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搞好形势政策课的教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141345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搞好形势政策课的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搞好形势政策课的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搞好形势政策课的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搞好形势政策课的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搞好形势政策课的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搞好形势政策课的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搞好形势政策课的教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搞好形势政策课的教学总所周知,形势与政策课是对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渠道,是我们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使命。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它可以帮助大学生了解我国国情,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客观准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从而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发学习,健康成长。不过,通过大学两年多来的形势政策的实践,我发现了形势与政策课并没有得到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真正重视,具体表现

2、在:(1)尽管大部分老师对形势与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我也发现部分老师专业水平仍然不够,要么缺乏教学经验,要么不懂教学方法,要么自己对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也不精,以至于造成学生不信任甚至瞧不起教师的现象。(2)有部分老师为了“有条理”地完成教学计划,往往在上一个学期结束时就制定好下一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大纲,并在开课前就备好了整个一个学期的课。如此一来,形势与政策课上就经常会出现“旧闻常谈”。因而我们学生经常会面对早已过时或多方早有过多评论的教学内容。(3)教学方式呆板,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我们学校的形势与政策课采取传统的大礼堂作报告形式或者“注入式课堂教学法”。这样的“一言堂”、“

3、填鸭式”教学常常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也用不着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更别提与师生进行讨论,这样一来,我们学生的主体性无法得到发挥,其学习兴趣得不到提升、学习积极性不能被调动、学习热情会被压抑,因此,学生们在课堂昏昏欲睡、迟到、早退、请假、旷课等情况也就在所难免;上课过程中学习其他“主要课程”;看小说、玩手机、互相耳语、睡觉等现象也会屡见不鲜。有些老师甚至只是为了应付任务而上这门课,形势政策课堂也形同虚设,造成学生对该课程的厌倦,即教师的“敷衍应对”和学生的“漠不关心”。然而,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而形势政策教育是大学生思

4、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因而搞好形势政策课十分有必要,我认为增强形势与政策课吸引力有以下几种途径:(1)保证课时安排,加大课程建设既然在高校中形势与政策课列已被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那么学校在课程建设上的投入不不能少于其他课程。首先是学时上的保证,力求做到政策要求的“每学期 16 周,每周 1 学时”。 另外形势与政策教育既然是一门必修课,其学术地位应该得到高校的认可,其经费投入也就不能偷工减料,应该加大对形势政策课的教育投入。(2)创新课堂管理形式,巩固教学成果 如今,单一的知识传授和灌输以及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课堂教学效果不能完全达到教学目的,需要对课堂教学成果作进一步的巩固。1

5、)是要对课堂上反馈回来的信息给予重视。对课堂上反馈的信息要充分重视,及时收集调研,反馈给教学管理部门,作为调整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计划、教学方式等工作的依据,形成教学与管理的良性互动。2)是要通过多种形式切准学生的思想。经常性地动态跟踪学生的思想波动情况,通过调查问卷、调研报告、党团会议等形式关注焦点问题,深入分析现状,总结思想特点,使教学部门能够据此了解学生内在需求,有针对性的上好形势与政策课。3)是把形势与政策教育贯穿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全过程。依托分团委、学生会、学生党组织、理论社团等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知识竞赛、主题征文、党团学习、专家讲座等活动巩固好形势与政策课的

6、教学成果,培养起同学们对时事政策敏锐的把握能力和持久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把形势与政策教育延伸到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来。(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合格的师资队伍由于形势与政策课没有能够紧密结合时事的教材,许多一线教师对社会的接触较少,了解欠缺,所以普通教师很难胜任形势与政策课。为了让全体形势与政策课教师更好的胜任这门课程,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团队,团队核心成员由对社会有充分接触的高校党政领导、各学院党政负责人和思政骨干教师担任,这些核心成员不仅要自己充分研究教学内容并胜任这门课程,还应当承担对其他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培训任务,在课前让所有的代课教师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对教学方法有

7、更好的设计,让教师对学生有吸引力,让学生对教师有信任感,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3)教学应结合热点时政的特点,合理设计教育的内容由于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是不断变化的,故形势与政策教育内容具有动态性的特点,要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抓住时代的特点。在内容讲授方面就要明确国际局势、国家形势、学校发展情况,以及党和政府出台的一些大政方针。一方面,应该把形势与政策课渗透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中来。在强调价值导向性的同时强化服务意识,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最终目标,强化育人功能,合理管理,正确引导,在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目标中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的价值。另一方面,应该了解学生需求,从学生内在需求出发,实现形势政

8、策课的教育价值。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应切实转变急于灌输政治理念的观念,改变图解政策、只求传声的倾向,深入体察学生的内在需求,渗透人文精神。据了解,在各项形势与政策内容中,学生对物价上涨、就业形势等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微观形势以及相关政策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也说明了自身利益诉求成为学生中最大的热点。所以,需要调动各方力量,认真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脉搏,找准学生思想兴奋点和课程切入点,从微观层面切入课程,中观开掘内容,最终达到宏观把握的目的,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的价值在场。(4)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要想使学生对形势与政策课感兴趣、并主动配合教师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充分调动学

9、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1)在前一次课结束时明确告诉学生下一次将探讨什么话题,希望做哪些准备等,上课时,便可以组织学生按照现状讲述、问题剖析、政策理解、解决途径逐层去进行分析、探究,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2)组织学生就一些热点问题、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也认识到了应该怎样更客观、更成熟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3)利用多媒体、报纸、网络消息或自己讲述等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个案例,让学生发表对此事的看法,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并求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5)

10、加强考核环节的改革,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的考核应突出考核学生对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的了解情况,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程度,对一些社会热点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因此,在考核中不宜用单一的试卷考试来最终评价学生。要注重把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把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师生交流、社会实践、写报告、学期末的试卷考试等情况进行累计积分,综合考核。学期末的试卷考试主要是知识点的考核,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网络化手段,进行网络考核。最终利用网络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并分析,有针对性地改进形势与政策的教学。善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势与政策课不仅仅是贯彻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传声筒,更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催化剂和必要支撑;不仅仅是依靠课堂教学就能够全部完成的一般性课程,更应该把形势与政策课渗透于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中来。在强调价值导向性的同时强化服务意识,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最终目标,强化育人功能,合理管理,正确引导,在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目标中实现形势与政策课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