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 题及 答案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1142273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禁毒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 题及 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禁毒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 题及 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禁毒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 题及 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禁毒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 题及 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禁毒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 题及 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禁毒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 题及 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禁毒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 题及 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禁毒法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施行的日期是(C)A. 2007年12月29日; B. 2008年1月1日;C. 2008年6月1日; D. 2008年10月1日;2、(B)设立国家禁毒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A.全国人大 B.国务院 C.公安部 D全国政协3、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具体办法,由(A)规定。A .国务院 B.公安部 C.卫生部 D.商务部4、禁毒法规定,(D)应当依法加强对邮件的检查,防止邮寄毒品和非法邮寄易制毒化学品。A.海关 B.公安机关 C.边防 D.邮政企业5、禁毒法第三十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C

2、),开展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的收集、分析、使用、交流工作。A.毒品监测和毒品情报系统 B.毒品情报和禁毒信息系统C.毒品监测和禁毒信息系统 D.毒品情报和吸毒人员系统6、对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者在社区戒毒期间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参与社区戒毒的工作人员应当(C)。A.进行劝导 B.进行批评、教育 C.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D.对其执行强制隔离戒毒7、戒毒人员应当在(B)接受社区戒毒。A.居住地 B.户籍所在地 C.抓获地 D.案发地8、公安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应当制作强制隔离戒毒决定书,在执行强制隔离戒毒前送达被决定人,并在送达后( C )以内通知被决定人的家属、所在单位和户

3、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A . 7日 B 3日 C 24小时 D 12小时9、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B)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行。A.户籍地公安机关 B.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C.居住地公安机关 D.案发地公安机关10、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设臵、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由(A)规定。A .国务院 B.公安部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11、(B)应当加强对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执业医师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A.公安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药监部门 D.禁毒部门12.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C)。A、六个月 B、一年 C、二年 D、三年13、强制隔离戒毒的期

4、限最长可以为(C)。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14.医疗机构对在治疗期间有人身危险的,可以采取必要的(D)。A、临时控制措施 B、临时强制措施C、临时保护措施 D、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15. 对被解除强制隔离解毒的人员,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C)的社区康复。A、1年 B、2年 C、3年 D、5年16每年的(A)为“国际禁毒日”。A6月26日 B6月6日 C6月16日17. 强制隔离戒毒期限一般为_。(B)A. 一年 B.二年 C.三至六个月18.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_。(B)A. 三年 B.一年 C.二年19、对被决定予以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由_送强制

5、隔离戒毒场所执行。(C)A.予以强制戒毒人员家属B.予以强制戒毒人员所在社区C.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20.公安机关可以对涉嫌吸毒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检测,被检测人员应当予以配合,对拒绝接受检测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其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_。(A)A.强制检测 B.强制拘留 C.强制隔离戒毒二、多项选择题1、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A.B.C.D)A.预防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B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C.保护公民身心健康 D.维护社会秩序2、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对患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应当依法采取必要的(C.D)措施。A.看护 B.约束 C.隔离 D.治疗3、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实行

6、(A.B)制度。A.查验 B.许可 C.统一管理 D.审查4、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禁毒工作中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A.B.C.D)A.包庇、纵容毒品违法犯罪人员的;B.对戒毒人员有体罚、虐待、侮辱等行为的;C.挪用、截留、克扣禁毒经费的;D.擅自处分查获的毒品和扣押、查封、冻结的涉及毒品违法犯罪活动的财物的。5、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禁毒工作纳入(A.C)规划,并将禁毒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A.国民经济发展 B.社会文明发展 C.社会发展D.道德教育6、对依法查获的(ABC)应当收缴,依照规定处理。A

7、.毒品 B.毒品违法犯罪的非法所得及其收益C.吸食、注射毒品的用具 D.间接用于实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本人所有的工具、设备、资金7、公安机关根据查缉毒品的需要,可以在边境地区、交通要道、口岸以及飞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对(ABCD)进行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检查,民航、铁路、交通部门应当予以配合。A.来往人员 B.物品 C.货物 D.交通工具8、禁毒法规定,禁止非法传授(BCD)的制造方法。A.制毒工具 B.麻醉药品 C.精神药品 D.易制毒化学品9、吸毒成瘾人员有(ABCD)情形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A、拒绝接受社区戒毒; B、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C、在社

8、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 D、经社区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10、根据需要,依法可以生产、经营、使用、储存、运输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ABC)A、医疗 B、教学 C、科研 D、宣传三、判断题1、毒品的基本特征具有依赖性、危害性和非法性()。2、毒品危害概括为“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3、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可将毒品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4、国家允许传授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制造方法。()5、吸毒对个人有危害,但对家庭和社会影响不大。()6、国家鼓励对禁毒工作的社会捐赠,并依法给予税收优惠。()7、戒毒治疗可以以营利为目的。()8、对吸毒成瘾人员不能直接作出强制

9、隔离戒毒的决定,应当先进行社区戒毒。()9、戒毒人员在入学、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10、对拒绝接受检测的涉嫌吸毒人员,经公安派出所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检测。()四、简答题1、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2、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多少克,应追究刑事责任(无论数量多少克)3、我国禁毒方针中的“四禁并举”中的“四禁”是指(禁吸、禁贩、禁种、禁制);4、主要的三种毒品源植物是(罂粟、大麻、古柯);5、我国的戒毒模式有(强制隔离戒毒、自费戒毒、社区戒毒、自愿戒毒);5、国际禁毒日是几月几日(6月26日);6、我国的禁毒方针是(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7、

10、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哪年哪月(1839年6月);8、合成毒品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五、抢答题1、鸦片是从什么植物中提炼出来的(罂粟);2、海洛因俗称什么(白粉);3、贩毒是什么行为(犯罪);4、吸毒是什么行为(违法);5、毒品具有哪些的特性。(依赖性、耐受性、非法性、危害性)6、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多少年(二年)7、社区康复戒毒的期限为(三年)六、高难度题目:(答对三个以上给满分)1、公民积极参加禁毒斗争,应做到哪几点?(、争当禁毒志愿者;、积极参加禁毒宣传活动;、真诚帮助身边吸毒人员外 、勇于同毒品犯罪作斗争。)2、导致吸毒的个人原因主要有哪些?(、对新刑毒品的无知;、好奇心与冒险心;、对

11、毒品的依赖性估计不足,对自己过分自信;、贪图享受,以吸毒为时髦;、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用吸毒寻求解脱。)3、从个人、家庭、社会的角度来看,毒品的危害有哪些?(、对个人的危害:毒品对人的身心危害严重。吸毒会导致精神分裂、血管硬化,严重影响生殖和免疫能力。吸毒易感染艾滋病;吸毒上瘾,心瘾难除,一生受折磨。、对家庭的危害:耗资巨大,十有八九倾家荡产。吸毒者往往道德泯灭,不顾念亲情,抛妻别子,忤逆不孝。后代往往先天有毒瘾、痴呆畸形。、对社会的危害:吸毒者为获取毒资,大多男盗女娼,或以贩养毒,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4、我们怎样才能远离毒品?(、学习禁毒知识;、永远不尝第一口;、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千万不能借毒消愁;、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慎重交友;、远离不健康的娱乐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