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学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1143071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学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讲学稿备课人:顾吉栋 课型:新授 时间:2010年3月20日班级 姓名 第三单元 统计单元备课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表2、使学生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教材简析: 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此外,教材在这里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学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另一种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的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2、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平均数。3、通过学习初步掌握简单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知识点:(一)简单的数据分析1、横向条形统计图2、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的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二)求平均数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2、用平均数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能力训练点:1、会根据统计数据补充统计图1、 对统计结果作出恰当地判断和预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3、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的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并能补充完整4、从统计图上能获得信息,并提出问题解答。5、学会简单

3、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讲学稿备课人:顾吉栋 课型:新授 时间:2010年3月20日班级 姓名 1、简单的数据分析第一课时教学内容:简单的数据分析(一)38页例1学习目标:1、使学生会根据统计数据补充统计图,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统计图的认识。2、使学生能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对统计结果作出恰当的判断和预测,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3、在自主探索中掌握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的方法。教学重点: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难点:提高收集信息,数据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简单的数据分析二、出示目标:1、会根据数据补充统计图2、能对统计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三、自学指导1、

4、38页经理与服务员的对话,服务员是怎样汇报的?2、把下面的统计图补充完整,名称是(),纵轴表示(),横轴表示(),注意:标出数据,不用加单位。3、如果你是经理,你下一周多进哪种矿泉水?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四、先学1、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汇报题目做的好。2、看一看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3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3、做一做a)过渡:同学们看完了吗?看完的同学请举手?好,下面就来考考大家,要比谁做的又对又快,比谁字体端正,数字要写得大些,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距。b)板演练习,请三名同学上讲台板演。40页第一题,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

5、上。c)讲述:做完的同学,请认真看黑板上的练习。(要求:学生认真看板演的同学做的是否有错误,还要检查自己做的是否正确)五、后教1、例1统计图名称(2003年6月39日矿泉水销售统计图)纵轴表示品牌,横轴表示售出的数量,每条条形图上标数据,不用加单位。根据图示可以得出B牌的矿泉水销售量最多,下周多进B牌的。2、40页1题。名称中“时速”的意思是每小时行驶的路程,纵轴表示动物的名称,横轴表示速度。提问时,可以提谁比谁多多少?谁是谁的多少倍?小结:条形统计图能直观的表示出数量地多少及关系。六、当堂训练1、练习册24、25页2、笔算422 573 8763 89688324 3093 5624 340

6、2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讲学稿备课人:顾吉栋 课型:新授 时间:2010年3月20日班级 姓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简单的数据分析(二)39页例2学习目标:1、巩固学生对统计的认识。2、使学生能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通过分析数据获得新的信息。3、经历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分析数据的方法。教学重点:表示数量的数轴上,起始格用折线表示的。教学难点:会制作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条形统计图。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简单的数据分析(二)二、出示目标:1、理解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2、能对统计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三、自学指导1、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2、看统计图纵轴第一格

7、比表示多少?其它格每格式多少?第一格用的什么线,你知道为什么吗?3、根据39页下面蓝色图中的信息,你想对咱们班学生谁说些什么?四、先学1、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汇报题目做的好。2、看一看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3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3、同桌交流五、后教1、起始格和其他格单位数量不一致,用折线表示起始格,因为数据都集中在140厘米,35千克左右,因此在第一格压缩了一段数据。2、根据39页表格中的中国儿童10岁的正常值,来说说自己应该是加强锻炼,还是加强营养。六、当堂训练1、40页2题 (注意条形柱上标注数据)2、41页3题 (

8、注意起始格的不同)3、41页4题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讲学稿备课人:顾吉栋 课型:新授 时间:2010年3月20日班级 姓名 1、平均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平均数(一)42页例1学习目标: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2、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3、培养学生积极地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平均数二、出示目标: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会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2、能列出算式求平均数。三、自学指导1、4位小朋友一共收集了一大箱空瓶子,看下面的统计图,4位小朋友分别收集了多少个?可以看出平

9、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2、看下面的列式,括号中的数字是什么?为什么加括号?4表示什么?52表示什么?13表示什么?四、先学1、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汇报题目做的好。2、看一看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3、同桌交流,调查同排4位学生的成绩,求平均分。五、后教1、“移多补少”的方法可以使每人收集的个数一样多。2、13是平均数,不是说他们每个人收集了13个,平均数是一个虚数。3、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六、当堂训练1、练习十一、2题2、小红、小芳、小菊三人在节假日共收集易拉罐72个,他们平均每个人收集

10、多少个?3、求每排的人的平均体重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统计讲学稿备课人:顾吉栋 课型:新授 时间:2010年3月20日班级 姓名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平均数(二)43页例2学习目标:1、熟练求平均数的方法。2、能根据平均数简单的分析问题,理解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3、通过创设情境和直观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数练的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重点:能根据平均数简单的分析问题教学难点:掌握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平均数二、出示目标:1、熟练求平均数的方法。2、理解平均数能较好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三、自学指导1、43页两个篮球队正在打篮球,从总体上看,哪个队身高高?

11、2、下面是列算式进行比较的,括号中的数相加得到的数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为什么除以5.3、通过比较哪个队高一些?4、求平均数有何好处?四、先学1、下面自学开始,比谁自学后,汇报题目做的好。2、看一看生认真看书,师巡视并督促每个学生认真自学。(要保证学生看够4分钟,学生可以看看、想想、如果学生看完,可以复看。)3、对照左边的统计表想右边的算式中的数分别表示什么?五、后教1、括号中相加的数是5个人的总身高。2、把总数平均分成5份,因此除以5.3、142是5个人的平均身高。4、小结: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六、当堂训练1、练习十一第题 师:从统一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哪种饼干第一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为

12、什么?2、练习十一第题 王叔叔骑自行车去旅游经过了那个地方?各行了多少千米?把他每天行的路程填在表格中,然后求出平均每天行多少千米?3、三年级的同学植树,三(1)班和三(2)班一共植42棵,三(3)班和三(4)班一共植了54棵。平均每个班植树多少棵?第三单元 单元测试班级 姓名 一、选 择。 1早晨当你背对太阳时,你的前面是( ) A西 B。北 C。东 2一个四位数除以6的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位数。 A两 B四 C。三 3三年级(1)班抽名同学测试体重,他们的平均体重是45千克,他们的总体重量是( ) 千克。 A350 B400 C450 4杨树再种( )棵就和柳树同样多。 二、填数,使

13、等式成立。 167+口=340 2口一67=450 3240口=8 4口4=420 5267口=52 6口9=483 三、填 空。 1一次体育达标测试的成绩如下: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优 良 良 良 良 良 良 良 良 良 良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待达标 (1 )填 表 优良达 标待 达 标( )人( )人( )人( )人(2)完成统计图。 (3)优的人数比良的人数多( )人。 (4)良以下的有( )人。 (5)全班一共有( )人。 2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0,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5,丙数是( )。 3除数:( )( ) 4商除数+余数:( )四、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 30005的结果末尾有3个0。( ) 218,19,20,21,22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