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市临江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八年级历史试题.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1131873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3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常州市临江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八年级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常州市临江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八年级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常州市临江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八年级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常州市临江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八年级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常州市临江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八年级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常州市临江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八年级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常州市临江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八年级历史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调研2016.4八年级历史试题说明:1考试形式为开卷书面考试。可查阅所带教材、资料,但不得相互讨论和互借资料。2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5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到下列对应的答题框内。每小题2分,共30分)题 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 案1.国家主席习近平勉励大家,“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回首往昔,中华民族摆脱屈辱,终于站起来了,不断追梦始于A中国共产

2、党成立 B抗日战争胜利 C新中国成立 D三大改造的完成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里的“二十八年”是指A18421870年 B19111939年 C19191947年 D19211949年3.下列是在某场战争中牺牲的现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县籍部分革命烈士名录陈观松(1924-1952) 赖监桥(1933-1953) 李佛林(1929-1953)刘宴群(1927-1950) 徐承钦(1928-1951) 邱慈荣(1923-1952)廖 武(1931-1953) 蔡以仁(1918-1950) 刘房添(1919-1

3、951)据此分析,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4.读农家春联,忆农村往事。在下列农家春联中,反映土地改革运动的是A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B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5.据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 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人口共350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的6%,他们分布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0%。为此,国家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社会保障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6.下表反映了我国在“一五”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由此可见当时我国部门工业交

4、通运输农林水利文化教育其他投资比例58.2%19.2%7.6%7.2%7. 8%A优先发展工业 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 C优先发展农业 D优先发展文化7.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8.1958 年,红旗杂志发表文章,号召成立大公社。不久,会议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随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这充分反映了A平均主义和“共产风”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共同愿望B国家发展经济毫无计划和目标C国家在发展经济时没有

5、制定出总的路线方针和政策D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9.右图所示为原汇昌花边线漂染厂的收据。这 一历史遗存印证的是A“一五”工业化建设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10.“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抵制和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下列事件中不属于“抵制和抗争”的是A“二月逆流” B停课停工“闹革命”C四五运动 D邓小平整顿各方面工作11.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

6、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A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D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2.右图反映了1978年来我国农民人均家庭收入不断增长变化的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第一个五年计划13.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C沿海经济开放城市一一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7、内地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14.2014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纪念日。15年来,澳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60亿美元增长为500多亿美元,失业率从6. 3%降至1.8%。这一切成就的取得,是因为坚持“一国两制”方针 发挥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从澳门实际出发,发展经济 得到了中央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 A B C D15.人民日报曾报道了一系列大学毕业生的“人物志”,他们中有自愿到西藏实现军旅之梦的,有到农村公路管理处巡查道路的,还有到网络新职业中“淘金”的。这一报道反映了高校毕业生有多元的职业方向 开放的就业观念 自主选择的权利 统一的分配制度A B

8、C D二、材料解析题:(共20分)16.(14分)探索、改革与民族复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年代尺材料二 土地改革以后,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四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材料三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邓小平请回答:(1)年代尺上改革开放的开端是什么?(1分)(2)中国在1956年到1978年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既取得了巨

9、大的成就也遇到了挫折。在取得的巨大成就中,石油工业尤为突出,结束中国靠“洋油”时代的事件是什么?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有哪些(请至少列举两例)?(6分)(3)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土地所有制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4分)(4)依据材料三,我国1992年“大胆地闯”时提出建立什么经济体制?综上所述,中国的改革历程给你怎样的启示?(3分)17.(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72年2月,尼克松乘坐的飞机缓缓降落在北京机场,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离地面还有三四级台阶时,就向前来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手。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挚地说:“总统先生,你

10、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尼克松也动情地说:“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材料二 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如下图)。 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到中美之间“25年没有交往”,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美两国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1分) (2)除中美关系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两例。(2分)(3)材料二中的三幅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对其中反映的信息,最恰当的理解是( )(1分)A中美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B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11、中国畏惧美国而与之交往 C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D中美友好源远流长,近现代史上从没有过摩擦和对抗(4)中美之间的关系,从几十年的敌对恢复到邦交正常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1分)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 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 案CDDBDACDBBDBACA二、材料解析题:(共20分)16(14分)(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分)(2)大庆油田的建成;(2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或“文化大革命”);(4分)(3)农民土地所有制;(2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2分)(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改革要正确处理与发展、开放、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要符合国情,制定政策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等(有理即可)(1分)17(6分)(1)主要原因:美国对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长期实行敌视政策。(1分)文件:中美联合公报。(1分)(2)成就: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等。(2分,两例即可)(3)A(1分);(4)认识:外交政策应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必须符合国情;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等。(1分,答出一点,或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