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时作业含答案:6鸿门宴

上传人:【**** 文档编号:91131129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时作业含答案:6鸿门宴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时作业含答案:6鸿门宴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时作业含答案:6鸿门宴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时作业含答案:6鸿门宴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时作业含答案:6鸿门宴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时作业含答案:6鸿门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时作业含答案:6鸿门宴(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 6基础演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游说(shu)不可不语(y)美姬(j) 飨士卒(xin)B鲰生(zu) 从百余骑(j)戮力(l) 奔驰(ch)C卮酒(zh) 按剑而跽(j)刀俎(z) 参乘(shn)D瞋目(chn) 目眦尽裂(z)彘肩(zh) 有郤(x)解析:A中的“语(y)”应读“语(y)”,B中的“驰(ch)”应读“驰(ch)”,D中的“瞋目(chn)”应读“瞋目(chn)”。答案:C2按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进行分类,其中正确的是()沛公军霸上常以身翼蔽沛公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伯杀人,臣活之君安与项伯有故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范增数目项

2、王A/B/C/D/解析:为名词动用,是名词作状语,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是动词用作名词。答案:A3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闻大王有意督过之B今人有大功而击之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沛公居山东时解析:A中的“有意”古今都是“有意识地”,B中的“今人”在古代是“现在有人”,在现代是指“现代人”;C中的“非常”在古代是指“特殊的情况”,在现代是指“很,尤其”;D中的“山东”在古代是指“崤山以东”,而现在是特指山东省。答案:A4补出下列各句省略的成分沛公军霸上()为击破沛公军()沛公居山东时()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欲告沛公()长于臣()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竖子不足与谋()项王

3、则受璧,置之坐上()解析:成分省略最常见的是主语、宾语、介词的省略,本题主要涉及了这三种形式。答案:省略的主要内容为:军(于),为(之),居(于),告(之),与(之),告(于),(项伯)长,止(之),与(之),(于)坐上。5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B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解析:A中“采”通“彩”,C中“蚤”通“早”,D中“倍”通“背”。答案:B6下列各组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因击沛公于坐,杀之B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C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今者项庄舞剑,其意常

4、在沛公也D张良出,要项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为食答案:D7下列加点的“为”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从词性的角度考虑)()为击破沛公军君为我呼入窃为大王不取也客何为者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何辞为沛公奉卮酒为寿谁为大王为此计者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A/B/C/D/答案:B阅读下文,回答811题。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

5、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

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8下列省略句,填补不正确的一项是()A素善(于)留侯张良B欲呼张良与(之)俱去C(其)长于臣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之)谢项王解析:D项中“之”字应删去,在“谢”后补上省略的介词“于”。答案:D9指出下列句子的特殊用法。A素善留侯张良_B距关,毋内诸侯_C毋从俱死也_D臣活之_E孰与君少长_F吾得兄事之_G张良出,要项伯_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中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知识。答案:A.“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交好。B.有两个通假字,“距”通“拒”,“内”通“纳”;C.省略句,应为“毋从(

7、之)俱死也”;D.“活”使动用法,“活之”是“使之活”;E.“孰与”是固定结构,“与相比,哪一个更”;F.“兄”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态度、方式;G.通假字,“要”通“邀”。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素善留侯张良()(2)不如因善遇之()(3)具告以事()(4)毋从俱死也()(5)臣为韩王送沛公()(6)谁为大王为此计者()(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8)为之奈何()(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1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解析:对文言词语(包括实词、虚词),既要准确掌握它的各个义项,又要根据具体语境做出准确判断。答案:(1)交好(2)好好地(3)全,都(4)一起(5)替(6)替,筹

8、划(7)到(8)这件事(9)助词,的(10)助词,处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11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A沛公默然B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秋毫不敢有所近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古今异义。A、B、D与现代汉语相同,C项的“非常”古汉语中指“不正常的情况”“意外变故”,而现代汉语则是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答案:C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

9、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12对照古今文字,总结几条古今文字的不同特征。(1)_(2)_(3)_解析: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差别十分明显,种类很多,解答此题一定要紧扣所给文段,不可漫天撒网。答案:数量词表述不同。古汉语是数词修饰名词,如“四人”,而现代汉语则是数量词修饰名词,译为“四个人”。有些词古今意义差异明显。如“谢”“去”“间”,在古汉

10、语是“谢罪”“离开”“从小路”的意思,而现代汉语则是“感谢”“前往”“中间”的意思。语序变化明显。如“大王来何操?”现代汉语则说成“操何”。13请找出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语。_答案:去谢走间14从这段文字可看出刘邦的什么性格特征?_解析:沛公从危机四伏的宴会脱身以及他安排张良留下处理善后事宜的一系列言行,都充分揭示了他的性格特征。答案:虑事周全,善于应变;见机行事。创新迁移一、阅读下面一首流行歌曲的词和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霸王别姬流行与古典对比阅读甲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却独爱你那一种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我心中

11、你最重悲欢共生死同你用柔情刻骨换我豪情天纵我心中你最重我的泪向天冲来世也当称雄归去斜阳正浓(作词:陈涛)乙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节选自史记项羽本记)1甲题为“霸王别姬”,其中的“霸王”“姬”就是乙中所说的_和_;乙叙述了_这个史实,它发生在公元_年。答案:项王美人名虞垓下之围前2022甲中画横线处

12、“百媚千红”是指_,“你那一种”是指_。答案:各具特点的众多美女虞姬的独特风采与个性3甲、乙两文皆运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分别举出一例。答案:对偶:甲悲欢共、生死同乙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夸张:甲我的泪向天冲乙力拔山兮气盖世4甲主要运用了_、_的表达方式,乙中主要运用了_、_的表达方式;二文都可以说是“慷慨悲歌”,但“悲”的特点略有不同:甲是_,乙是_。(限于一词)答案:描写抒情记叙描写悲壮悲哀5甲文画波浪线的句子的作用是_(四个字),乙中画波浪线的“饮帐中”是_短语。答案:借景抒情动补(“饮”后省略“于”)二、阅读下文,完成69题。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