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科技统计指标填报标准化指南二稿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1132335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科技统计指标填报标准化指南二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六科技统计指标填报标准化指南二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六科技统计指标填报标准化指南二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六科技统计指标填报标准化指南二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六科技统计指标填报标准化指南二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科技统计指标填报标准化指南二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科技统计指标填报标准化指南二稿(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 前言科技统计指标专业术语多,理解难度大,计算复杂,数据采集和填报存在较大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统计数据质量。为解决这一难题,编制科技统计指标填报标准化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方便各级统计系统和企事业单位使用,切实保障源头数据质量。一、编制指南的总体思路2014年12月25日,国家统计局在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快建成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的现代化服务型统计,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指南力求让报表制度通俗易懂,让数据填报有章可循,让数据审核有规可依,是对统计制度设计的丰富和进一步完善,是对统计报表实务的规范和细化,是创新科技统计工作的一种方式,顺应了国家局提出

2、的要求。编制指南的总体思路就是实现科技统计指标填报的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提高科技统计数据质量。标准化是一座管理大厦的根基,管理大厦盖得越高,标准化的广度和深度即地基也势必打得更深更坚固。在指南中,指标解释言简意赅,填报程序规范明确,报表填报简单明了。指南有利于各级统计人员更好地理解科技统计指标,有利于基层企事业单位人员填报科技统计报表。二、编制指南的目的意义(一)进一步推进科技统计业务规范化。有了指南,各级政府统计工作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统计人员对科技统计指标更加容易理解,数据填报有章可循,数据审核有规可依,切实提高科技统计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编制指南,利于完善科技统计四大工程业务流程,进一步

3、强化调查方案统一设计,调查对象统一确认,调查任务统一布置以及调查数据直接采集、统一处理、集中存储的统计生产模式,探索有利于四大工程成果巩固拓展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二)进一步提升服务调查对象水平。有了指南,可以进一步减少调查对象填报时间和精力,减轻基层科技统计工作压力,减轻科技统计的工作量,减轻各级统计局培训企事业单位填报人员的压力,从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完成科技统计其他方面的工作,提高科技统计工作效率,提升科技统计工作能力,提升科技统计服务水平。(三)进一步强化统计业务基础工作。国家统计局提出要加快建成科学统一完整适用的统计标准体系,实现统计指标涵义、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

4、等的标准化,细化统计业务流程规范,明确每一环节、每一岗位的操作规程,实现统计业务流程与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有机融合。编制指南就能科学界定数据来源,明确计算方法,使企事业单位的报表填报简单明了,填报对象的配合程度会有明显提升,符合统计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四)进一步提高科技统计数据质量。指南可以健全调查行为规范,保障统计调查的科学、统计数据的可靠,是提高科技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切实保障源头数据质量的重要抓手。指南对数据的填报有统一要求,每一个工作步骤都有标准,有规范,数据的准确性将得到提高。指南让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充分了解科技统计数据的来源以及生产流程,打消对科技统计指标的各种

5、质疑,有效提高政府统计的公信力。三、编制指南的基本原则(一)准确性:指标解释准确,内涵外延准确,指标来源准确。(二)规范性:规范单位填报流程,规范单位内部各单位责任,规范数据审核责任与流程。(三)实用性:简单明了,政府统计工作人员和企事业单位人员有指南在手,就知道如何进行报表填报和审核,随着国家科技统计政策的变化而变化,确保随时更新。四、编制指南的主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3、山东省统计管理条例;4、企事业单位科技活动统计报表制度;5、企业会计准则;6、山东省企业统计工作规范。第二部分 主要指标来源及解释一、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研发项目情况1、项目名称

6、 来源说明:1.部分企业可从企业研发项目的立项计划书、项目任务书或项目合同书中【项目摘要】-【项目名称】取得。2.主要包括三种情况:1、按照发改、科技和经信等项目主管部门备案的项目计划书、任务书或合同书。2、企业自主独立研发的项目计划书、任务书或合同书。3、受其他单位委托签订的项目计划书、任务书或合同书。填报时应经过企业科技研发部门的确认。指标解释:按企业研发项目的立项计划书、项目任务书或项目合同书等有关立项资料中确定的项目名称填写。2、项目来源来源说明:1.部分企业由企业研发项目的立项计划书、项目任务书或项目合同书中【项目摘要】-【技术来源】取得。2.地方科技项目指省级及以下政府部门委托企业

7、进行的科技项目,自选研发项目指企业为适应市场需要而开展的自主研发项目。在发改、科技和经信等部门备案的项目属于地方科技项目。指标解释:按相应的分类填写代码,具体的分类及代码是:1.国家科技项目;2.地方科技项目;3.其他企业委托研发项目;4.本企业自选研发项目;5.来自境外的研发项目;6.其他研发项目。3、项目合作形式来源说明:部分企业可由企业研发项目的立项计划书、项目任务书或项目合同书中【项目摘要】-【合作单位】取得。 指标解释:按重要程度选择最主要的项目合作形式并按相应的代码填写,具体的分类与代码是:1.与境外机构合作;2.与境内高校合作;3.与境内独立研究机构合作;4.与境内注册的外商独资

8、企业合作;5.与境内注册的其他企业合作;6.独立研究;7.其他。4、项目成果形式 来源说明:1.部分企业可由企业研发项目的立项计划书、项目任务书或项目合同书中【项目开发预期目标】-【形成的主要技术成果(专利、专有技术、标准、规范等)】取得。2.有项目计划书、任务书或合同书的以文件内容为准。3.自行判断时,代码2(自主研制的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样品、配方、新装置)侧重于实物的研制,代码3(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法)侧重于无形技术、工艺等研发。4.为保护商业机密,保证竞争优势,企业一般在其产品全面投入市场后再行申请专利,通常此时科技报表已经结束填报,对于专利类项目成果形式的统计有一定影

9、响。指标解释:按重要程度选择最主要的项目成果形式并按相应的代码填写,具体的分类与代码是:1.论文或专著;2.自主研制的新产品原型或样机、样件、样品、配方、新装置;3.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法;4.发明专利;5.实用新型专利;6.外观设计专利;7.带有技术、工艺参数的图纸、技术标准、操作规范;8.基础软件;9.应用软件;10.其他。5、项目技术经济目标来源说明:部分企业可由企业研发项目的立项计划书、项目任务书或项目合同书中【立项理由】及【项目开发预期目标】-【技术性能指标和参数】取得。指标解释:指项目立项时确定的技术经济目标。若一个项目有两个及以上的技术经济目标,应按重要程度选择最主要的

10、技术经济目标填写。具体的分类与代码是:1.科学原理的探索、发现;2技术原理的研究;3.开发全新产品;4.增加产品功能或提高性能;5.提高劳动生产率;6.减少能源消耗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7.节约原材料;8.减少环境污染;9.其他。6、项目起始日期来源说明:1.部分企业可由企业研发项目的立项计划书、项目任务书或项目合同书中【项目摘要】-【起止年月】取得。2.项目起始日期为六位阿拉伯数字,不含任何标点符号;其中前4位为年份,后2位为月份(1月至9月必须前补0)。3.实际起始日期与计划不符的,依据实际情况填写。指标解释:填写项目列入企业计划或签订协议后、有组织进行开发的年月,即开始动用人力、物力、财力

11、投入到开发项目的年月。项目起始日期为6位编码,其中前4位为年份,后2位为月份(1月至9月必须前补0)。7、项目完成日期来源说明:1.部分企业可由企业研发项目的立项计划书、项目任务书或项目合同书中【项目摘要】-【起止年月】取得。2.分四种情况:一是已完成的研发项目,应按有关部门鉴定通过的日期进行填报;二是未完成的跨年项目按预期完成日期填报;三是失败项目,填写000000;四是项目未鉴定就投产,填写投产使用时间。3. 项目实际完成日期与计划不符的,依据实际情况填写。日期必须为六位阿拉伯数字,不含任何标点符号。指标解释:填写项目技术鉴定的年月,为6位编码,其中前4位为年份,后2位为月份(1月至9月必

12、须前补0)。如项目至当年底仍在继续进行,填写预期完成时间;如项目年内以失败告终,填写000000;如项目未鉴定就投产,填写投产使用时间。8、跨年项目所处主要进展阶段来源说明:1.部分企业可由企业研发项目的立项计划书、项目任务书或项目合同书中【实施方案】-【项目进度安排(分阶段描述)】取得。2.对于报告期内涉及两个及以上进展阶段的,进展阶段应按报告期内时间最长的阶段填报,不应以报告期末时点的阶段填报。例如,项目2015年1-10月份处于中试阶段,11-12月份处于试生产阶段,则应按代码3(中试阶段)填报。失败的项目和非跨年项目免填本指标。指标解释:选择当年所处最主要的进展阶段并按相应的代码填写,

13、具体的分类与代码是:1.研究阶段;2.小试阶段;3.中试阶段;4.试生产阶段。非跨年项目该指标免填。9、参加项目人员来源说明:1.部分企业可由企业研发项目的立项计划书、项目任务书或项目合同书中【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参与项目的人员构成及分工】取得。2.部分企业实际参加项目人员与立项计划书、项目任务书或项目合同书所列人员不符的,应按实际情况填报。2.参加研发项目活动的时间必须占全年工作时间10%以上;一般不包含研发活动管理人员,不包括外单位参加本企业研发项目的人员和临时协作人员;同时负担几个研发项目的人员,按最主要的项目进行填报。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企业编入某研发项目组并实际从事(参与)研发活动

14、的人员。研发项目组一般指企业认定的从事研发活动的最小单元,其人员指实际从事(参与)研发项目活动的时间(不包括加班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10%及以上的人员。若专职负责项目管理并且是某些项目组的成员、或某人同时担负几个研发项目的研究任务,则按其最主要的项目填报,其他项目免填。若项目在报告期内确认研发活动工作失败,也应按其实际情况填写参加项目组活动的人员。项目组人员不包括外单位参加本企业研发项目的人员和临时协作人员。企业研发活动管理人员,一般不填报在项目组内。10、项目人员实际工作时间来源说明:1.部分企业可由企业研发项目的立项计划书、项目任务书或项目合同书中【技术创新能力】-【企业参与项目的人员构成

15、及分工】中人员具体工作时间安排取得。2.项目人员实际工作时间(人月)=参加项目人员(人)实际工作时间(月)。同时负担几个项目的人员,按实际工作时间分开计算。例如,小王和小李在A项目分别工作了3个月和5个月,则A项目中两人的实际工作时间(指标9)等于1*3+1*5=8人月;小张在A项目和B项目分别工作了3个月和6个月,则在A项目中应计入实际工作时间为1*3=3人月,在B项目中计入1*6=6人月,但是小张在参加项目人员(指标8)中应计入B项目,A项目不应再重复计算。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项目组人员实际工作的时间,按月计算。同时参加两个及以上项目的人员,应按项目分别计算工作时间,但一人在报告期内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11、项目经费内部支出来源说明:1对于设置研发支出会计科目的企业,可直接从该科目的下一级科目(按研发项目细分)中取得,部分不能明确计入研发项目的费用,通过管理费用中的下一级科目,根据费用发生的原始凭证具体分批。项目经费内部支出数据资料来源企业会计明细科目企业会计明细科目科 目科 目1、劳务费(人员人工费)工资薪金3、设备购置费机器和设备奖金补贴实验测量仪器其他运输工具2、原材料费水电气等燃料工装工具原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