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复习教学实录 公开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1133337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复习教学实录  公开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诗词复习教学实录  公开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诗词复习教学实录  公开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诗词复习教学实录  公开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诗词复习教学实录  公开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词复习教学实录 公开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复习教学实录 公开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走进古诗词大观园 江西省瑞金市 古海涛课前:疯狂背古诗(配乐)一、 直接导入,紧扣主题(2分钟)导语:同学们,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短小精悍、节奏分明、意境优美 ,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当孩童牙牙学语时,就能摇头晃脑地读: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静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大观园,去采撷珍珠,欣赏画卷,聆听乐曲(板书客厅,略微弧形)【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地点明课题,直接进入学习,明确学习的内容。】二、整体复习,分类梳理(10分)师: 同学们,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它不但能陶冶我们的性情,更能启迪我们的思想

2、。今天我们就复习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在小学阶段一至六年级教材里,收录了近70首古诗词,有的为烘托单元主题以“精读课文”出现,有的为拓展单元主题以“日积月累”呈现。一节课要复习70首古诗词,看起来不太可能。那么,如何既准确又快速地记忆所有的古诗呢?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绝招,谁愿意把你的绝招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生1:我记忆古诗的方法是多读几篇结合注释背诵。师:其他同学呢?生2:理解诗意来记忆。师: 其他同学还有吗?师:其他同学还想分享吗?生3:多读几篇,头脑中想象诗的画面来记忆。生4: 了解诗人的身世际遇来记忆师: 有这么多的好方法,确实让我们大开眼界!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几种复习古诗的方法

3、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课件出示古诗复习法:分类整理法、熟读成诵法、古诗吟唱法、理解记忆法.1、体裁分类:今天我们就用第一种方法“分类整理,科学记忆”(板书)”来复习我们所学过的古诗,说不定还能超额完成任务呢。想不想挑战一下?下面请大家拿出老师刚才发下来的“古诗词汇总”,我们来根据这个诗歌体裁给它们分分类。第一组同学找“写景诗”,用“”在诗题前标起来;第二组同学找“咏物诗”,用“”标起来;第三组“叙事诗”;第四组“说理诗”,同桌分工合作,快速浏览,一人从前往后看,一人从后往前看,这样又快又准。(师:举头望明月,生:低头思故乡) 汇报分类结果(对于汇报过程中的分歧先不管)。同学们发现没有,在分类过程中

4、,有些诗既属于“写景诗”,又是“说理诗”,如凉州词;有的诗既叙事,又写景,还说理,如游园不值。2、情感分类:“我诗写我心”,无数诗词之所以能禁受岁月的洗礼而历久弥新,不仅仅因为古人遣词造句工于匠心,更因为每一字每一句都寄托着作者或悲或喜的情。从“情”的角度来看,我们又可以把这些诗分为哪几类呢?生:爱国诗、思乡诗、友情诗 3、自主分类(以朝代来划分,以作者来划分,按季节分)三、走进诗歌,分类学习。(一)诗中有画大自然当中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石都是一幅美妙的画,就让我们让我们一起走入诗中美丽的景色。 想一想诗人都写了哪些美景呢?(大自然中有哪些景?)生:花草树木、 鸟兽虫鱼,风月雨雪 山水树

5、木 .师:大自然美景数不胜数,老师也简单找了几类同学们看 课件出示诗中景:山水、花草树木、日月、雨雪师:分组找出:一、二组找山水诗句: 三、四组找花草树木诗句:五、六找组日月诗句: 七、八组找雨雪的诗句。 简单记一个或两个字看到这个字就能想到诗句。生1:我们组找的雨雪诗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好雨知时节 当初乃发生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生2: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要看近却无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生:我们组是花草树木: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生:我们组找的是日月的: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

6、玉盘.师:还想说呢,你们太滔滔不绝了快成诗人了。老师也找了几句看大 屏幕。生:读课件出示的: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师:我们大自然当中的景色太美了,让我们陶醉。 (二)画中有诗苏轼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下面我们将进入第二关游戏,要求:每组派一个学生代表作答,老师解说画面描绘内容,然后派出的代表说出是哪首诗的内容并背出来。别忘了诗题和作者及朝代,只要你想到了,不用举手站起来就背,其他同学认真听,背错了给他掌声以示鼓励,背对了大家跟他一起背一遍。(三)诗中有情(古诗词中不

7、但有景有物更有情,有些诗人把自己的那种相思别恨,喜怒哀乐,孤独寂寞怀才不遇的情感都化作了一首首充满情意的诗词歌赋。 同学们想一想诗人表达了那些情感让我们进入今天第二环节诗中的情,想想诗人又表达了哪些情感。)生: 思乡的情、爱国的情、怀才不遇悲愤的情、爱国的情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生:对大自然美景充满喜爱的情。师:中华上下五千年出了好多爱国志士你知道的爱国诗人有哪些呢? 生:我知道屈原、李清照、陆游、杜甫、文天祥、龚自珍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几位爱国诗人,看到这些诗人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句吗?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师:

8、其他同学还想说吗?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师:这些爱国诗人给我们留下了千古名句他们的爱国情更是让我们感动但那些远离家乡漂泊异国的游子们把自己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也融入到了诗中,给我们留下了千古名句。下面来挑战一下 老师的填空题。生: 1、对于王安石来说乡愁就是那吹绿了江南岸的( )。2、对于张籍来说乡愁就是那一封写了又拆的家书( )。师:谁能用老师的句式,把你知道的思想乡诗句表述出来吗?生:对于纳兰性德来说乡愁就是那在寒风朔雪中难圆的梦,诗句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生:对于王维来说乡愁就是那众人登高,唯我漂泊。诗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生:对于秦观

9、来说乡愁是那漫天飞舞的花朵和落下的细雨。诗句是:自 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师:真挚的爱国情浓浓的思乡意让我们感动,也有一些诗句表达友间 深情厚谊的,你知道这样的诗题有哪些吗?生: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四)诗中有理师:诗中不仅有优美的景、浓浓的情,有些诗句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你知道这样的诗句有哪些吗?谈论交流一下并说说它们蕴含怎样的道理?)生: 我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书本上得到的 知识是肤浅的,我想深刻去理解就要付之行动。师:意思是实践出真知。师:其他同学谁还想说?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要全面认识事物,要 明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10、。四、韵味诵读,古诗新唱。师: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优美的诗文,我们要读出它的韵律,读出它的情感,你能选一首来读给大家听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两首诗朗诵请同学们欣赏。要求:听完后模仿或选一首自己喜欢的读出诗的情感与韵律感受诗歌的美。课件出示配乐诗朗诵咏柳、别董大生:水调歌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师:诗中的景,情,理融为一体不仅是一幅美妙的画,更是一曲动听的歌,我们一起来欣赏诗中的歌。课件出示:宋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五、活用古诗,学以致用师:诗中里的句子还有好多好多希望同学们用心收集整理。如果我们在生活、写作时运用古诗词得恰当,更可以起到点睛的效果。下面进行“活用古诗”抢答竞赛,男生女生PK.(一

11、)诗词抢答:答对加10分,答错则扣10分,大家可要注意啦!生:读题:1 、夜深了,老师还在灯下不知疲倦地工作着,这不禁让我想起两句诗 ( )。2、昨天是爷爷的生日,大家祝福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道:您是( )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的笑了。3、 昨天下午,王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题。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 )时,爸爸过来了,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很快揭开了这道题,这真是( )。(二)诗词赠言: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名句,给老师或同学写一段临别赠言。(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静听)1、自由写 2、交流(三)巧填诗眼出示

12、瑞金家乡的一组图片,让学生填词。总结: 刚才同学们又一次感受到古诗的魅力,一首首古诗就像一幅幅画 ,多姿多彩,意境优美;像一曲曲歌,美妙动听,渺渺回荡;又像是一座大观园,繁花似锦,鸟语花香。我们今天也只不过是欣赏了这“大观园”的一角。同学们,我们要想对古诗有更多的了解,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那就将古诗词学习延伸到课外吧!六、我的作业我做主1、分类整理一下今天所学古诗。2、给父母读一读,唱一唱自己喜欢的古诗。师:通过你们这节课的表现,我觉得你们有诗一样的秀气、灵气,送你们两句诗“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老师相信更好的诗歌也许会在你的笔下产生!下课。板书: 走进古诗词大观园分类整理 科学记忆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中有情 诗中有理诵读写唱 活用古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