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第一学期期末优秀学生自我检测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1120699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第一学期期末优秀学生自我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3第一学期期末优秀学生自我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3第一学期期末优秀学生自我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3第一学期期末优秀学生自我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3第一学期期末优秀学生自我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第一学期期末优秀学生自我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第一学期期末优秀学生自我检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第一学期期末优秀学生自我检测(6)第一学期期末 八年级 物 理 试 卷第 卷 (共 分)考生须知1. 本试卷分为第卷和第卷,共 8 页。2.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3. 在试卷(包括第卷和第卷)及答题纸的密封线内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学号。4. 考试结束,将试卷、机读答题卡及答题纸一并交回监考老师。5. 注意:请同学们将第卷的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将第卷答案写在答案纸上。第卷(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8分)1力的单位是A牛顿 B千克 C克 D米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B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下折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3针对图1中的四幅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音色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 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机床加防震垫,这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D丁图中,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等物品,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甲 乙 图1 丙 丁 4公路交通标志由基板和附着其上的反光膜组成,夜晚它可以反射汽车射来的灯光,使光尽可能的返回司机眼中,以使司机看清交通标志。以下

3、反光膜结构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图2 A B C D 5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图8 C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6小文同学用一个凸透镜观察到了如图3所示的现象,则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A放大镜 B照相机C投影仪 D近视眼镜图37小刚和小红一同完成了如下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盛水的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小刚注视着硬币慢慢向远处移动,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时停止移动。小刚保持头部不动,此时小红缓缓地向杯中倒水,倒着、倒着,小刚又重新看到杯底的硬币。要用作图的方法来解释这个

4、实验现象,图4中的4幅光路图中,能对上述实验现象做出正确解释的是图4 A B C D8在下列数据中,与生活实际不符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50g B第五次提速,火车速度可达1600 km/hC教室中日光灯管的长约为120cm D北京冬最低气温在-10以下9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关于这些现象以及发生这些现象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常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升华现象,要放出热量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落叶上会出现一层白霜,这是凝华现象,要放出热量10几个同学用

5、同一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A臂力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B体重大的人所用拉力大C手臂长的人所用拉力大 D每个人所用拉力一样大11如图5所示的四个过程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是图5D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C自由下落的小球B加速起飞的歼击机A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 12图6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 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图6图313已知甲、乙两球的质量相等,体积关系为V甲=5V乙,构成两球的物质密度关系为乙=4甲,如果两球中只有一个是空心的,则 A甲的空心部分体积是V乙 B甲的空心部分体

6、积是4V乙 C乙的空心部分体积是V乙 D乙的空心部分体积是V乙 14. 建筑工地上需要长1m、宽0.5m、高0.3m,密度为2.6103kg/m3的花岗岩条石361块,用最大载重量为8t的卡车运送,卡车的容积够大,且岩石不可切割,卡车将这些花岗岩条石全部运到建筑工地需运 A16趟 B17趟 C18趟 D19趟二、多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3分。全部选对的得3分,少选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5我们能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列有关 “白气”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秋天,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的蒸发现象 B用水壶烧开水时壶口冒出的“白气”,这是空气中的的水蒸气的液

7、化现象 C夏天,冰块周围向下冒的“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液化现象D冬天,人们张开嘴向外哈出的“白气”,这是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的液化现象图716如图7所示,一束入射光线AO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后射到光屏的P点要想使光线反射后射到Q点上,下列操作中可行的是A其他条件不变,将入射光线AO向上平移B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入射角C其他条件不变,将平面镜顺时针转动某一角度D其他条件不变,将平面镜向上平移17用铁和铜各做一个实心球(r铁r铜),则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小,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大B铁球的体积比铜球大,铁球的质量比铜球小C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小 D铁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铜球大18在图

8、8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蜡烛在15cm刻度处时,在光屏上所成烛焰的像是图8乙中的A图所示B当蜡烛在30cm刻度处时,在光屏上所成烛焰的像是图8乙中的B图所示C光屏如果在6070cm刻度之间接收到烛焰的像,像是图8乙中的C图所示D无论光屏在什么位置,光屏上都不可能接收到图8乙中的D图所示的像A B C D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 m 甲 乙 图8卷(非选择题60分)注 意事 项1第二卷包括三道大题。考生一律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在答题卡上按题意和要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作图可以用铅笔。2字迹要工整,卷

9、面要整洁。3、 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9真空中,光传播的速度为 m/s。20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是30时,反射角是 。21在庆祝建国60周年阅兵式上,加受油机梯队以模拟空中加油状态,飞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受油(输油过程)时,战斗机相对于受油机应该是 的。(选填“静止”或“运动”)22人用步枪进行瞄准练习时,当眼睛看到瞄准点、准星尖和标尺缺口三者重合时,就认为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了,这是根据光在 沿直线传播的道理。图9236月6日为全国“爱眼日”,希望大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珍爱光明。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图9是小宝的眼睛看物体时的光路图,要使他的视网

10、膜上成清晰的像,须用 透镜矫正。(选填“凸”或“凹”)24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个现象说明白光是由 光组成的。25显微镜中,被观察物体到物镜的距离与物镜焦距的关系是 ,经物镜所成的像到目镜的距离与目镜焦距的关系是 。26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 。t/ss/cm图10624801012260204080甲乙27图10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甲、乙两物体的运动速度之比是 ;甲、乙两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t甲t乙 。28质量为0.9kg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增大了_m

11、3。(r冰0.9103kg/m3)29将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柱形玻璃杯分别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右盘中, 天平平衡. 在左盘杯中注入10cm深的水, 再往右盘杯中注入8cm的某种液体, 天平又平衡。则此种液体的密度为_ kg/m3。30一个高为40cm的圆柱形铁桶内的水全部结了冰,冰面距铁桶的上沿4cm(冰面在铁桶的上沿之下)。如果冰全部化成水后,水面距铁桶的上沿的距离是 cm。四、实验与探究题(37题(2)2分,39题2分,40题2分,41题5分,其它每图、空1分,共36分)31(1)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11中画出物体AB的像;(2)请画出图12中平行于薄凸透镜主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12、;(3)请在图13中画出光线AO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AO图13(4)物体A重10N,请在图14中画出A受到重力的示意图。图11AB图12FF图14 (5)在图15中,根据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的光路,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透镜。 图15图1632观察并记录下列测量数据:图16中物体A的长度是_cm;图17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图18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 N;图18图17金属片s2s1图19路程s/cm运动时间t/s平均速度/ ms-1s180.0t12.8v10.29s240.0t22.0v20.2033某组同学做了研究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运动情况的实验如图19。上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据表中数据计算小车后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