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4课《拥你入睡》课文精讲(部编版七年级上)

上传人:敲*** 文档编号:91111688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4课《拥你入睡》课文精讲(部编版七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第4课《拥你入睡》课文精讲(部编版七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第4课《拥你入睡》课文精讲(部编版七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第4课《拥你入睡》课文精讲(部编版七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4课《拥你入睡》课文精讲(部编版七年级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拥你入睡课文精讲主干知识 1、给加线字注音。搓背( ) 亲昵( ) 懵懵懂懂( ) 拽( ) 静谧( )袅袅( )回溯( )2、根据注音写汉字。顾j( ) 受chng( )若惊 天方夜tn( ) 安xing( ) tin( )静天li( ) r( )动3、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天籁:灵感:静谧:恬静:回溯:懵懵懂懂:4、文学常识填空。拥你入睡的作者是_,当代散文家,现任 杂志社的副主编。读完全文,试着说一下作者拥着儿子入睡时心理感受的变化。点击思维1、注意“昵”不要读作“n”;“谧”不要误读为“b”。2、“受宠若惊”的“宠”不要误写为“庞”;“ 天方夜谭”不要写为“天方夜谈”。3、同一个词

2、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意思有极大的差别,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要想当然为之。“回溯”不要解释为回忆。4、肖复兴曾当过大中小学教师,他的散文很适合中学生阅读,你读过他的作品吗。5、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初步把握作者的情感思路。【规律方法】语言特色全文的语言生动、亲昵,渗透着对儿子的慈爱。比如:“均匀的呼吸,胸脯和鼻翼轻轻起伏着,像春天小河里升起又降落的暖洋洋的气泡”,“我格外小心翼翼地拥着他,像拥着一支又轻又软又薄又透明的羽毛,生怕稍稍一失手,羽毛就会袅袅飞去”等语句,比喻生动形象,非常细腻地写出作者对儿子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对儿子深深的爱意。把握重点一、文章主旨这篇散文叙写了作者拥着

3、长大的儿子入睡时的心理感受即:“受宠若惊”“珍惜”“温馨而矛盾”,抒发了作者的亲子之情。二、写作特点:1、善于捕捉生活的瞬间,写出内心的感受。2、描写细腻传神。3、贴切的比喻使描写生动。攻克难点一、同是拥抱儿子入睡,长大的儿子与儿时的儿子是不同的,作者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儿子的可爱情态,表达了丰富而细腻的内心情感。1、拥抱儿时的儿子:“就那么安安静静地倚在我的怀里,像落在我身上的一只小鸟。”写出儿子像小鸟一样依人、可爱。2、拥抱长大的儿子:“像小猫一样睡在我的怀里。”突出此时儿子的娇小、安静。“均匀的呼吸,胸脯和鼻翼轻轻起伏着,像春天小河里升起又降落的暖洋洋的气泡。”对儿子睡态的细微观察,

4、又体现了儿子的成长。“像拥着一支又轻又软又薄又透明的羽毛。”又轻又软又薄又透明的羽毛,不得不让人小心翼翼的对待,因为羽毛随时可以飞走,显出父亲格外珍惜。二、拥抱长大的儿子,回忆儿时的儿子,710段是什么叙述顺序?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独特感受?文章的710自然段运用插叙的手法写对儿子儿时的回忆。那是一段“艰辛却温馨”的日子。“拥挤”“心和笔被拽走得远远的”“腾出一只手接着写”,写出了艰苦。但“给我安详”“给我亲情”“给我灵感”“想落在我身上的一只小鸟”“看我写”“仿佛看懂了”,更写出了温馨,似乎“我”的写作已经离不开儿子。“我觉得我的那些东西里有儿子的影子、呼吸,甚至睡着之后做的那些灿若星花的梦境”

5、,写出了“我”与儿子的特殊感情。“儿子长大了。纵使我又写了很多比那时要好的故事,却再也寻不回那时的感觉、那一份梦境”,流露出一种深深的留恋之情。质询疑点作者为什么既盼望儿子长大,又怕他长大?其实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并不是作者个人所独有的,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有这种心态。天下哪一位为人夫为人母者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快长大,成家立业,独闯一方属于自己的天地呢?可是,孩子长大后,交际范围广了,工作时间长了,肩上的责任重了,时常围绕膝前的情景少了,与父母的亲昵交流也就少了,两代人之间好像有了厚厚的隔膜,这又让做父母的内心曾添了很多失落感。可无论孩子走多远,父母心中的那份牵挂,那份祝愿却时刻萦绕心头。主干知识1、cu n mng zhui m nio s2、忌 宠 谭 详 恬 籁 蠕3、天籁:自然界的声音。灵感:由于长期探究而突然顿悟,并得出富有创造性的想法、思路。静谧:安静。恬静:安静、宁静。回溯:往上推求或回想。懵懵懂懂:糊涂,不明事理。肖复兴 人民文学5、受宠若惊对儿时与儿子的亲昵的留恋 想未来,温馨而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