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行政伦理学期末作业考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行政伦理学期末作业考核(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期末作业考核行政伦理学 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试简述伦理与道德的区别。2. 简述社会经济关系对行政伦理规范的决定作用。3. 简述法律制度对理想行政人格生成的具体作用。4. 简述行政责任与行政职位的关系。5. 简述行政伦理监督的特点。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联系我国实际论述,为什么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2. 论述对行政人格生成有价值导向的因素都有哪些。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试简述伦理与道德的区别答:尽管伦理与道德二者常常通用,但也有些区别。道德多指对人的行为的判断标准,它按照风俗习惯和观念直接判定正当的行为。伦理多指行
2、为判断标准的理由,它要通过对风俗习惯和观念的检验和反省来对行为进行判断。人们可以说某人或其行为是道德的,但不能说是伦理的。道德源于人的内心,属于精神性的原则,表现为个体的“应当”;而伦理是道德的外在化,属于客观行为关系,表现为现实的群体规范。道德多指对人的行为的判断标准,伦理多指行为判断标准的理由。对一个行政人员的行为的评述离不开道德的或不道德的价值取向,对一项政府的政策评述也离不开合乎伦理或不合乎伦理等概念。道德是对个体内心世界的规范和调整,是属于个人层次的低级范畴,而伦理则是对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规范和调整,是属于社会群体层次的高级范畴。2.简述社会经济关系对行政伦理规范的决定作用?答:社会
3、经济关系对行政伦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直接决定行政伦理规范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行政伦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发行政伦理规范的变革。3、简述法律制度对理想行政人格生成的具体作用答:(1)保证行政人员个体行为的独立性。法律制度将形成于行政管理实践过程中的秩序观念、利益要求以明确的形式固定下来,为行政人员的独立行为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行政人员通过法律制度之下的独立行为,去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人格的生成。(2)指引行政人员的个体行为。法律制度将符合社会秩序良性运行的客观要求以理性化的形式予以固定,为行
4、政人员的行为提供可参照的标准,为行政人员提供一种激励,告诉并鼓励行政人员应当做什么,怎么样做,以及这样做的预期收益,进而引导行政人员合法地行为。(3)约束行政人员个体行为的任意性。法律制度作为社会秩序的和谐发展、良性运行的反映,它为行政人员提供行为准则和标准,为组织的存在提供构造模式和结构框架。它提供了一种负激励,告诉行政人员不要做什么以及如果这样做所必需付出的代价。(4)协调行政人员间的行为。行政人员是行政组织的主体要素,他不可能只是单独行动,而行政组织目标的实现也不可能由单个的个体独立去完成,行政人员个人必需与其他组织成员相互合作,协调行动,才能达致组织目标的完全实现。4. 简述行政责任与
5、行政职位的关系。答:行政责任与行政职位的关系非常密切,主要体现在:(1)一定的行政职位包括相应的行政责任,在一定岗位上合承担一定职务的行政人员必然要求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这就叫做有职有责、职责对应。(2)行政责任是协调、监控不同行政职位的重要工具。在官僚制的行政组织中,由于各个层级、各个部门之间遵循固定的职责管辖权,按照固定的程序来进行日常工作,所以极有可能造成官僚主义和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现象。(3)行政责任是行政组织和社会公众监控行政人员行使其职位权力的必要手段。行政人员拥有双重身份,即是公民有是行使国家权力的公职人员,在实际的行政管理活动中,两种身份导致两种行为的交叉运行,容易出现行政失职
6、或滥用职权的现象。行政责任观念和机制的引入,可以对行政人员滥用职权起到警戒作用,并且使行政组织和社会公众可以追究其行政责任,使其承担由于不当行使行政职权而受到的制裁和惩罚。5. 简述行政伦理监督的特点。答:(1)监督的互动性。行政伦理监督既包括行政机关对自身的监督,又包括行政机关中不同机构和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2)监督的规范性。监督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规范。(3)监督主体的多样性。既包括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主体,也包括行政机关外部的监督主体。(4)监督对象的特定性。行政伦理监督的对象是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更确切地讲,是指行政人员的公务行为。(5)监督内容的广泛性。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广
7、泛性以及社会伦理道德内涵的广泛性决定了行政伦理监督内容的广泛性,不仅要对行政机关各部门、各级工作人员进行监督,而且还要对行政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联系我国实际论述,为什么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答:( 1 )行政人员的自律。 所谓自律指人的道德规范。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人员的内在道德规范。( 2 ) 行政主体的道德自律是行政伦理的核心。因为: 第一,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伦理建设中最基本、最深刻的内在根据。 行政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性使行政伦理领域的自律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第二, 制度的主体具有自律精神的内在涵养是保障制度本身具有
8、伦理的前提。制度都是人为的,在相同制度规范背景中,公共权力的运行会因为行政主体自律境界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社会后果。( 3 )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先进性赋予了社会主义行政伦理更高的要求。主要说明:第一,我国行政人员作为先进制度的承载者和实施者,其自律精神的养成和发扬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否最大程度地得到体现,关系到执政党代表先进文化、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第二,一些行政人员道德自律缺位,致使公共权力被滥用的现实,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的高标准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如何,不仅依赖于外在的他律机制,更有赖于行政
9、主体的道德自我约束,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2、论述对行政人格生成有价值导向的因素都有哪些。答:首先,行政人员作为社会的一员,他应该以社会的一般价值取向作为自己人格的导向,这就要求行政人员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另一方面,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为人民服务,并由此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其次,作为公共权力的执掌者,行政人员还应该有独特的价值导向。在现阶段,对理想行政人格生成有价值导向作用的基本因素应该包括:现代化的效率观念、协调意识、法治信念和服务精神。(1)效率观念。在公共领域中,效率首先是个价值问题,其次才
10、是个技术问题。公共利益的实现、公共权力的运行等所有行为及其实现的效率都是与行政人员联系在一起的,现代公共行政在效率的价值目标实现方面,肯定行政人员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效率目标的积极意义,因而鼓励和促进行政人员独立的行政人格的生成。(2)协调意识。效率是以协调为基础的,高度的协调本身就是效率。对于行政现代化而言,不仅要求精简机构及减少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等问题,而且要求行政人员具有强烈的协调意识,在动态的行政管理活动中,正确处理整体、部门、个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服从整体效果,统一行动。从而保证高效的行政结果。(3)法治信念。法治行政或行政行为的法治化石行政改革的基本目标,需要以行政人员坚定地法治信念
11、为前提。行政管理中的法治主要体现在依法行政上,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规章制度的权威性;行政人员在执行公务时,要职责明确,同时要树立法治观念。只要这样,行政人员在行政法治化的过程中才具有推动作用。(4)服务精神。公共行政的公共性根源于社会的需求,它的责任和义务就在于服务于社会。在社会治理体系中,服务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理念,它统摄着其他不同层次的价值理念。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管理还包含着另一重要内容,那就是服务,或者说,管理的本质正是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行政管理也面临着实质性的转型。即从管理型的行政转向服务型的行政。这种转型必然向行政人员提出确立服务精神的要求,即要求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建立职业道德意识,以服务精神去迎接行政现代化。当然,就行政人格的生成而言,能够发挥价值导向作用的因素是多元动态的过程。但是,就行政人员自身而言,必须把自我理想行政人格的塑造过程看作是自觉地跟上时代的步伐。适时地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的结果。总的说来,行政人格所体现的是时代精神,是时代所赋予行政人员的基本价值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