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教程内容整理(终极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135287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事理论教程内容整理(终极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军事理论教程内容整理(终极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军事理论教程内容整理(终极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军事理论教程内容整理(终极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军事理论教程内容整理(终极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军事理论教程内容整理(终极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事理论教程内容整理(终极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中国国土周围面临的安全条件和所处的安全状况,也即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利害关系。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一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历史与变迁(一) 公元前221年至1840年:以中国为中心朝贡体系是这一个时期中国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关系的一个基本特征中国左右和指导着周边国家的对外行为,与周边国家很长时期没有明确的边界。(二)1840年到1949年:以西方列强为中心中国的周边环境十分险恶:门户被打开,领土被瓜分,人民遭屠杀。日本成为威胁中国安全的主要因素。(三)1949年至1991年:以两个超级大国为中心中国面对的威胁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

2、同周边国家的关系也有所恶化。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四)1991年至今:复杂多变整体缓和,威胁源增多周边情况更加复杂:1.邻国众多,军事强国林立;2.人口稠密,发展不平衡;3.与邻国存在着复杂的领土、跨界民族问题。二关注蓝色国土,维护海洋安全我国领土总面积:960+300=1260(万平方公里)海洋领土与外国争议面积150多万平方公里所谓专属经济区,是指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区域,其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00海里,沿海国对此海域中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享有主权。 三中国努力改善周边安全环境1.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从贯穿欧亚腹地、总人口逾30亿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到携手东盟共

3、同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从推动连接东亚与南亚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到规划贯穿中国西南部与东南亚的中国东盟高铁“黄金走廊”。周边战略:互利合作,共同繁荣2.建立了多边区域合作机制;2003年10月中国与东盟十签署文件,宣布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3.与大部分国家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陆上边界问题。2004年10月14日中国外长李肇星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北京签署中俄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这标志着中俄4300公里边界问题的彻底解决;2009年2月23日,中越两国边境的第1116号界碑和1117号界碑揭幕,标志中越陆地边界问题圆满解决;

4、根据中塔2010年4月27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政府关于中塔国界线的勘界议定书,塔方实际控制下的1158平方公里土地划归中方。2011年9月20日,中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边防部队代表在帕米尔高原中方第75号界桩处举行中塔新划定国界交接仪式。四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主要现实与潜在威胁(一) 国家统一与领土主权方面的威胁1.台湾问题;实现海峡两岸统一,是21世纪中国最核心的国家利益所在。(1)台湾的地缘战略地位:1)台湾海峡是中国南北活动之咽喉要道,台湾海峡长200海里,平均宽度90海里,是联系东海和南海的捷径,是西太平洋地区重要国际航道,日均通过商船达100多艘。2)由于台湾位于

5、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中间位置,从俄罗斯远东、日本、朝鲜、韩国、中国东部、北部沿海地区通往东南亚、印度洋、太平洋彼岸,中东、欧洲等地的海上和空中的交通线大多经过台湾,成为重要的航运和活动交通枢纽,台湾是世界前三大集装箱装运港口。(2)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外部因素外国干涉是台湾问题复杂化的主要原因:1)美国因素:长期以来,美国把台湾当作推行对华遏制政策的重要手段,制约中国发展壮大的一笔战略资产。他们认为,台湾能起到抵制中国力量的重要作用,如果中国统一了,台湾就会失去这种作用。为此,美国通过向台湾不断出售先进武器,力图维持两岸“不统不独”的分裂局面,以便实现其遏制、削弱中国的目的。 2)日本因素:

6、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表现非常露骨,宣称“台湾海峡就在日本附近,日本是台湾海峡的准当事国”,台湾海峡的安全是日美安全条约的对象。当中台发生争端,美国采取行动时,日本不能拒绝提供支援。 台海问题竟成为美日共同战略目标。2.南中国海问题;南海海域中国权益受到严重侵犯,岛屿被侵占,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1)现状: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曾与越南在南沙发生激烈海战。之后,中国便一直致力于通过合作渠道解决南海问题。中国良好的态度,事实上并没有得到南中国海周边国家的承认。一些国家认为,中国在确保大陆经济繁荣与稳定的同时,无暇顾及南海问题。因此,一边是中国奉行“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

7、同开发”的原则,一边是周边国家甚至其他地区的国家通过种种手段,争先恐后涉足南海。(2)南沙群岛的复杂性表现在:美日等域外国家干涉;东南亚一体化(3)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以及解决南沙争端的政策主张:领土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从搁置到行动以“双轨思路”处理南海问题:争议由当事国友好协商;和平与稳定由中国与东盟共同维护。(4)原因:南沙群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地处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扼西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为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最近国际重要航道,亦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南疆安全的重要屏障。中国加强南海防御刻不容缓。3.中日钓鱼岛及东海划界之

8、争;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非法窃取钓鱼岛,完全不符合历史真实;美国出于自身战略利益的需要,不惜在中日之间埋下钓鱼岛问题的祸根2012年4月由于日本挑起中日之间新一轮对立至今4.中印边界争端;中印两国关系,围绕边界问题纠葛多年。中印边界问题既是英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酿造而成,又是印度扩张主义膨胀的结果。它是我国边界问题中最复杂、最难解决的问题。(二) 周边热点地区爆发冲突或战争会给中国安全带来威胁朝鲜半岛的问题;印巴冲突(1)朝鲜半岛问题:二战以来,朝鲜半岛一直是东北亚乃至全球的一个热点的地区。1)第一轮危机:朝鲜半岛的核危机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怀疑朝鲜研制核武器,国际原子能机构要

9、求实行特别检查,朝鲜则认为这是侵权,随之于1993年3月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1994年6月宣布退出国际原子能机构。2)第二轮危机:2002年12月12日,朝鲜政府宣布,朝鲜决定解除对核计划的冻结,重新启动用于电力生产的核设施。 12月27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最后两名核查人员被驱逐出朝鲜核设施。3)朝鲜核问题中美俄朝韩日“六方会谈”: 从2003年8月开始至2007年9月,六方会谈进行六轮。2007年9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第六轮第二段六方会谈,达成共同文件,朝同意根据9.19共同声明和2.13共同文件,对一切现有核设施进行以废弃为目标的去功能化。2009年4月14日,朝鲜宣布退出朝核

10、问题六方会谈。29日,朝鲜要求联合国安理会道歉,威胁再进行核试验。2009年5月25日,朝鲜宣布当天再次“成功地进行了地下核试验”,并称核试验技术有进一步提高。 4)朝核试验:2009年7月4日接连发射7枚导弹;2010年3月26日,韩国 “天安”号巡逻舰被击沉事件使朝韩关系骤然紧张;2010年11月23日韩国延坪岛遭到朝鲜炮击,使朝韩关系雪上加霜;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逝世;2012年12月12日朝鲜“光明星3号”二期卫星发射成功;2013年2月12日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爆炸当量预计为1万吨;2013年3月30日朝鲜宣布朝鲜半岛进入了“战争状态”。2013年5日朝鲜单方面宣布废止1

11、953年签订并生效的朝鲜停战协定,并称此举是针对美韩近期来举行的密集军演,以及联合国安理会已基本达成的新的对朝制裁决议。2016年1月6日中午11时,朝鲜宣布进行了首次氢弹试验(第四次核验)。2016年3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2270号决议,决定对朝鲜实施一系列新的制裁措施,以遏制其核、导开发计划。其后,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一直持续。(2)朝核问题对中国的影响:从历史上看,朝鲜半岛问题是一个必须正确把握的问题;从现实上看,朝核问题直接影响我安全环境。(3)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政策:第一,不管什么情况下,半岛都不能有核,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无论是自己制造,还是引进部署。第二,不能用武力解决问

12、题,那将使半岛生战、生乱,中国不会允许。第三,中国自身的正当国家安全利益必须得到有效维护和保障。(三)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包围和日本加快军事扩张1.美国:(1)美国国防部2006年2月3日发布国防指导性文件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将战略重点从常规战争转向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新兴战略对手等领域。报告将中国列为“未来对美国最具军事威胁的国家”。(2)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2年1月5日推出名为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新军事战略报告,表示美国虽然面临预算压力,但将努力确保其“军事超强”地位,同时将美国军事重心转向亚太地区。(3)在中日钓鱼岛争端加剧之际,美国多次强调日美安保条约第

13、五条适用于钓鱼岛;美韩出动包括核航母在内的强大军力,在黄海海域举行联合军演。 2.日本:日本加快扩军步伐;右翼势力活动猖獗,军国主义沉渣泛起中日关系非常重要。中国希望与日本建立正常、友好、互利关系。但是,无论是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现实和发展的角度看,日本对我国安全环境的威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四)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中国安全中国周边是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的地区,并直接与中国境内外分裂分子相勾结,对中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五中国的周边战略选择1. 稳定北部:积极发展与俄罗斯中亚国家的关系2. 努力创造条件,下决心解决台湾问题一个分裂的国家始终都存在不安全,一个分裂的国家最终难以持续发展。下决心解决台湾

14、问题,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使我在亚太的地缘战略态势从东南实现突破,冲开将我长期囚困于大陆近海的围堵,中国的国家安全环境和中国在世界战略格局中的地位,都将获得根本的改善,中华民族必将就此实现真正的复兴和崛起。3妥善处理中美关系4 .发展强大的国防课后思考题:(答案见前面内容)一、简答题:1.为什么说冷战结束以来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更加复杂?2.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的主要现实与潜在威胁有哪些?二、简述题1.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2.你认为朝鲜半岛会发生战争吗?为什么?中国政府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应该作出什么样的战略选择?第二讲:新中国的国防 思考题没有记到,但是好像有几个重点问题:预备役

15、、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以及三个主要观点。一国防新含义国防法: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现代国防:重在战争准备(战争时间短,而武器装备生产周期长)内容:1. 安全:国家安全(国家利益)、政治、经济、国防、社会、环境2. 综合国防观,国家战争能力:军事+相关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3. 国防领域:领土、领海、领空,空海天电一体战;控制权4. 领海权成新焦点:岛屿与岛礁日益重要能够维持人类居住:专属经济区,周围海域;不能维持人类居住:周围海域财富来自海洋,威胁来自海洋。5. 强调经济手段维护海洋权益:淡化主权,共同开发,通过合作开发,获得海洋权益和实际存在;国家强大是解决问题的根本。6. 新边海防:以合作促进发展,以发展保安全。7. 领空:高边疆。二 国防发展历史近代国防屈辱落后,现代国防拼搏奋斗1995-2020 跨越武器装备跨越发展,载人,航天,探月,抢险救灾三国防建设主要内容1.武装力量建设:精简,高效,武力均衡,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1)预备役:统一编制,正规部队,分陆海空二炮和谐兵种。平时归省军区领导,战时成建制地转为正规部队。(正规部队,军队建制;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