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书建筑2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12028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申报书建筑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题申报书建筑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课题申报书建筑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课题申报书建筑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课题申报书建筑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题申报书建筑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申报书建筑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申报书编号GJYF附件2: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科研课题项目立项资源共建研发申报书(2013年修订)课题类型 精品课程资源 课题名称 建筑工程施工 课题编号 ZYKC201315 课题申报单位 济南市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盖章)课题负责人 刘善华 申请项目角色 组长单位 副组长单位 成员单位 申报日期 2013年11月6日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主管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 编制2013年9月 8 申 报 说 明一、 本申报书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审定,供拟申请参加“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下设各相关专业协作组)”并申报立项资源共建研

2、发的单位填写使用;申报单位须指定课题负责人。选择申报多个课题的单位,每个课题须单独填表。二、 每个课题的负责人为1名(课题负责人必须为申报单位熟悉业务的负责人、部门骨干或业务带头人);主要参与者至少3人,最多10人(不含课题负责人)。三、 申报单位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和实际需求选择申报其中的课题类型和具体课题项目。选择课题任务请参看附件5: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二期)科研课题共建任务选择和共享成果遴选参考目录。四、 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项目建设单位通过网络远程申报:凭用户名和密码登录部署在“中国职业教育信息资源网”上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于201

3、3年9月30日-10月25日在“共建共享课题项目”栏目下的“课题立项申报”选项里填报;之后,通过系统导出PDF格式的申报书,用A4纸打印,左侧装订,一式3份,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和课题研究保障,分别在首页和尾页(盖章)处加盖公章;在信封上注明“立项资源共建研发”字样,于2013年10月30日前寄至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1110号,邮编:100875)。其他单位,直接填写打印本申报书,按上述要求盖章后书面报送。同时,将电子稿发送至下述电子邮箱。五、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办公电话: 010-524525

4、81;电子邮箱:SkillC。一、基本申报信息课题类型精品课程资源(专业课类) 精品课程资源(公共基础课类)通用主题素材 教研科研信息 管理信息系统 专业群落网站自荐课题是 否课题名称建筑工程施工课题编号ZYKC201315 申报单位济南市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单位性质学校法人 行业组织 企业法人 学术机构 其他课题负责人姓名刘善华政治面貌群众性别男年龄44行政职务建筑专业部主任专业职称中学高级教师学科专业建筑工程施工学历学位本科通讯地址济南市历城区荷花路37-1 邮政编码250108固定电话0531-82532307移动电话13954117265E-MailLSHAU19690511163

5、.COM课题负责人学术成果、业务成就与社会影响:1、 济南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山东省优质课评比三等奖。2、 自讲法在课堂的应用等多篇论文发表于现代教育、现代技能开发等杂志。3、参与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性评价的研究。4、山东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建筑工程算量优秀辅导教师。5、济南市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科带头人。课题组主要成员姓 名性别年龄专业职称学科专业学历学位工作单位徐继东男46中学高级建筑工程施工本科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赵善武男46中学高级建筑工程施工本科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李金翠女45中学高级建筑工程施工本科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张化民男46中学高级建筑

6、工程施工本科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韩伟伟女32中学一级建筑工程施工本科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刘景新女45中学高级建筑工程施工本科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杨娜娜27中教二级艺术设计硕士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起止时间2013 年 10月30日 至 20152年7 月3030日二、主要经费来源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单位共建共享出资申请单位自筹经费;企业出资;其他渠道_计划出资预估 180 万元(实际出资额由正式成立的协作组研究确定)有关情况描述:根据本课题4门精品网络课程和1门基于工作过程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研发总量,预计需要研发经费180万元。其中本单位承担建设经费70万元,其它

7、由合作共建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承担,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三、课题立项依据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概况及趋势,本课题研究的基础等 (如本页写不下,可另附纸;不超过2500字) 。1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理论意义:一是改革教学模式根据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通过校企合作,对建筑施工企业典型生产操作岗位的调研,采用DACUM(职业岗位能力分析)+WPA(工作现场分析)方法解析建筑施工岗位职业能力模型和职业能力,形成适合当今建筑领域技术发展趋势和岗位能力要求的“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建筑技能培养策略和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实际,尝试推广项目教学、案

8、例教学、场景教学等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实训兴趣与效率;增加感知教学和模拟实习,减少实习材料的运用和设备的消耗;采用观看专业教学光盘、企业参观学习、教师讲解等感知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实现教学手段的信息化 通过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包和网络自学课程项目建设可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课程开发顺利进行,为课程建设提供平台。同时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自主型学习,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整合各类教学

9、资源,形成快速高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开发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网络课件学习、实时讨论、辅导答疑、协作学习、自我测验、网上考试等形式的网络教学模式。实现更广泛领域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满足新时期教师的教学、进修和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协作式学习的需求。实践意义: 精品资源建设体现了现代技能人才的培养要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一体化理念,争取企业的深度参与,依托行业和企业,“校企双需,互动有效”,形成资源共享,利益双赢的良性运行机制,成功实践校企合作。 从教师教学的角度,通过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包和网络自学课程可以进行课程开发和课程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

10、,利用资源库中的模板、手册与丰富的素材,结合内部的一些相关课程编程工具来进行课程开发;另一方面,教学包中的素材资源可以为教师备课和教学实施提供了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避免了大量的重复性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 从企业和社会人员使用的角度讲,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包和网络自学课程项目为企业和社会人员提供了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教学指导、学习咨询、人员培训等,为企业解决实际中的技术问题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包和网络自学课程了解学生学校人才培养情况与毕业生就业信息,以及发布企业用人标准。实现人才培养、学习、就业的有机结合。2.本课题在

11、国外研究领域的现状国内在2000年5月,为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快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建设步伐,教育部启动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此工程的研发集中了国内高校的优秀教育资源,体现了“名师、名校、名课程”的建设原则,代表了我国网络课程的最高水平。而在中职教育中,国内主要以教学案例和网络课程为主要资源形式出现。2002年教育部职成教远程教育资源建设项目通过5个现代远程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资源开发与教学试点基地的应用十分成功;国家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的“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包括300多门基础性、示范性网络课程、案例库、试题库和课程平台。国外,出现许

12、多的多媒体课件和虚拟仿真软件等形式资源,引起世界众多国家和大学关注的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网络课件开放工程(OCW),是由麻省理工学院教育技术委员会设计、开发与管理,它计划用十年的时间把MIT几乎全部的、在教学实践中使用的总共2000多门课程的资料制作成网络课件分批放在国际互联网上,供全球任何地方的任何学习者免费使用。加拿大政府发起了eduSource项目,其目标是创建跨越整个加拿大的国家互联同享的学习对象库网络,开发的教育资源对所有的加拿大人开放,即使是残疾人也能从中获益。在调研中发现,开发主体大多是学校或地方政府。国内资源建设投资较大,一所学校独立建设、独家使用,相对成本较高、效益较低,

13、更新相对较慢,往往没有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应资源建设和使用的情况,也没有经过必要的论证、教学设计和人员培训,制作时不遵循或不了解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不能容忍的,必须考虑成本效益。3.本单位的现有成就和研究基础本单位的现有成就: 我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示范技能鉴定所,济南市区域性示范实训基地,是济南市中职学校中办学规模最大、专业门类最全、师资力量最强、设施设备最好的学校,长期坚持推进教学改革,曾多次评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建筑施工专业是山东省重点专业,济南市骨干示范专业实训基地。学校全面实行了专业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探索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程理

14、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建立了信息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基础:一是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多个课题获得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现有多个省级重点在研课题,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二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合理,具有改革创新精神、团结协作,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人力支持。三是开展了校企合作,建立了校内外实训基地,能基本满足教学实训及研究的需要。四是我校与中建八局、济南第一建筑公司、山东济南广联达软件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共建合作,建立了长期的工学结合运行机制。五是有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做后盾。四、课题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预计突破的难点和主要创新之处等位口本页写不下,可另附纸;不超过2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