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的微课教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1142274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的微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的微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的微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的微课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的微课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的微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的微课教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句式转换的微课教案篇一:小学语文微课教学设计篇一:如何修改病句微课教学设计如何修改病句微课教学设计篇二:小学语文五年级慈母情深微课教案-蔡霞慈母情深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2品读环境描写和人物细节描写的重点语段,了解母亲工作的艰辛及母亲对“我”读书的支持。3.感受慈母情深,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和崇敬之情。教学准备:ppt课件课时分配:8分钟教学方法:录屏型教学类型:讲授型适用对象:五年级学生教学过程:1.片头:(20秒以内)本文是著名作家梁晓声小说母亲中的节选。课文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

2、读课外书的故事,表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2.了解作者(ppt演示):梁晓声,当代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梁晓声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现已创作长篇小说六部.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著有短篇小说集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3.找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词句,体会深情。4.体会母亲工作的艰辛和对我读书的支持。结尾:(10秒以内)今天的微课就讲到这,谢谢聆听。篇三:语文微课教学设计读书方法的指导教学目标:

3、1、 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2、 学习读书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学以致用。教学重点:掌握课外阅读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学准备:课件、一些课外书籍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以“聪”导入:你想变得更聪明吗?那怎样才能变得更聪明呢?(多读书)2、 说说你平时是怎样读书的?引入:读书要讲究方法二、读书方法的指导1、指导读一本书的基本方法2、指导具体的读书方法:选读法、粗读法、精读法、笔记法3、指导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摘抄型、感想型、归纳型、想像型、评价型三、总结:读书讲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四、推荐课外阅读书目教学反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而生在掌握一定的读书方法后

4、阅读肯定会更顺利,生的阅读兴趣会更浓。因此,本节教学旨在引导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篇四:小学语文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小学语文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中山市聚星学校 小学语文组 何宝莹)摘要:老师们根据教学的需要,如知识点、重难点、技能技巧等制作了大量的微课教学视频资料,继而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实践,目的是实现微课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翻转”,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一些微课运用时机与效果上的经验性做法,受到了一些启发,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小学语数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评述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微课堂是如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的。

5、关键词:案例;微课;有效应用一、研究背景从以上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把微课看做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形式,它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习者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在中山的微课大赛备赛过程中,我校开展了“小学语数英微课在课堂教学上的有效应用研究”,老师们根据教学需要、学情需要制作了一些微课资料,开展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从而获得了一些经验性做法,受到了一些启发,下面,我们结合具体课例,认识微课是如何实现与课堂教学的有效对接的。二、微课的有效运用(一)语文微课“啊”的变调,有效突破了朗读指导上的难点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大多数的教学设计都把读正确、读标准、读流利作为阅

6、读理解的前提。要想读正确、读标准,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有时还需要教给学生一些语音变调方面的知识。四年级下册的第2课桂林山水一文中就蕴藏了“啊”字的变调知识。在课文的重点段是第二、三自然段里有两个排比句式,“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句中一共用了六个“啊”字,强化了作者

7、情感的表达。如何读好句尾的“啊”字,成为了教师在朗读指导时的重点和难点。 为此,四年级语文教师设计了一节以“啊”的变调知识为题的微课。在短短的5分钟视频里,教师从课文中的六个“啊”字入手,讲解了“啊”字与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六种关系,使学生理解到“啊”在不同的字的末尾时,读音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节微课视频制作出来以后,教师把它放在了课前预习环节,让学生在家里反复观看,达到了解和掌握。那么,学生是否看懂了视频,掌握了变调知识呢?课堂上,教师只需通过听学生朗读、做课外阅读练习等形式就能做出检验。这节微课不仅有效突破了朗读指导上的难题,也省去了教师繁琐的课堂讲解,更为学生的自主独立学习提供了开放而自由

8、的空间。(二)微课查字法,有效拓展了书本内与外的技能学法二年级语文上册的“语文园地二”讲到了部首查字典的知识,这是工具书的使用技能教学,属于教学重点。二年级教师在完成这部分教学后,发现二年级的上下册教材中都没有提及到查字典的另一种使用方法音序查字法。那么,可不可以制作一节关于音序查字法的微课呢?为此,同组教师进行了基于教材、基于学情的可行性分析,通过分析,认识到音序查字法一般应用在“识字却不知意”或者“知音而不知形”的情况。“识字却不知意”的题型,虽然在二年级的教材中没有明确涉及,但在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六”就出现了一字多义的题型,非常适用于音序法。“知音而不知形”的情况一般多见于学生写日记

9、时,感知听闻的素材不能用正确的字记录下来,也非常适用于音序法。经过分析论证,老师们一致认为学生有必要学习音序查字法,进行书本外的知识拓展。于是制作了音序查字法这节微课,设计思路从学生写日记遇到不会写的字这样一种情境入手,分步介绍这个字所在字典中的音序、音节和检索页,从而使学生清楚地知晓了音序查字法的步骤。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看完微课视频,到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效果的检验;从学生课余自学到课堂汇报,这节微课让课堂教学省时高效,不仅有效拓展了课堂学习的外延,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自悟能力。(三)微课晏子为何使楚,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五年级下册第11课晏子使楚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晏

10、子三次与楚王斗智斗勇的故事,展现出晏子的智慧和勇气。在学文中,有的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晏子从入楚王的城池之初就受到侮辱,为何不掉头回国。这次出使出国的用意为何?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说明学生进行了深度思考。那么,晏子使楚的必要性在哪里?教师通过查找资料,制作了一节微课晏子为何使楚。微课中,教师模仿评书大师单田芳老师的语气,讲述了春秋末期诸侯割据,齐国在外交上紧张的政治局势,阐述出晏子出使楚国的必然性。这节微课深受学生的喜爱,尤其是单田芳式的评书讲述形式,非常有气势和感染力。教师把微课的观看设在了课前预习的环节,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晏子的另一种品质爱国。这节微课不仅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提升

11、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和感悟,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四)微课赏析叶圣陶先生的比喻句之妙,有效提升了学生语言文字的准确应用 四年级上册的第6课爬山虎的脚是叶圣陶先生的名篇,在学文即将结束的时候,有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文中写爬山虎的脚的样子时,有两句话,一句是“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一句是“图画上蛟龙的爪子”,为什么同样是爬山虎的脚,却做了不同的喻呢?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围绕这个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展开了小组合作探究与交流,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得出了结论,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当爬山虎的脚刚长出来时,颜色嫩红、硬度较软、作用是寻墙立足,都与蜗牛的触角颜色、硬度、作用相似,所以叶老给此时的爬山虎的脚作

12、喻非常贴切;当脚巴住墙后,颜色变灰、粘性十足、脚力牢固,可与蛟龙的爪子媲美,因此叶老的这个比喻也非常准确、形象。探究过后,师生都感到收获巨大,共同制作了一节深度研读文本的微课赏析叶圣陶先生的比喻句之妙,内容从学生质疑入手,分别阐释了两个比喻形成的原因,指导学生感受名家语言文字应用的准确、形象。这节微课是师生合作学习探究的结果,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名家写作时语言运用的准确生动,也给学生的习作创作铺垫了准确运用词语的思想根基。三、结束语综上所述,这几节语数学科的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因此,教师在课程的开发上应该重视微课,捕捉恰当有效的教学点,利用课外知识拓展

13、、自主质疑探究等方法或途径,制作深入浅出、浅显易懂的微课,结合课堂教学的有效时机,如课前预习、合作学习、课后探究等环节,使学生真正走进微课的学习,真正实现微课的“翻转作用”,促进和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对学生而言,“微课”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 是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对教师而言,“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将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微课研究的优点很明显,就是课例简单,学习内容与目标单一,学习和

14、研究时间节约,教师从“微课”中可以受到启发,有些甚至可以照搬或者迁移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篇五:小学语文微课设计乌鸦喝水微课程设计方案乌鸦喝水微课程学习任务单填写说明: 该文档用于告知学生如何利用微课程开展学习,并说明与课堂教学的衔接问题等。篇二: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教学设计几种句式的转化句式转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几种句子变幻的特点,并能熟选用和变换句式,增强表达的灵活性。2、会修改陈述句的转换,能够把陈述句和反问句之间相互转换。3、掌握直接和间接引语的转换。4、掌握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的转换。5、学生能够把句子转换成比喻句和拟人句。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般句型的转换方法。教学过程一、出示几种句子。1、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改为反问句)_2、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我心里特别欢喜。(改为反问句) _3、巨大的石块能挡住小溪的奔流吗?(改为肯定句)_4、难道不经过努力,学习能取得好成绩吗?(改为肯定句)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