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低碳经济与管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12506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低碳经济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低碳经济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低碳经济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低碳经济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低碳经济与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低碳经济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低碳经济与管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低碳经济与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方案(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Economics 020104T)一、培养目标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低碳经济与管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低碳经济与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具有资源与环境领域的专业技能,熟悉资源环境政策及相关法规,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资源与环境经济系统的分析、评价和管理工作;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等从事资源管理、环境评价、碳交易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二、

2、培养规格基本要求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坚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具有优秀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操守,及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3.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兼有经济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的交叉优势,着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至

3、少掌握一种以上本专业核心分析软件;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5. 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运用外语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6.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就业竞争力,较强的表达、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三、专业核心课程本专业核心课程有:经济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学、环境评价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资源法学、能源经济学、低碳经济学、碳排放权交易概论。四、学制及学期安排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学年,每学年分上、下两个学期。全程教学共计165周:每学期按20周规划课程教学(含考试)周数(第8学期19周),计159周;各院系根

4、据专业需要经学校批准,可在两个学期之间设小学期,安排课程学习、中期实训、中期论文、社会实践等教学活动,计6周。五、毕业与授予学位要求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必须完成177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56学分,通识选修课18学分,专业基础课27学分,专业必修课23学分,专业选修课28学分,实践与实验课程25学分。普通话水平原则上应达到二级乙等。学生毕业体质测试成绩应达到50分,特殊情况可依有关文件规定免予测试。学生毕业时,通过毕业资格审查方准毕业。毕业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六、专业与课程修读指引1.学生在规定的修业年限内必须完成177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56学分,通识选修课18学分,专

5、业基础课27学分,专业必修课23学分,专业选修课28学分,实践与实验课程25学分。2. 通识选修课在2-7学期开设,合计应修满18学分。学生在学校公布的通识选修课模块内选修,其中,创新创业基础(TX2201,2学分)为学生完成学业必须修读课程,且须在前3学期完成,并取得规定学分。3.专业选修课在2-7学期开设,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各专业选修课模块内选修,合计应修满28学分。4.学生在规定的专业选修课模块内,选修某一专业类别课程学分达到15学分以上,可以按学校有关规定申请,经认定后,取得辅修专业学业证书。5.大学英语在1-2学期开设必修课,学生应修满8学分;3-7学期由学生根据需要自主选修英语课程和

6、训练项目。6.大学体育采取选课形式实施俱乐部教学。学生根据本人体育专长和兴趣爱好选择修读体育项目,在不同的教学俱乐部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取得规定的8学分。7.对计算机已有相当基础的学生,可以在大学计算机基础开课前申请参加学校组织的统一测试,测试合格的学生可以免修并直接取得该课程2学分。8.实践及实验课程:学生应完成本专业规定的实践及实验课并取得25学分,其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至少取得2个社会实践学分方可毕业。统计软件在经济计量分析中的应用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软件是本专业学生必须修读的实验课程。七、周数分配表学年学期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小学期合计第1学期第2学

7、期第3学期第4学期第5学期第6学期第7学期第8学期第2-7学期周数2020202020202019约6周165八、学期教学进程表学期/周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符号说明: 课程教学(含考试) 军训及入学教育 中期实训或中期论文(设计) 假期教学活动 毕业实习 毕业论文(设计) 离校教育注1:本专业根据需要在暑期开设小学期,用于安排课程学习、中期实训、中期论文(设计)和社会实践等教学活动。注2:在课程教学进程中(前20周),本专业根据需要安排中期实训和中期论文,其中:中期实训安排在第5-6学期,中期论文(设计)安排在第5-6学期。九

8、、学分统计表课程类型学分学分占总学分比例(%)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一、通识必修课程52429.42.2二、通识选修课程1810.3三、专业基础课程25.31.714.30.9四、专业必修课程21.21.812.01.1五、专业选修课程26214.61.2六、实践与实验课2514.1小 计142.534.580.519.5合 计177100十、推荐阅读书目序号书 名著(译)者出版社出版年语种1环境科学概论方淑荣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中文2环境资源法教程蔡守秋, 吕忠梅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中文3环境评价学张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中文4环境规划学(第二版)郭怀成,尚金城等高等教育出

9、版社2009中文5环境管理学(第三版)叶文虎,张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中文6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八版)蒂坦伯格 等著,王晓霞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中文7贸易与环境: 理论及实证布莱恩科普兰, 斯科特泰勒尔, 彭立志 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中文8环境政策分析宋国君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中文9环境经济学前沿专题徐波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中文10能源经济学(第二版)魏一鸣, 焦建玲, 廖华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中文11低碳经济学陈美球, 蔡海生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中文12能源与气候变化段茂盛, 周胜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中文13碳排放交易市场与制度设计史学瀛等南开大学

10、出版社2015中文14碳金融与碳市场:方法与实证魏一鸣等科学出版社2010中文15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技术方法蒋洪强等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中文16全景式框架下可再生能源政策国别研究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技术经济研究院 课题组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中文十一、课程体系与教学总体规划表课程类别Type of Course课程代码Course Code课程名称Name of Course学分Credit学时Hours开课学期Semester通识必修课程General Education CourseTB370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

11、nd Fundamentals of Law3361TB370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Basic Theory of Marxism3542TB3706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Survey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2363TB3701TB370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2)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Mao Zedong Thought and Socialist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I-II6108/363-4TB4301大学语文 College Chinese3542TB43

12、07应用写作 Applied Writing1181TB3406法学通论 Basic of Law1181TB4601 TB4602大学英语 (1-2)College English-81441-2TB5801TB5802TB5803TB5804大学体育(1-4) Physical Education-81441-4TB4908 TB4909高等数学 (1-2)Higher Mathematics-71261-2TB4915线性代数 Linear Algebra3543TB491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s Statistics3543TB5208大学计算机基础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Technology 236/181TB5206数据库及其应用Database and Application354/182TB1002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ic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