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三双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141948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亲的三双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父亲的三双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父亲的三双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亲的三双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父亲的三双鞋(一)父亲很少穿鞋,几乎打了一辈子的赤脚。我老家的山民们几乎都不穿鞋,一方面是大家都很穷,穿不起鞋。但主要原因还是山高路险,有鞋也穿不成。那山陡得“猴子过山淌眼泪,岩羊下山滚皮坡”,一条山草绳一样细细的小路,弯弯曲曲的挂在壁陡的山腰上,行人像壁虎一样贴着悬崖小心翼翼地移动,稍不留心脚下轻轻一滑,人就像鸟一样在峡谷中飞起来,一直飞下万丈深渊。有一年来了两个下乡干部,他们把鞋子挂在脖子上,右手拿一枝树叶遮挡在外面:说看下面又陡又深头晕!左手扶在岩壁上,脚摇手抖地碎步挪动,好不容易进了山寨,开始宣讲脱贫致富法宝,讲了半天,山民们两眼呆滞,面无表情。下乡干部有些生气:我们好心教你们致富绝招

2、,你们这是啥态度?山民们这才木讷地说,你们说的那些这样买进来那样卖出去的法子根本行不通,我们买一头小猪背进来,喂大以后就再也背不出去了。两个下乡干部一下子愣了,其中有一个推了推眼镜,用毛笔在一块绝壁上画了三个惊叹号,然后就打道回府,以后再也没有人来这里下乡。(二)在这样危险的山路上行走,打赤脚是最稳妥的。父亲从小就赤脚在这样的山路上行走,他那箕张得有些变形的赤脚,青蛙一样抠贴在陡峭的山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沉稳而有力,风里来,雨里去,不知不觉就走成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该说媳妇了。在媒人的引领下,我父亲背着烟酒糖茶到我母亲家来提亲了。按照当地风俗,女方如果不同意婚事,会请媒人将烟酒糖茶原封不

3、动地退还给男方家。而我父亲收到的是一双草鞋,我母亲亲手编的草鞋。我母亲应该给父亲做一双布鞋,但那个年头什么都要凭票供应,包括针线都要凭票购买,更不要说棉布了。虽然只是草鞋,母亲却很用心,编得很精致,两只鞋绊上还编了两条龙缠绕在上面,龙头在鞋鼻子处,龙尾一直蜿蜒到鞋后跟,尽管多年后,我父亲非常肯定地对我说,那两条龙一点都不像龙,倒很像两条蛇,但还是能看出我母亲手艺不错,针线活肯定也错不了。我母亲说龙编成了蛇样不赖她,主要是她只见过蛇,没有见过真正的龙长什么样子。我父亲拿到草鞋时,欣喜若狂,他急不可耐地将鞋穿上,但那鞋一点都不好穿,第一天就磨了一脚的血疱,第二天脚丫、脚背、脚后跟,到处都在流血,第

4、三天,我父亲的双脚肿成了馒头,双腿肿得像柱子,连地都下不了。看着红肿的双脚,再看看那双血糊漓拉的草鞋,父亲很生气,顺手就将它们扔进了火塘,随着一阵浓烟和熊熊大火,那双草鞋顷刻之间化为灰烬。我母亲过门很久以后才知道,她精心编织的定情之物早已被父亲付之一炬,十分生气,跟我父亲大吵一架。父亲怪母亲太笨,编的草鞋一点都不合脚,害他跛了十几天,白耽误了很多工分。母亲则骂他那双熊掌根本就不是人脚,不配穿人的鞋子。骂归骂,母亲还是东拼西凑,找针线,积攒碎布,打裱布,纳鞋底,缝鞋帮,不知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终于给父亲做了一双真正的布鞋,而且是比照着父亲那双箕张得变形的“熊掌”做的,父亲穿上后,在火塘边走来走去

5、,十分惬意,最后下结论式地说:嘿,这才是真正的鞋子。说完后,脱下鞋,用袖子擦去鞋底上的泥土,拍了又拍,吹了又吹,然后小心地压在枕头下面,再也舍不得穿。到过年时,母亲提醒我父亲说,过年了,把新鞋拿出来穿上吧,到亲戚家串门子也有面子。父亲小心地翻开枕头,一下子傻眼了:那双布鞋早就被老鼠啃成了一堆碎布。父亲心疼得不断地咝咝直吸凉气,对着那堆碎布,咬牙切齿地骂了许多脏话。(三)我大学毕业后留在城里工作,在城里找了女朋友,结婚之前,我特意买了一双皮鞋带回去,让父亲穿着皮鞋来参加我的婚礼,还一再叮嘱说,千万不能光着脚来,让城里人笑话。婚礼那天,父亲来了,皮鞋倒也穿来了,只是弄得他一脸的苦瓜相,走路一颠一拐

6、的。那段漫长而又崎岖的山路,把他的脚磨出了好几个不小的血疱。“以后别给老子买皮鞋了,既折磨人又浪费!”父亲拉着脸说。回到家后父亲很少再穿这双皮鞋,吸取布鞋被咬的教训,父亲不敢再将皮鞋藏到枕头下,而是把它锁进木柜里,还隔三岔五地打开柜子检查,后来,眼看着皮鞋一天天长毛了,父亲一下子慌了:这兔崽子给我买的什么鞋,这不是又要霉烂了吗?我听说后,告诉父亲,是他的木柜子不通风,皮鞋要经常拿出来晒太阳,还要擦鞋油的。以后,每隔十天半月,父亲就要拿出他的皮鞋来,擦油晒太阳。一边擦一边骂骂咧咧,说我是败家子,几年来,已经费掉他好几条鞋油了,真是青菜盘出肉价钱,拴牛的绳子比牛还贵。不过,骂归骂,父亲并没有真生气

7、,从表情看还挺受用的,母亲这样对我说。如今,古老的山寨不仅通了水,通了电,还通了公路。父亲的皮鞋终于不用再锁在木柜子里了,最近父亲打来电话,说他的皮鞋已经快穿不成了,让我给他再买一双。他一再叮嘱我要买真皮的,不要人造革的,寨子里一些人图便宜,买人造革的皮鞋穿,脚臭得很,喝酒时连伴都挨不上。父亲的话不仅有了醉意,还明显有显摆的成分。不过,我从父亲的话里听出来,山寨里穿皮鞋的已经不仅是他一个人了。只是不知道当年下乡干部在村头绝壁上画的三个惊叹号还在否?纳张元作者简介:纳张元,现为大理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秘书长,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写作学会副会长。2014年被评为云南省“云岭文化名家”,是中国文联首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首席专家。来源:金色时光2018年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