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1133183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案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案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总路线;知道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分析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胜利进行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原因的探究分析过程,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初步掌握归纳、分析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意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研究,认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重点难点】重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难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顺利进行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提问:解放战争开始于哪一年?什么时候我军转入

2、反攻作战?其标志是什么?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后,战争形势又有什么新进展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有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教师提问: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的? 学生回答:通过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在解放区内进行土地革命。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

3、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3.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解放区的土改有哪些成效? 学生回答: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4.教师展示材料:材料一: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材料二:解放区的农民从亲人参军 根据上述材料,说一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5.教师过渡

4、:那么,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下的解放战争,又有哪些发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前线战况。目标导学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1. 教师讲述: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随后,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相继转入反攻,共消灭国民党军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进入被动防御作战。2. 教师讲述: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3.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有关三大战役基本情况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时间1948.9111948.111949.11948.111949.1指挥林彪、罗荣桓刘伯承、邓小平、粟裕聂荣臻、林彪、罗荣桓参战

5、部队东北人民解放军中原、华东野战军东北、华北人民解放军歼敌人数47万余人55万余人52万余人意义解放东北全境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华北全境基本解放4.教师提问: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和力决战的地点为什么首选东北战场?学生回答:东北是我军在兵力上唯一超过敌军的一个战场;东北敌军孤立分散,占领地区狭小,补给困难;解放区经过土地改革,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前线;东北的工业相对发达,可以用它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5.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决北平?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迹和文物不受破坏;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

6、推崇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6. 教师讲述: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7. 教师出示: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示意图, 讲述: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8.教师提问:解放南京意味着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反动势力方面:统治全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革命力量方面:中国共产党代表劳动人民接管了国家领导权,劳动人民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9.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

7、师归纳总结: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选择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即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革命;掌握了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并进行武装斗争;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并获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三、课堂总结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推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了实现人民解放和国建统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军,发动了战略反攻,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接威胁着武汉、南京。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进行,基本上打垮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能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打败国民党军队,用事实再一次向世人证明:得民心者的天下。板书设计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中国土地法大纲 解放区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总路线 辽沈战役 三大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主要是关于一系列战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看战争影片片断,让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式获得历史的基础知识,而且还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思考如何安排适当时间观看影片来达到教与学的目的,是需要注意和思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