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数学人教A版选修2-1优化练习:第三章 3.1 3.1.1 3.1.2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91116360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3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数学人教A版选修2-1优化练习:第三章 3.1 3.1.1 3.1.2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 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数学人教A版选修2-1优化练习:第三章 3.1 3.1.1 3.1.2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 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数学人教A版选修2-1优化练习:第三章 3.1 3.1.1 3.1.2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 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数学人教A版选修2-1优化练习:第三章 3.1 3.1.1 3.1.2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 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2018学年数学人教A版选修2-1优化练习:第三章 3.1 3.1.1 3.1.2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 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数学人教A版选修2-1优化练习:第三章 3.1 3.1.1 3.1.2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数学人教A版选修2-1优化练习:第三章 3.1 3.1.1 3.1.2 空间向量的数乘运算 (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 A 组 基础巩固 1若 a 与 b 不共线,且 mab,nab,pa,则( ) Am,n,p 共线 Bm 与 p 共线 Cn 与 p 共线 Dm,n,p 共面 解析:由于(ab)(ab)2a, 即 mn2p,即 p m n, 1 2 1 2 又 m 与 n 不共线,所以 m,n,p 共面 答案:D 2已知正方体 ABCDA1B1C1D1中,若xy(), A1E 1 4A1C1 AE AA1 AB AD 则( ) Ax1,y Bx ,y1 1 2 1 2 Cx1,y Dx1,y 1 3 1 4 解析: AE AA1 A1E AA1 1 4A1C1 (),所以 x1,y . AA1 1

2、4 AB AD 1 4 答案:D 3已知空间向量 a,b,且a2b,5a6b,7a2b,则一定 AB BC CD 共线的三点是( ) AA,B,D BA,B,C CB,C,D DA,C,D 解析:2a4b2,A,B,D 三点共线 BD BC CD AB 答案:A 4已知正方体 ABCDA1B1C1D1的中心为 O,则在下列各结论中正确的结论共 有( ) 与是一对相反向量; OA OD OB1 OC1 与是一对相反向量; OB OC OA1 OD1 与是一对相反向量; OA OB OC OD OA1 OB1 OC1 OD1 与是一对相反向量 OA1 OA OC OC1 A1 个 B2 个 C3

3、个 D4 个 解析:利用图形及向量的运算可知是相等向量,是相反向量 答案:C 5若 A,B,C 不共线,对于空间任意一点 O 都有,则 OP 3 4OA 1 8OB 1 8OC P,A,B,C 四点( ) A不共面 B共面 C共线 D不共线 解析: 1, 3 4 1 8 1 8 P,A,B,C 四点共面 答案:B 6在ABC 中,已知 D 是 AB 边上一点,若2, AD DB CD 1 3CA CB 则 _. 解析: (), CD CB DB CB 1 3AB CB 1 3 CB CA 2 3CB 1 3CA 又,所以 . CD 1 3CA CB 2 3 答案: 2 3 7.如图,已知空间四

4、边形 ABCD 中,a2c, AB 5a6b8c,对角线 AC,BD 的中点分别为 E、F,则 CD _(用向量 a,b,c 表示) EF 解析:设 G 为 BC 的中点,连接 EG,FG,则 EF EG GF 1 2AB 1 2CD (a2c) (5a6b8c) 1 2 1 2 3a3b5c. 答案:3a3b5c 8设 e1,e2是空间两个不共线的向量,若e1ke2,5e14e2, AB BC e12e2,且 A,B,D 三点共线,则实数 k_. DC 解析:5e14e2,e12e2, BC DC 5e14e2e12e26e16e2. BD BC CD 又e1ke2,A,B,D 三点共线,

5、AB 存在实数 u,使u,即 e1ke26ue16ue2, AB BD e1,e2不共线,Error!k1. 答案:1 9.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 ABCDA1B1C1D1中,设 a,b,c,M,N,P 分别是 AA1,BC,C1D1的中 AA1 AB AD 点,试用 a,b,c 表示以下各向量: (1);(2);(3). AP A1N MP 解析:(1)P 是 C1D1的中点, a AP AA1 A1D1 D1P AD 1 2D1C1 acac b. 1 2AB 1 2 (2)N 是 BC 的中点, ab A1N A1A AB BN 1 2BC abab c. 1 2AD 1 2 (3)M

6、是 AA1的中点, MP MA AP 1 2A1A AP a a bc. 1 2 (ac 1 2b) 1 2 1 2 10.如图,平行六面体 ABCDA1B1C1D1中,E,F 分别在 B1B 和 D1D 上,且 BE BB1,DF DD1. 1 3 2 3 (1)证明:A,E,C1,F 四点共面; (2)若xyz,求 xyz 的值 EF AB AD AA1 解析:(1)证明:ABCDA1B1C1D1是平行六面体, , AA1 BB1 CC1 DD1 , BE 1 3AA1 DF 2 3AA1 AC1 AB AD AA1 AB AD 1 3AA1 2 3AA1 ,由向量共面的充 (AB 1 3

7、AA1 ) (AD 2 3AA1 ) AB BE AD DF AE AF 分必要条件知 A,E,C1,F 四点共面 (2)() EF AF AE AD DF AB BE ,又 AD 2 3DD1 AB 1 3BB1 AB AD 1 3AA1 xyz,x1,y1,z ,xyz . EF AB AD AA1 1 3 1 3 B 组 能力提升 1若 a,b 是平面 内的两个向量,则( ) A 内任一向量 pab(,R) B若存在 ,R 使 ab0,则 0 C若 a,b 不共线,则空间任一向量 pab(,R) D若 a,b 不共线,则 内任一向量 pab(,R) 解析:当 a 与 b 共线时,A 项不

8、正确;当 a 与 b 是相反向量,0 时, ab0,故 B 项不正确;若 a 与 b 不共线,则平面 内任意向量可以用 a,b 表示,对空间向量则不一定,故 C 项不正确,D 项正确 答案:D 2已知向量 c,d 不共线,设向量 akcd,bck2d.若 a 与 b 共线, 则实数 k 的值为( ) A0 B1 C1 D2 解析:c,d 不共线,c0,且 d0. a 与 b 共线,存在实数 ,使得 ab 成立,即 kcd(ck2d), 整理得(k)c(1k2)d0. Error!,解得 k1.故选 C. 答案:C 3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中,若a,b,c,则_. CA CB CC1 A

9、1B 解析:如图,() A1B B1B B1A1 B1B BA CC1 CA CB c(ab)cab. 答案:cab 4如图所示,已知空间四边形 OABC,其对角线为 OB, AC,M,N 分别为 OA,BC 的中点,点 G 在线段 MN 上,且 2,若xyz,则 x,y,z 的值分别为_ MG GN OG OA OB OC 解析:由题意知, OM 1 2OA ON (), 1 2 OB OC MN ON OM (),又2, 1 2 OB OC 1 2OA MG GN , MG 2 3MN 1 3OA 1 3OB 1 3OC 故 OG OM MG 1 2OA 1 3OA 1 3OB 1 3OC

10、 , 1 6OA 1 3OB 1 3OC x ,y ,z . 1 6 1 3 1 3 答案: , 1 6 1 3 1 3 5.如图所示,已知四边形 ABCD,ABEF 都是平行四边形且不共面, M,N 分别是 AC、BF 的中点,判断与是否共线 CE MN 解析:M,N 分别是 AC,BF 的中点,且四边形 ABCD,ABEF 都是平行四边形, . MN MA AF FN 1 2CA AF 1 2FB 又 MN MC CE EB BN , 1 2CA CE AF 1 2FB 2,即2. MN 1 2CA AF 1 2FB 1 2CA CE AF 1 2FB CE CE MN 与共线 CE MN

11、 6.如图,正方体 ABCDA1B1C1D1中,E,F 分别为 BB1和 A1D1的中 点证明:向量,是共面向量 A1B B1C EF 证明:法一 EF EB BA1 A1F 1 2B1B A1B 1 2A1D1 (). 1 2 B1B BC A1B 1 2B1C A1B 由向量共面的充分必要条件知,是共面向量 A1B B1C EF 法二 连接 A1D、BD, 取 A1D 中点 G, 连接 FG、BG, 则有 FG 綊 DD1, 1 2 BE 綊 DD1, 1 2 FG 綊 BE. 四边形 BEFG 为平行四边形 EFBG. EF平面 A1BD. 同理,B1CA1D,B1C平面 A1BD, ,都与平面 A1BD 平行, A1B B1C EF ,共面 A1B B1C E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