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教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1131261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教学目标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2.比热容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情境导入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分析。这两位同学的对话说得是否正确?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提出问题: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时,哪个温度上升得快?如何进一步探究验证?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性能,需要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升高相等的温度,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各自吸收热量的多少。或取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使其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各自升高的温度。进行实验:学生根据所涉

2、及的实验,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同时记录数据。物质质量/g温度升高10所需要的时间/s温度升高20所需要的时间/s温度升高30所需要的时间/s水食用油交流讨论:让学生交流、讨论,在实验的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学生回答:(1)装水和食用油的烧杯规格要相同,要保证除了水和食用油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水和食用油升高同样温度吸收热量是否相等来验证其吸热性能是否相同。(2)如果在做固体物质吸热本领的实验中,固体物质需要不停地搅拌,这样才会受热均匀。结论:在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相等。探究点二:比热容活动1:根据学生自己探究的实验了解比

3、热容的定义。活动2:让学生自学课本P13P15的内容,得出比热容的单位、符号和几种常见的比热容值。归纳总结:(1)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作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2)单位是J/(kg)。(3)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表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是4.2103 J。知识拓宽:出示课件,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比热容的概念。(1)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是由物质本身决定的,与物质的质量大小、温度高低、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多少、热量吸收或放出的多少等因素无关;可用比热容来鉴别物质。(2)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比

4、热容改变。(3)比较两种物质吸收多少热量时,考虑物质的比热容、质量和温度升高的度数这三个因素,吸收多少热量与物体的温度无关,与物体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4)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物质的温度变化不同,比热容小的温度变化大;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比热容大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正是由于这一特性,自然界中有许多现象都是由比热容的大小引起的。典例剖析:下表是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kg):水4.2103铝0.88103煤油、冰2.1103干泥土0.84103沙石0.92103铜0.39

5、103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100g水的比热容是50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铜块温度变化较大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点拨】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温度、吸放热情况无关;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与物质的比热容成反比。由此展开分析,得出答案。【自主解答】C板书设计3比热容第1课时比热容教学反思比热容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本节教学要让学生构建起比热容的概念,了解比热容较深的内涵、较广的外延,能结合常见物质的比热容表,联系实际讨论一些日常现象;正确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各个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