型、肥沃程度、盐碱性、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等 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