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单工程矿体边界圈定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11443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单工程矿体边界圈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单工程矿体边界圈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年整理]单工程矿体边界圈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单工程矿体边界圈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单工程矿体边界圈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工程矿体边界圈定1.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及矿化规律,按所确定的工业指标圈定矿体。2.在单工程中,将同一矿体中符合工业指标的连续样品圈在一起,其平均品位达到最低工业品位要求的部分为工业矿石,达不到最低工业品位要求但 Zn 品位在 0.51.6%之间的部分为低品位矿石。优先圈出工业矿石,一般不能因样品合并将其贫化为低品位矿石。3.工业矿体顶、底板连续多个大于边界品位而低于工业品位的样品时,允许带入小于夹石剔除厚度(4m)的样品。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并保证矿体的连续性,减少复杂程度,部分分布在厚大工业矿体中的部分厚度较小的低品位矿石,在保证单工程平均品位不低于最小工业品位的前提下不再单独圈出

2、。4.当锌矿体小于可采厚度,其米百分值大于或等于 3.2 时,亦将其圈入矿体。5.根据本次勘探目的,本着优先圈定工业矿石的原则,首先圈定锌(铅)矿体,然后圈定硫矿体,后圈定铜、铁矿体。对于锌矿体中的硫组分(TS) ,由于二者具有相同的选矿流程,均合并于锌矿体中,不再单独圈定。6共生矿产的圈定原则及方法:在单工程中,将同一矿体中符合工业指标的连续样品圈在一起,其平均品位达到最低工业品位要求的部分为工业矿石,不单独圈定低品位矿体。其他原则和方法同主矿体的圈定一致。矿体的连接与编号矿体的连接原则根据东升庙矿区矿床成因及矿体对比依据和本次勘探区矿体特征,连接矿体遵循下述原则: 1按地层与褶曲控矿的特征

3、,首先确定各岩段的基本构造形态和矿区基本控矿构造格架。2.连接相对标志层。参照控矿构造形态首先连接 9、2、1、号矿体。3.连接主要矿体。依据已连出的构造及相对标志层格局,按矿体在含矿层中的层位、岩性组合、矿体间距及规模、矿石类型、品位连出 11、10、3、号矿体及其它主要、重要矿体。然后连接其它矿体。4当相邻钻孔中,同矿体同矿石类型但一为工业矿石一为低品位矿石时,用对角线法连接,分别以相邻工程为零尖灭点。5.当相邻钻孔中,同一矿体矿石类型不同,但有一相同的主组分时称为有对应关系(如锌硫与硫),此时,则根据矿石类型在矿体中出现的顺序,用对角线将二者分开(即互补连接)。两矿石类型无相同的主组分(

4、如锌与硫等)时,则按规定外推后衔接或断开。6.矿体连接完毕后,应基本保持其与地层界线的协调和相邻剖面间构造形态的相似。矿体编号三贵口铅锌矿为东升庙多金属硫铁矿区北东向延伸地段,矿体受相同的地层控制,故仍沿用中化内蒙地勘查院 1992 年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后旗东升庙多金属硫铁矿区地质勘探报告矿体编号原则。9、10、11 号矿体均赋存在二岩组三岩段中,其中 9 号矿体位于该岩段底部和下部,11 号矿体位于该岩段顶部和上部,10 号矿体位于该岩段中部;2、3、4、5 号矿体均赋存在二岩组四岩段中,其中 2 号矿体位于该岩段底部和下部,5 号矿体位于该岩段顶部和上部,3、4 号矿体依由下至上顺序

5、位于该岩段中部;1、7、8 号矿体均赋存在二岩组二岩段中,其中 1 号矿体位于该岩段底部和下部,8 号矿体位于该岩段顶部和上部,7 号矿体位于该岩段中部。为了资源储量估算并使得储量分布图易读,将 9 号矿体分为 9-1、9-2、9-3、9、9-4 五个分矿体;10 号矿体分为 10-1、10-2 两个分矿体;根据东升庙矿区开采矿体空间位置对比,将 11 号矿体分为 11-2、11-3 两个分矿体,其中11-3 矿体位于二岩组三岩段的顶部;3、4、5 号矿体分别分为 3-1、3-2、3-3、4-1、4-2、5-1、5-2 矿体。进一步根据各矿体的不同矿种分别在相应矿体编号后添加矿种字符:在锌矿体

6、相应编号后加-Zn,低品位锌矿体相应编号后加-Znd,硫铁矿体相应编号后加-S,铜矿体相应编号后加-Cu。铁矿体均在编号前冠以 Mt。经相邻工程和剖面间的反复对比,圈定并估算资源储量的锌矿体 17 个,编号分别为 1-Zn、2-Zn、3-1-Zn、3-2-Zn、3-3-Zn、4-1-Zn、4-2-Zn、5-2-Zn、7-Zn、 9-Zn、9-1-Zn、9-2-Zn、9-3-Zn 、9-4-Zn、10-1-Zn、10-2-Zn、11-3-Zn;圈定共生硫铁矿体 13 个,编号分别为 1-S、2-S、3-1-S、3-2-S、3-3-S、4-1-S、4-2-S、5-1-S、5-2-S、7-S、8-S

7、、9-S、11-3-S;共生铜和铁矿体各一个,编号分别为 1-Cu 和 Mt3-2。少数在相邻剖面无对应关系按米百分值圈出的矿体、零星分布厚度较薄的低品位矿体未予编号,亦未进行资源储量估算。夹石的圈定连接对矿体中厚度大于等于 4m 的夹石连接后加以剔除;一孔夹石厚度大于等于4m,邻孔夹石小于 4m 时,在地质剖面上夹石可连接,资源储量估算剖面上夹石则在两孔中间尖灭。须指出:两孔间矿体的推定厚度不能大于钻孔的控制厚度,否则应将夹石适当延长。矿体四周边界的确定本次资源储量估算各矿体边界首先严格划定在探矿许可证所规定的范围内。各矿体边界与钻孔控制见矿边界或外推边界一致。1、有限外推边界的确定:两相邻

8、钻孔中一孔工业矿体矿厚度大于等于 2m,而另一孔未见矿时,在剖面上楔形外推孔距的 1/2(当两孔间距大于 200m 时,则外推到 100m),资源储量估算到孔距的 1/4;在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上,两剖面间板推相邻勘探线间距的 1/4。外推点或线均视为资源储量估算边界。相邻两孔,一孔工业矿体矿厚度大于等于 2m,另一孔见低品位矿体时(剖面上对角线连接) ,剖面上资源储量估算外推到相邻工程间距的 1/2。在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上,两剖面间板推相邻勘探线间距的 1/2。外推点或线均视为资源储量估算边界。相邻两孔,一孔工业矿体矿厚度大于等于 2m,另一孔不可采时,在剖面上按矿体自然变化外推孔距的 2/3;在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上,两剖面间亦板推相邻勘探线间距的 2/3。外推点或线均视为资源储量估算边界。2、无限外推边界的确定在地质剖面图上按边部见矿工程楔状外推 100m,资源储量估算到外推长度的一半;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上均外推 50m,作为资源储量估算边界。推点矿体铅垂厚度等于工程见矿铅垂厚度。在加密的 4 条勘探线中由于工程多未控制矿体边界,在剖面图上板状外推 50m。对于控制矿体边界的工程,其外推点或线均视为资源储量估算边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