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宁波中考语文试卷分值分布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142196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宁波中考语文试卷分值分布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6宁波中考语文试卷分值分布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6宁波中考语文试卷分值分布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6宁波中考语文试卷分值分布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6宁波中考语文试卷分值分布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宁波中考语文试卷分值分布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宁波中考语文试卷分值分布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波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分值分布一、命题意图(命题组)二、试卷分值分析一、命题意图(命题组)1注重知识积累考查,夯实语文教学基础毫无疑问,积累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理解与表达的基础,是语文素养发展的奠基石。灿烂的中华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优秀的古诗文,绚丽的外国文明为我们呈现了众多的经典文字。传承经典,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语文卷中理应得到体现。前四道题目分别从汉字书写、古诗文名句、文言实词、文学名著等四个方面来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四道题,四个维度,必做与选做相结合,力求让考查更加客观、公正和灵动。事实证明,唯有扎扎实实的积累与积淀,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切实提高语言理解与表

2、达能力,夯实语文教学基础。2选材融入时代元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语文教学应该与时俱进,应该跳动着时代的脉搏。作为语文教学终端考查的试卷自然也不例外,字里行间要能闻到时代的气息,贴近客观的学生生活实际。在选择材料时,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任务型写作中,我们选择了Wi-fi这个热词,在真实的模拟情境中考查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文字表达能力;而“陪读”的这个阅读语段,则选择了当下的另外一个热点陪读,很多考生其实就是陪读的当事人,他们有着切身的感受,即使没有陪读经历的同学,对这一现象也不陌生。三个学生现身说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从材料的选择到观点的碰撞,都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而题目的命制也充分考虑到学生

3、的思维层次和理解能力。而学生看到离自己生活异常接近的考查材料,无形之中也会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轻松上阵,更能检测出学生的语文素养。贴近学生生活还要尽最大可能考虑学生的需求,如果一份试卷在检测的同时还能给学生以新的知识,那是最理想不过了。在满足人的衬衫这一语段考查中,我们根据文本的特质,按照“童话-故事”“童话-语言”“童话-形象”“童话-意义”四个层次推进设题,对学生而言,是答题,更是学习,不但明白了童话的特点,而且懂得了童话的阅读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展开,这样,应答之旅也便隐含了学习之旅。3借鉴先进评价理念,引领教学方式变革语文学习的目的最终不应该停留在纸上,而是指向切实的现实生活,学生用自己

4、的所学到的语文知识的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质。PISA测试理念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它着眼于子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像第5题“告诉爸爸在公共场合使用wifi的注意事项,以有效保护个人信息”就是典型的PISA理念体现,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检测出真实的问题解决能力。近年来,SOLO分类理论的评分机制对语文教学评价影响蛮大,它对学生解决问题时所达到的思维水平能由从低到高的五个基本结构进行等级性的划分。由这一理论所衍生的层级评分能立体地呈现学生的解答过程方法和思维差异,与采点评分有着本质的差异,卷中的第9题“你觉得国王找到了衬衫吗,请联系全文,具体谈谈你的理解”就是典型的

5、层级给分,从在“找到”与“未找到”的答案中就能很清楚地看到学生是否真正读懂了这篇童话,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文字理解表达能力也就伯仲分明了。运用PISA和层级评分这些先进的理念,意在引导教师解放思想,回归语文教学本质,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工作,切实改变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形态,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4注重过程方法考查,甄别思维水平差异SOLO分类理论和PISA理念有一个共同特点,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得出的结论,更要关注学生产生这些结论的思维过程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判断推理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因此,在命制题目的时候,我们特别注重过程方法与思维水

6、平的考查。像第12题“议论性文字要求具有说服力,请选择一位同学的发言,分析他是如何做到的。”考查学生答题的过程与方法意图就非常明显。而第7题是这样问学生的:“你觉得哪种译文更能体现童话语言的特点?请说明理由。”学生回答的时候,至少要有三个步骤:童话的语言特点两种译法的差异基于差异做出判断,过程与方法在这样的题目中就能很好的得到体现。第15题则一改往常直接检测文言字词的方式,需要学生转个弯,不直接考查词义,而是在字词理解基础上考查语段内容的理解。既关注过程又关注思维品质的命题思想同样体现在第6、12、13题中,这些题目有个共同的特点:举重若轻,看似轻巧的题目实际隐含了解答过程方法和思维层次的有效

7、检测。5调动阅读生活体验,导引写作本质回归作文的原本意义是对客观生活的呈现与思考,在字里行间应该能看到丰富多彩的生活、鲜活的生命和应有的精神折射。中考作文题目的命制要充分考虑到作文的普适性和柔韧性,所谓的普适性就是希望所有的考生看到所给的题目都能迅速调动自己的阅读与生活体验,从中找到合适的题材进行诠释与演绎,这也是公平性的体现;所谓柔韧性就是所给的题目要有较强张力和区分度,从取材到立意,不至于只有一个很小的区间,给学生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但是并不影响文字表达水平高低的甄别。今年的作文题目“亮”几乎是素颜出镜,没有导引性的文字,只有客观的词义解释,让学生在没有过多干扰的情况下根据词义的解释,勾连

8、自己的体验与思考做出选择。“亮”对于学生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一个词语了,可以从“亮光”“响亮”等本义的具象层面再现一个和“亮”有关的故事,可以从“照亮”“亮相”等引申和比喻的抽象层面描写一段生活体验;当然也可以在生活呈现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悟与见解,展现自己的思辨能力。总而言之,这个题目的导向功能非常明确,就教学而言,要追本溯源地回到理性的轨道上来,还原作文的本义;就考查而言,题目的命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每一个同学都能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都有东西好写;但是在兼顾到公平性的同时,还要兼具充分的甄别功能,能最大程度地检测出学生的作文水平。二、试卷分值分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一、书写(5分)二、积累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2、古诗词名句默写(10分)3、解释文言文语句(课内)(4分)4、名著阅读(四选二)(6分)5、规定字数归纳表达(6分)三、课外阅读理解(55分)(一)记叙文/散文(18分)(二)议论文(14分)(三)文言文(18分)1、断句(3分)2、选择题(2分)3、翻译2个句子(共5分)4、原文句回答(4分)5分析(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