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 Team建设管理实践分享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91137394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3.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V Team建设管理实践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IV Team建设管理实践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IV Team建设管理实践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IV Team建设管理实践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IV Team建设管理实践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V Team建设管理实践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V Team建设管理实践分享(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V Team建设管理实践分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赵楠 2016.8.3,国际IV Team现状,我国IV Team现状,IV Team建设背景及意义,我院IV Team开展工作情况介绍,我们的体会与感悟,与大家交流内容,第一部分: 国际IV Team现状,静脉治疗团队(IV Team)定义,由医疗机构中的临床工作人员组成,为临床提供标准化医疗护理实践的专业输注小组。,发展历史较长 医疗机构支持聘用IV Nurse 真正意义的专科化 专科服务内容各有特点,国际IV Team的发展及现状,美国 IV Team 现状,1973年美国建立静疗协会(Infusion Nuress Society

2、 INS),到2010年已有5800名成员,分布在39个国家,70年代美国各地区逐步建立 IV Team。,美国 IV Team 职责,有一组专门从事静脉输液治疗的医疗人员,他们负责静脉输液治疗,对并发症控制等进行有效的预防与处理。他们有专门的全国性的静脉输注护士的学会组织(INS)和认证系统,州立法承认其学术上的地位并对其有法律约束力。,第二部分: 我国IV Team现状,我国IV Team发展,我国IV Team现状,起步晚,认同度不够 有IV Team雏形,还不完善 缺乏系统的教材、未接受过专业的培训 参考和借鉴发达国家模式和标准 缺少规范和制度,缺少最终评估的过程,缺乏整体的 科研成果

3、 国内护理发展及大环境还不够宽松,第三部分: IV Team建设 背景及意义,如果你试着在百度里搜索里敲下“关于静脉输液” 这个词条,你会看到如下内容: 中国嫣然成了一个输液大国; 中国人对输液乐此不疲; 中国存在着严重的过度输液现象; 中国医院的输液室人满为患; 中国医院的输液方式令人担忧; 在中国,输液已经成了一种就医文化。,关于静脉输液,这些年,我们这样输液,此情此景令人担忧,的确,铺天盖地的“静脉输液” 已经进入了中国老百姓的求医过程,人们对于“静脉输液” 有着太多的感同身受。一句话,老百姓说:啥,不输液咋行;痛,并接受着;护士群体说:恨,但执行着。,专家们说:输液无疑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4、,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疾病都需要输液。,国际友人说:“极富中国特色”!可以称之为“水大夫”!,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召开的联组会议上说: 据统计,2010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全国人均输液八瓶,远远高于国际上的2.2至3.3瓶的水平。 朱之鑫在会议上强调,这种“过度治疗用药危害了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别是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输液的滥用,就是大家常说的“三菜一汤”。 所以,规范治疗,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患者的用药安全。,来自官方的声音,出台唯一有法律意义的输液标准权威文件,但执行的不够完善。 目前缺乏对输

5、液护士进行培训、考核、资格认证的权威机构。 缺乏静脉输液专职护士队伍。 缺乏医院建立、实施静脉输液执行模式的评价机构及依靠组织。,我国目前静脉输液管理现状,没有统一的输液实践标准,导致护士操作无章可循。 没有输液专职护士资格认证体系,致使新护士踏入临床就直接为病人实施静脉治疗。 先进输液工具知识掌握不够,临床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不了解血管和药物特点,选择错误输入途径,长期输液的血管保护不周,药物外渗且处理不当。 法律意识淡漠,自我保护能力较低,承担着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输液理念、技术落后,先进静脉穿刺工具的推广应用缓慢。 医护人员职业防护未受重视。,国内静脉输液常见临床问题,成立专

6、业的静疗团队IV Team,静脉输液亟待解决的问题 (医生、护士、病人) 规范静脉输液的准入 更新输液理念和知识 选择适宜的输液器材 掌握药物的性能与使用 实行个体化的输液护理,与国际接轨 强化护理人员输液技术的极具价值的资源 提高护理专业技术水平 促进护理发展的重要策略 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和专业队伍 保持并持续改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 专业化、专科化的发展方向,IV Team 建立的必要性和意义,静疗专科护士在质控中的意义,提供静疗专业 的帮助和支援,监控全院静疗 工作量和质量,全院的静疗 培训工作,经济效益 的分析,全院静疗 置管和随访,感染控制的 重要参与者,医院 静疗团队 工作职责,静疗团队

7、的核心职能,专业 培训,标准化流程,风险质量控制,第四部分: 我院静疗团队工作方法介绍,我院开展“静疗团队建设”的实践探讨,2010年8月,我院成立了PICC技术管理小组,开始了静脉治疗管理的初步探索。 2012年11月,我院正式成立IV Team,设立专业技术、质量控制、科研顾问三个亚组,组员共35名(包括临床、放射医师和药师4名)。 2015年3月15日,我院成为BD公司IV Team实训基地,同时启动静疗教练培训项目。IV Team管理进度表-2015年西苑医院.xlsx,首先整合院内静脉治疗资源,对医院静疗情况进行基线调查,进行数据分析:评估医院的床护比,护患比、工作质量、工作量及静脉

8、治疗的域度。 考虑吸纳我院静脉治疗领域经验丰富的护理专家和骨干护士加入,并邀请重症、药剂、放射、血管外科等科室的临床医师等专业人员的加入,他们可提供辅助性资源帮助和技术支持。,形成合力静疗团队,我院IV Team 构架图,我院IV Team 建设目的,完善静脉输液相关制度及规范 建立中药注射剂输注规范 建立适合中医院静脉输液质量控制体系 通过统一操作培训及考核,达到同质化的操作标准 逐步建立院级静脉输液专业护士资格认定体系 开展静脉输液领域的科研及国内外同行间的交流 探索中医理论及技术在静脉输液领域的应用 建立输液产品及工具的准入制度与评价体系,我院IV Team 主要职责,制定静脉输液领域规

9、章制度及操作流程 负责医院静脉输液相关质量控制工作 承担医院PICC置管及PICC门诊工作 开展医院静脉输液并发症管理及疑难问题护理会诊 承担医院中心静脉置管(CVC、PICC、输液港)维护的技术支持 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知识的系统培训 参加国内外静脉输液新技术培训活动 静脉输液领域科研课题的设计和数据收集 负责医院静脉输液专业护士的培养,制定、修订我院静脉治疗规范标准,修订 静脉留置针操作评价表 CVC换药操作评价表 PICC(三向瓣膜式)穿刺术操作评价表 PICC换药操作评价表 制定 PICC(超声引导)穿刺术操作评价表 输液港穿刺操作评价表,制定、修订我院静脉治疗规范标准,修订 PICC会诊

10、流程 PICC会诊单 PICC谈话记录单 制定 静脉治疗会诊流程 静脉治疗会诊单,一次性输液装置及附加装置使用规范 静脉通路维护规范,制定、修订我院静脉治疗相关规范标准,目前我院PICC置管发展,2014-2016我院PICC置管量,2015年置管例数较2014年增长46%,预计2016年再持续增长44%,截止至2016年5月,我院B超引导下PICC置管人数达到215例.,PICC 门诊换药工作,为门诊患者开通PICC、输液港维护绿色通道,开展输液并发症管理及疑难问题护理会诊,疑难问题护理会诊 心血管科独臂患者PICC置管 脾胃科患者PICC穿刺处漏液 肺病科PICC置管患者单纯性肢体肿胀的处

11、理 急诊留观胸腔积液伴下肢静脉血栓患者PICC置管 外科2例PICC导管异位调整,进行静脉输液治疗院内培训,静脉输液团队建设 拍摄制作院内留置针静脉输液操作视频 5.12国际护士节,护士岗位练兵活动进行全院护士留置针静脉输液操作培训、考核及评比 “静疗20年网络巡讲”视频会议,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团队内培训,外派成员参加北京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及PICC置管培训,均通过考核取得资格 新型输液工具使用方法的培训(自排式输液器、预充式注射器、安全型留置针) 3例PICC置管位置不佳的病历讨论,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团队内培训,负责医院静脉输液相关质量控制工作,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专项查房和夜间查房 质

12、控组每季度对静脉治疗相关问题进行汇总和通报 进行我院静脉输液治疗情况基线调查,静脉输液治疗情况基线调查,全院3日整体输液情况分析,全院3日总住院人数2135人,3日总输液1774例,全院住院输液率83.0%。 输液工具中:钢针占全院输液比例58%,其中输液量大的科室:二区、三区、八区、十区、十一区、脑病一科、ICU。 外周穿刺部位分别是手背82%,手臂16%为主,从图片分析手背中部分选择了桡侧的关节部位及反方向穿刺。,全院3日整体输液情况分析大数据,3日住院刺激性药物1419例(61%),其中包含了中药注射剂,输血/生物制剂55例(2%),总和1474例(63%)。60%以上的住院常用药物有刺

13、激性。按照静脉输液行业标准,选择正确的输液工具,以防刺激性药物外渗、静脉炎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 其中输液并发症中,渗出外渗占50%,主要集中在输液量大的科室。,临床常见问题汇总(照片采集),全院临床科室,418例输液,柏拉图80/20原则,全院导管维护情况分析大数据,静疗质量改进方案,1. 建立全院刺激性药物列表,根据药液性质选择输液工具,检查并纳入质控检查。 2. 推行钢针使用的指南标准,实现钢针0容忍,并纳入质控检查内容。重点改进科室进行MDP静疗鱼骨图培训。 3. 制定“静脉输液治疗临床标准SOP”手册。 4. 留置针操作培训、比赛。重点改进全院规范操作。 5. 在各科推行A-C-L导管维护标准。 6. 静疗核心成员开展1次/月的临床静疗质量检查,汇总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案,制定培训计划。,我院静脉治疗科研成果,2010年输液港 2011年11月“中药注射剂安全管理”中国护理管理杂志 荣获“佳作奖” 2013年4月参与撰写“安全输液百问百答”一书 2014年4月“品管圈活动在中药制剂安全输液中的应用”,第五部分: 我们的体会和感悟,我们还有许多想要做的事情,培养出一批静疗专科护士 设计出适合中医院的静脉治疗管理体系 编写出一本静脉治疗工具手册 成立中心配液室 建立静疗管理数据库 研究与静疗相关的科研课题,关于静脉输液,感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