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2019.6

上传人:Q** 文档编号:91130991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 页数:163 大小: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2019.6_第1页
第1页 / 共163页
新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2019.6_第2页
第2页 / 共163页
新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2019.6_第3页
第3页 / 共163页
新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2019.6_第4页
第4页 / 共163页
新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2019.6_第5页
第5页 / 共1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2019.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设计 2019.6(1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设计1.观潮教学设计(两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2.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正确概括段意。3.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入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促进朗读。4.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教学重点:潮来时的壮丽景象是教材的重点部分,也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好这一段。教具准备:钱塘江大潮课件、观潮范读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1、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人们眼中

2、的大潮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学习课文观潮,多媒体出示图片12、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打开课本和作者一起去观潮。二、整体感知课文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潮水的?2、多媒体出示图片2(让学生用书中的词填空)3、理解“天下奇观”这是总写钱塘江大潮(板书天下奇观)(天下奇观的“观”和观潮的“观”不一样,一个是景象,一个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是天下最奇妙、最罕见的景象)4、作者按什么顺序具体描写观潮的过程?(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三、逐段分析课文1、我们随着观潮的人流一起来看看钱塘江大潮(看影片剪辑潮来前)2、潮来之前我们知道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在书中找答案。)结合影片剪辑,默读课文第二自然

3、段(指名回答)抓住江面很平静、白蒙蒙的一层薄雾(板书,潮来前 江面平静)3、从哪里可以看出观潮的人多?(人山人海)4、文中如何写观潮人的心情?(等着、盼着)指名读出观潮人心情的句子。5、我们是否也在等着盼着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潮来时的景象(看潮来时的影剪)6、对照课文看作者如何描写潮来时的景象?(齐读课文)7、这惊心动魄的场面,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点来写?(声音、样子)8、在文中找找作者描写声音的语句读读。出示图片3(指名读、同桌读、齐读)9、潮水声音随着大潮的从远到近发生着变化,听到声音的同时我们还看到了什么?(潮水的样子)10、找出作者描写潮水形状的句子读读。出示图片4(分读、齐读、

4、自由读)要求读出浪潮来时的气势,分析句子修辞方法。(板书:一条白线白色水墙白色战马)11、作者是怎样把声音、样子这两方面再现给读者眼前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潮来时的段落,边朗读边体会。12、大潮如此雄伟壮观,大潮过后的江面又是怎样呢?看潮来后影剪(板书:潮来后)13、大潮过后江面有什么变化?女生读最后一段,看课文从那些词语体现了潮水之大?(抓住“漫天卷地、风号浪吼、过了好久、涨了两丈来高”)这些都说明潮大。14、大潮西去江面终于又恢复了平静。四、总结全文1、此时此刻如果你站在海塘大堤上观潮,面对如此壮观的景象,你会是怎样的心情?谁能用一句话抒发自己的感想。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小结:

5、是啊,同学们还曾记得吧,那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这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这就是我们可爱祖国的山山水水,我们怎能不感到自豪,作者也正是把这种热爱与自豪之情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次感受钱塘江大潮来是的壮观景象(放影剪)五、作业布置背诵课文3、4自然段六、板书设计 观潮天下奇观 潮来前 江面平静声音: 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潮来时 样子:一条白线白色水墙白色战马潮来后 恢复平静教学反思: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大潮描绘得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

6、这一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抓住重点词句品味是难点。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读,体会,并发动学生相互评议、补充,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我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恰当地使用了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这堂课中采用了多媒体影剪手段,让学生感受观潮时的气氛,既帮助学生理解,又能促进记忆。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了学生注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物极必反”。我在为本课设计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时候,起先没有充分考虑语言文字自身的特性,

7、曾简单地把多媒体做为了教学的必须手段,后来才认识到多媒体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是起辅助作用,帮助教师教,帮助学生学。对于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有平常心,应把多媒体视同于粉笔和黑板,圆珠笔和作业本。它就是工具,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用的工具,完全没必要把它全能化。如果学生上完观潮只了解了钱塘江潮是怎么回事,那么这堂课就成了地理课。语文课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应该借助课文内容,设计各种语言训练的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更扎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所以,最后设计时,对整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以读为本,熟读成诵。在课堂教学中我

8、尽量抓住机会,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如齐读、男女赛读、表演读等,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2.走月亮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2、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背诵课文。3、情感目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自己的切身体会。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

9、察生活细节的能力。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师生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7、走月亮)二、学习生字词1、教师朗读课文,配以多媒体课件(文章伴随着钢琴曲出示)。2、学生自读课文。(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

10、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3、分段检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5、认读生词。(自读,指读,开火车读)教师此时要特别注意指导“载”的读音,在这里是“运载(zi )”。6、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第二课时一、导入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二、品读课文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

11、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1、学生可能谈到秋天月夜的美好。第二自然段:秋天“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让学生根据文本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第四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月光下的溪水清澈美丽,“我”和阿妈欣赏到清澈美丽的溪水,闻到了溪水中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看到倒映在溪水里的月亮,看到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和倒映在小水塘

12、里的数不清的月亮。秋风轻拂,无数个小水塘中的无数个小月亮随着微波轻轻摇荡。(请学生描述自己通过文本所想象到的美景,并通过朗读宣泄看到这般美丽的景色时的心情。)第六、七自然段:我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地方,耳闻秋虫唱歌和夜鸟拍打翅膀的声音,嗅到了野花的香气和果园里成熟了的果子的香气,目睹了沿途的美景和空中美丽的月亮及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就像到了仙境一样。(引导学生合理想象:、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引导学生想象第七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2、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

13、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第三自然段:在明亮、柔和的月光下,阿妈喜欢领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漫步,我们手牵着手欣赏月下美丽的景色,该有多么幸福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阿妈领着“我”欣赏月下美丽清澈的小溪,使“我”想起白天阿妈带着“我”到溪边嬉戏玩耍时好玩儿的情景,更感到幸福甜蜜。(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玩时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此时幸福甜蜜的心情,并通过个性化的朗读宣泄出来。)第七自然段:在迷人的月下,阿妈拉着“我”的手,“我”感到阿妈的手越来越温暖了。我们贴得很近,“我

14、”都闻得到阿妈身上那熟悉的气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母亲和孩子之间那种浓浓的亲情。(引导学生回想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时的情景,感受妈妈身上的温暖气息,并个性化的朗读。)第七自然段:“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月儿牵着闪烁的小星星走哇走,不就是在和阿妈与“我”比赛吗?不,阿妈就是那美丽的月亮,“我”就是那闪烁的小星星,我们已经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引导学生想象此时的景色,并个性化的朗读。)3、也可能学生在一个自然段中即体会到了景色的美,也体会到了情美,教师可随机进行指导。三、调动学生的生活实际,谈感受1、你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2、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四、整体回顾1、走月亮这篇文章用优美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美景,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伴随着音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2、让我们尝试着背诵全文。五、小练笔说到亲情,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