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名校作文审题立意及答案汇编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1122669 上传时间:2019-06-23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54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名校作文审题立意及答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9高考名校作文审题立意及答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9高考名校作文审题立意及答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9高考名校作文审题立意及答案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9高考名校作文审题立意及答案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名校作文审题立意及答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名校作文审题立意及答案汇编(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高考名校作文审题立意及答案汇编1、【作文指导】“官员家庭”问候老师,你怎么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近日,一张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位家长在聊天中列出了自己及家中多名公职人员的职务信息,甚至将行政级别一一注明,如担任市中级法院执行局处长的丈夫,担任分管教育的区委常委的叔叔,担任纪检监察委员的父亲,担任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科科长的表姐夫等等。最后,这位家长又说:“廖老师,这学期麻烦您多多费心,谢谢!”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

2、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参考立意】1.教育不分高低贵贱,“官本位”思想不可取。2.还教育一股清流。3.教育不是利益互换。4.还教师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的权利。5.权力不能进课堂。6.教育不能被权力“绑架”。【优秀范文】教育不能被权力“绑架”近日,一名家长和老师的聊天记录截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家长为让老师对自己的孩子多“费心”,甚至列出了家中多名公职人员的职务信息。为了孩子好,这个初心是可以理解的,但做法实在欠妥。材料中的家长有用权力“绑架”教育,逼老师“屈服”的嫌疑。这位家长在聊天中列出了自己及家中多名公职人员的职务信息,甚至将行政级别一一注明。如此做法无

3、非是想让老师知道自己的社会关系很广,并且家里有好几位分管教育的直接领导;她将这些信息告知老师,有向老师“施压”的潜意识想法:这几个领导你都得罪不起,所以你就要诚惶诚恐,就得“费”这个“心”。虽然这位家长最后表示了感谢,但和前面的气势比起来,感谢只不过是客气一下罢了。前段时间四川的“严夫人”就是因为老师“不配合”,不但请出了“严书记”,还搬出了集团领导给老师施压,试图以权势来压一个小小的幼儿园老师。权力被滥用的社会乱象时有发生,但教育岂能被权力“绑架”?换一个角度看,材料中的这位家长想搞利益交换,实际上也是在“绑架”教育,依然是权力在作怪。家长罗列出自己亲属的社会地位,无非是想给老师传达一种信号

4、,即“有事您说话”“能帮的一定帮,利益互换,不让你吃亏。”如果老师不是“屈服”而是“臣服”,家长与老师一个愿“绑”,一个找“绑”,就势必会滋生腐败,也会使本应远离市井、洁净无暇的校园染上市侩气。学校不再是为大众服务,而成了权力的“私塾”;老师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生,而成了权力的附庸。那些平民家庭,没有可用来和老师交换的利益,他们的子女岂不成了权力的牺牲品?这些试图“绑架”教育的做法不仅会伤害老师,还会害了孩子。先从“绑架”一方说,这类家长的举动,从表面上看是关心爱护孩子,实际上是认为孩子要在关系的庇护下才能成长。如此看低自家孩子,他们会有真正的自信吗?这岂不是弄巧成拙?再从“被绑架”一方说,

5、真正拥有教育情怀的好老师,信奉“有教无类”,他们不会在“权高位重”的家长的压力下对学生进行“特殊关照”。家长若想费尽心机地用权力给老师“施压”,老师不仅不会顺从,反而会心生反感,这岂不又弄巧成拙了?当然,利益也可能会让某些老师“臣服”。只是如果家长一“秀”权力,就有老师“臣服”,那么这样的老师对孩子的关注究竟是福还是祸?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一来岂不仍旧是弄巧成拙,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家长要想让老师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就应该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优点和缺点等等,而不是给老师亮家底和关系网,用“权力”绑架教育。岂不知能被“绑架”的教育是绝对教育不出优秀的人才来吗?【点评】这篇作文

6、的亮点在于思维的逻辑性比较强,将考生的思维过程展示如下:先提出中心论点:家长在用权力“绑架”教育,而教育却不能被权力“绑架”。然后从三个角度进行论证:(1)材料中的家长有用权力“绑架”教育,逼老师“屈服”的嫌疑。(2)换一个角度看,材料中的这位家长想搞利益交换,实际上也是在“绑架”教育,依然是权力在作怪。(3)这样试图“绑架”教育的做法害人害己。用权力“绑架”教育,但被“绑架”的教育是绝对教育不出优秀的人才来的。前面是定性分析,后面是结果分析;结果分析尤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2、【2019年高考作文模拟金题】致敬英雄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2014年8月3

7、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提醒人们铭记那些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富强献出生命的英雄。雷锋被说成是造假,、董存瑞炸碉堡被认为是假的,邱少云烈士、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也被质疑,刘胡兰被恶意中伤成“红军连长的小三”,江姐被人说成是出卖色相的风流女性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并没有刻上某一个具体英雄的名字。不要窄化英雄的概念,只要足够努力,平凡的人都可以成为英雄。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姬文刚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阐述。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少于800字;

8、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写作指导一:英雄精神就是民族精神,如何评价英雄,如何看待英烈,反映的是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时代的精气神。对光辉历史的铭记、对英烈的怀念和崇敬,是我们砥砺前行中强有力的鼓舞、鞭策和激励,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题目给了三则材料,三则材料层次感强,角度多元。第一则正面告诉我们要铭记英雄,致敬英雄;第二则指向现实问题,呈现一些肆意攻击诋毁英雄,抹黑英雄的现象;第三则提醒我们,不要窄化英雄,只要足够努力,人人皆可为英雄,意在提醒我们要保有英雄主义的豪情,向英雄学习。三则材料的核心是:如何看待(对待)英雄、英雄精神?写作上,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第一,从是什么的角度思考:什么人算

9、英雄?英雄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舍己救人;为弱者发声;艰苦奋斗攻克科技难题;精益求精铸造大国重器;坚守平凡岗位几十年如一日;冲锋在前杀敌报国马革裹尸;坚守正道宁死不屈;忧国忧民心系天下;扶贫济困声援弱者,这些都是英雄。英雄精神是“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精神信仰;是“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奉献精神;是“卧薪尝胆”的奋斗精神;是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无畏精神;是舍我其谁义不容辞的担当精神;是赤诚专一不忘初心的实干精神第二,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英雄?(英雄精神的价值与意义)比如:榜样的力量;模范的引领;个

10、人成长的需要;家国发展的需要特别要写作现实的针对性。针对现实中的“丧文化”“佛系青年”“宅”“娘”“历史虚无主义”“娱乐化”“精致的利己主义”“功利浮躁”等。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一些人的精神世界会出现迷茫,一些道德滑坡、价值失范现象可能凸显,一些青少年对审美、对精神气质的追求可能偏离正轨。越是这样的时候,越需要我们营造好、弘扬好英雄精神。对个人来说,以英雄为偶像,是思想净化、精神补钙的过程。对一个社会来说,以英雄为偶像,是激浊扬清、净化风尚的需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以英雄为偶像,是战胜险阻、实现梦想的动力。第三,从怎么办的角度思考:如何看待英雄,如何评价英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11、。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新的时代,我们要崇尚英雄,传承英雄精神;致敬英雄,为英雄正名;追随英雄,让英雄情怀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尊重英雄,铭记英雄,不能让英雄流血有流泪。写作指导二:第一,崇尚英雄,传承英雄精神。“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崇尚英雄精神是从中汲取优秀的品质和精神。英雄精神是“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英雄精神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精神信仰;英雄精神是“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奉献精神;英雄精神是“卧薪尝胆”的奋斗精神。第二,致敬英雄,为英雄正名。致敬英雄,就要捍卫英雄。英雄的身

12、上,充满了血性和果敢;英雄的心里,写满了忠诚和担当。英雄用英勇无畏的浩然正气,凝聚起引领人民奋进、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于网络上肆意诋毁抹黑英雄的现象,我们要坚决抵制,以法律武器守护和捍卫英烈尊严,让英烈精神融入民族血脉。习近平强调,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全社会更加重视保护英雄烈士,对英雄烈士予以褒扬、纪念,并加强对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宣传、教育,维护英雄烈士尊严和合法权益,不能让英雄既流血又流泪。第三,追随英雄,让英雄情怀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最深的思念,在于追随和传承。

13、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近五年来,我们国家涌现出了航空报国英模罗阳、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兰辉、勇闯深海的水下核盾海军某潜艇基地官兵、“法治燃灯者”邹碧华、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心系群众的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科技报国的榜样黄大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说到。英雄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它是激励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佳作展示一】让英雄情怀

14、激荡精神力量高三 冯芷扬陆游曾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文天祥也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可见在中国几千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爱国英雄,他们用自己的理想信念践行了爱国主义,铸成了英雄情怀。英雄情怀之所以成为情怀,正在于有千千万万中国人认同它,追随它。英雄情怀本质是源于爱国主义,其体现的是中国人共同所秉承的一种“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的理想信念。回望历史长河,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缺少英雄的国家,古有岳飞杨家将精忠报国,近有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为国抛头颅、洒热血,这些英雄就是中国人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对于英雄的认可和追随本身就是对中华民族

15、精神的追随。英雄情怀是个体奋斗的助推力和指明灯。“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对于青少年而言,英雄情怀、家国情怀、爱国主义的培养尤为重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总理在少年时就已意识到了大国与小我的关系。周恩来总理的一生都是“以天下为己任”,英雄情怀在其少年时代成为他前进的助推力与指明灯,从而成就了他具有英雄色彩的一生,更可见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刻,扣好其人生的第一颗纽扣的重要性。每个时代都有英雄,他们以他们独特的的方式书写下最动人的青春故事。中山大学博士生韦慧晓投身军旅,成为我国海军首位女副舰长,在万里海疆书写无悔青春。其实不管是参军的大学生还是扎根基层的青年村官,他们都是英雄

16、。英雄来源于生活,不同时代有其不同英雄情怀。但其核心爱国主义却是不变与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近年来,虚无的历史态度、诋毁英雄的谣言、矮化精神的观点,种种不良思想、奇谈怪论沉渣泛起,这应引起我们的警示,当代英雄情怀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培养情怀绝不是形式上走走样子口头上说说而已。诚如一位教师所言“孩子这个年纪,不只需要童话,还需要英雄。”在参加学生少先队主题队日活动时谈到其母亲小时候给他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从此精忠报国成为他一生的目标,足以见英雄情怀对人影响之大与深远。于青少年自身而言,我们不仅要主动培养英雄情怀,更要心中有国家、脚下有远方,向英雄学习。时势造就英雄,但同处于时势之下,为何只有少数人成了英雄?与其说是时代选择了他们,不如说是他们让时代认同了他们。倘若你胸无大志,时代怎能认出你?若你的意志不堪一击,时代又怎敢将命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