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迹问题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1130048 上传时间:2019-06-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0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迹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轨迹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轨迹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轨迹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轨迹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轨迹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迹问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析几何中的轨迹问题一、定义法:1已知M是直线l:x=-1上的动点,点F的坐标是(1,0),过M的直线l与l垂直,并且l与线段MF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N()求点N的轨迹C的方程;试题解析:()依题意,|NM|=|NF|,即曲线C为抛物线,其焦点为F(1,0),准线方程为l:x=-1,所以曲线C的方程为y2=4x2已知圆,圆,动圆与圆外切并与圆内切,圆心的轨迹为曲线.(1)求的方程;试题解析:由已知得圆的圆心为,半径;圆的圆心为,半径,设圆的圆心为,半径为.(1)因为圆与圆外切并且与圆内切,所以.由椭圆的定义可知,曲线是以为左、右焦点,长半轴长为,短半轴长为的椭圆(左顶点除外),其方程为.5分3

2、定圆,动圆过点且与圆相切,记圆心的轨迹为.(1)求轨迹的方程;试题解析:(1)因为点在圆内,所以圆内切于圆,因为,所以点的轨迹为椭圆,且,所以,所以轨迹的方程为;4已知点M(2,0),N(2,0),动点P满足条件|PM|PN|2,记动点P的轨迹为W求W的方程;【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可求W的方程;(2)设点的坐标,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公式,结合基本不等式,可求的最小值试题解析:(1)由知动点P的轨迹是以M,N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实半轴长,半焦距,故徐半轴长,从而W的方程为5已知圆,点是圆上任意一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半径相交于(1)求动点的轨迹的方程;【解析】试题分析:(1)利

3、用定义法求椭圆方程;(2)通过设而不求法,列方程,解得.试题解析:(1)连结,根据题意,则,故动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长轴长为的椭圆设其方程,可知,则 所以点的轨迹的方程为 6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过点作垂直于轴的直线,直线垂直于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1)求点的轨迹的方程;试题解析:解:(1),点到定直线:的距离等于它到定点的距离,点的轨迹是以为准线,为焦点的抛物线点的轨迹的方程为7已知点为圆的圆心,是圆上的动点,点在圆的半径上,且有点和上的点,满足(1)当点在圆上运动时,求点的轨迹方程;(1)由题意知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所以,所以点的轨迹是以点为焦点,焦距为2,长轴为的椭圆,;8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到点的距离比它到轴的距离多1.()求点的轨迹的方程;试题解析:()依题意,点到点的距离与它到直线的距离相等,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以直线为准线的抛物线,的方程为;9、已知点M(-3,0),N(3,0),B(1,0),动圆C与直线MN切于点B,过M,N与圆C相切的两直线相较于点P,则P点轨迹方程是 。10、在三角形ABC中,A(-2,0),B(2,0),sinB-sinA=12sinC,则动点C的轨迹方程是 。(二)直接法11、动点P(5cos ,4sin )(0)的轨迹方程是_12、如图8531所示,已知F(1,0),直线l:x1,P为平面上的动点,过点P作l的垂线,垂足

5、为点Q,且,则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为_图853113已知动圆过点,且被轴截得的线段长为4,记动圆圆心的轨迹为曲线(1)求曲线的方程;试题解析:(1)设动圆圆心的坐标为,由题意可得:,化为:,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4分14已知两点和分别在直线和()上运动,且,动点满足:(为坐标原点),点的轨迹记为曲线(1)求曲线的方程,并讨论曲线的类型;试题解析:(1)由,得是的中点,设,依题意得:整理得,当时,方程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当时,方程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当时,方程表示圆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分别是(0,-3),(0,3),直线相交于点,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1)求的轨迹方程;试题解析:

6、(1)设是轨迹上任意一点,依题意,整理化简得;16已知,动点满足,其中分别表示直线的斜率,为常数,当时,点的轨迹为;当时,点的轨迹为(1)求的方程;试题解析:(1)设,即,化简得,此即为的方程;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到点的距离与它到直线的距离之比为(1)求动点的轨迹的方程;试题解析:(1)设,则,整理得,轨迹的方程为 18已知直线上有一个动点,过点作直线垂直于轴,动点在上,且满足(为坐标原点),记点的轨迹为.(I)求曲线的方程;(I)设点,点,因为,所以,即,当时,三点共线,不合题意,故,所以曲线的方程为;19在平面直角坐标平面中,的两个顶点为,平面内两点、同时满足:;(1)求顶点的轨迹

7、的方程;试题解析:(1),由知,为的重心,设,则,由知是的外心,在轴上由知,由,得,化简整理得:20设,分别是轴,轴上的动点,在直线上,且(1)求点的轨迹的方程;【解析】试题分析:(1)设,则,根据,得,由,即可求解点的轨迹的方程;可求21已知抛物线,过其焦点作两条相互垂直且不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它们分别交抛物线于点、和点、,线段、的中点分别为、.()求线段的中点的轨迹方程;试题解析:()由题设条件得焦点坐标为,设直线的方程为,.联立,得.设,则,.线段的中点的轨迹方程为:.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动点到点的距离与它到直线的距离之比为.(1)求动点的轨迹的方程;试题解析:(1)设,则,整理得.

8、轨迹的方程为.23已知两点分别在轴和轴上运动,且,若动点满足()求出动点的轨迹对应曲线的标准方程;试题解析:()因为,即所以,所以又因为,所以,即,即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4、已知椭圆x2+2y2=2,斜率为2的平行弦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25、已知点A(-1,0),B(1,0),动点M的轨迹曲线C满足AMB=2,AMBMcos2=3,求AM+BM的值,并写出曲线C的方程。(三)相关点法26、相关点法(代入法)求轨迹方程3 已知点Q在椭圆C:1上,点P满足()(其中O为坐标原点,F1为椭圆C的左焦点),求点P的轨迹方程27、P为双曲线y21上的动点,F1,F2是曲线的两个焦点,求PF1F2的重心

9、M的轨迹方程28已知圆M:x2+y2=r2(r0)与直线l1:x-3y+4=0相切,设点A为圆上一动点,ABx轴于B,且动点N满足AB=2NB,设动点N的轨迹为曲线C(1)求曲线C的方程;试题解析:(1)设动点N(x,y),A(x0,y0),因为ABx轴于B,所以B(x0,0), 设圆M的方程为M:x2+y2=r2,由题意得r=|4|1+3=2, 所以圆M的程为M:x2+y2=4. 由题意, AB=2NB,所以(0,-y0)=2(x0-x,-y),所以,即x0=x,y0=2y,将A(x,2y)代入圆M:x2+y2=4,得动点N的轨迹方程x24+y2=1, 29如图,设P是圆上的动点,点D是P在

10、x轴上的影,M为PD上一点,且()当P在圆上运动时,求点M的轨迹C的方程试题解析:()设M的坐标为(x,y)P的坐标为(xp,yp)由已知 xp=x,P在圆上, ,即C的方程为(四)交轨法30在直角坐标系xoy上取两个定点A1(2,0),A2(2,0),再取两个动点N1(0,m),N2(0,n),且mn=3(1)求直线A1N1与A2N2交点的轨迹M的方程;【解析】试题分析:(1)先分别求直线A1N1与A2N2的方程,进而可得,利用mn=3,可以得,又点(-2,0),(2,0)不在轨迹M上,故可求轨迹方程;31、过抛物线x24y的焦点作直线l交抛物线于A,B两点,分别过A,B作抛物线的切线l1,

11、l2,则l1与l2的交点P的轨迹方程是()Ay1 By2Cyx1 Dyx1图K53132、椭圆C:x2a2+y2b2=1(a0,b0),动圆C1:x2+y2=t2(bta).点A1,A2为椭圆C的左右顶点,C1与C交于A,B,C,D四点。求直线A1A与A2B的交点M的轨迹方程。10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g(x)的图象若g(x1)g(x2)=9,且x1,x22,2,则2x1x2的最大值为()ABCD【考点】函数的最值及其几何意义;函数的图象【分析】由已知可得g(x)=+1,若g(x1)g(x2)=9,且x1,x22,2,则g(x1)=g(x2)=3,则,结合x1,x

12、22,2,可得答案【解答】解: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可得y=的图象,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g(x)=+1的图象若g(x1)g(x2)=9,且x1,x22,2,则g(x1)=g(x2)=3,则,即,由x1,x22,2,得:x1,x2, ,当x1=,x2=时,2x1x2取最大值,故选:A11在某市记者招待会上,需要接受本市甲、乙两家电视台记者的提问,两家电视台均有记者5人,主持人需要从这10名记者中选出4名记者提问,且这4人中,既有甲电台记者,又有乙电视台记者,且甲电视台的记者不可以连续提问,则不同的提问方式的种数为()A1200B2400C3000D3600【考点】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分

13、析】由题意,甲电台记者选1名,乙电视台记者选3人,不同的提问方式的种数为=1200;甲电台记者选2名,乙电视台记者选2人,不同的提问方式的种数为=1200,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题意,甲电台记者选1名,乙电视台记者选3人,不同的提问方式的种数为=1200;甲电台记者选2名,乙电视台记者选2人,不同的提问方式的种数为=1200,总共不同的提问方式的种数为2400,故选B12已知函数f(x)=2x5,g(x)=4xx2,给下列三个命题:p1:若xR,则f(x)f(x)的最大值为16;p2:不等式f(x)g(x)的解集为集合x|1x3的真子集;p3:当a0时,若x1,x2a,a+2,f(x1)g

14、(x2)恒成立,则a3,那么,这三个命题中所有的真命题是()Ap1,p2,p3Bp2,p3Cp1,p2Dp1【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分析】给出f(x)f(x)的表达式,结合基本不等式,可判断p1,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函数f(x)=2x5,g(x)=4xx2的图象,数形结合,可判断p2,p3【解答】解:函数f(x)=2x5,g(x)=4xx2,f(x)f(x)=(2x5)(2x5)=265(2x+2x)2610=16,故p1:若xR,则f(x)f(x)的最大值为16,为真命题;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函数f(x)=2x5,g(x)=4xx2的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可得:p2:不等式f(x)g(x)的解集为集合x|1x3的真子集,为真命题;p3:当a0时,若x1,x2a,a+2,f(x1)g(x2)恒成立,则a3,为真命题;故选:A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