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资料一年级下数学计划进度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09248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资料一年级下数学计划进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选资料一年级下数学计划进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选资料一年级下数学计划进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选资料一年级下数学计划进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选资料一年级下数学计划进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资料一年级下数学计划进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资料一年级下数学计划进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一年级(2)班 科目:数学 任课教师:旦.格尔丽时间周次课时教 学 内 容备注2.28-3.11学生报名 入学教育.制定计划3.4-3.825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3)庆三八练习课(1)3.113.1535第一单元:认识图形单元测试(2)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3)3.183.224520以内退位减法(5)3.253.295520以内退位减法(5)4.14.56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测试(2)清明节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2)4.84.1275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1)测试(2)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2)4.154.1985第四单元:10

2、0以内数的认识(5) 4.224.2695100以内数的认识(2)单元测试(2)摆一摆、想一想(1)4.295.3105期中测试(2)庆五一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2)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一年级(2)班 科目:数学 任课教师:旦.格尔丽时间周次课时教 学 内 容备注5.65.10115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3)单元测试(2)5.135.17125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5)5.205.24135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5)5.275.31145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4)庆六一6.36.7155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3)单元测试(2)6.106.14165

3、第七单元:找规律(4)找规律练习课(1)6.176.21175单元测试(2)第八单元:总复习(3)6.246.2818总复习(3)期末考试(2)7.17.719工作总结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年级(2)班 科目:数学 任课教师:旦.格尔丽一、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材特点: 本教材具有实验教材的特点,同时又呈现出合理安排教材内容,1、为

4、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2、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了活动和学习的素材。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5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6、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法减法的口算。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法减的算理,认识人民币之间的转换应用。四、教学对象分析:本班学生55人,其中女生26人、男生有29人,学生入校一学期,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

5、主动问好。少数民族学生有33人,少数民族孩子在班里占比例较高,给教育教学带来语言的沟通理解的障碍,还有农民工的子女过多、与家长建立正常联系难、经常不在家很难与教师配合完成对孩子的教育,孩子经常被独自在家,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养成教育缺乏,给教学带来不便。五、教学现状分析:本学期我会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点和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考虑个别超常学生与后进学生的情况,采取面向集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六、教法分类概述:1、注重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给学生提供熟悉的学习环境。2、注重知识的产生、学习过程联系、联系实际,让学生学到生活中的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信心。3

6、、注重引用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4、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主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5、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的多样化。6、通过选取开放性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多样化、灵活性。7、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七、教学措施: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2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3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

7、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5、做好家校工作,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与家长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年级 二 班 科目 思品 任课教师 旦格尔丽一、教材内容:全书共有三个单元,我的家人与伙伴 、走进大自然 、健康生活每一天。每个单元又分为四个主题,共12课。本学期还安排对学生进行廉洁文化教育,如:诚信、安全、勤俭节约、民族团结等内容的教育,旨在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民族观,养成良好的习惯。二、教材特点: 1、生活性: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源泉,以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

8、活。 2、开放性: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3、活动性: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三、教学重难点:1、学文明理,培养学生正确做人的意识及能力。2、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同学的品质。3、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感受亲情,热爱大自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并能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四、教学对象分析:本班共有学生 53人,他们的年龄多为7周岁。通过在校半年多的接触、了解,发现他们个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有较

9、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由于年龄和心理认知的关系,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缺乏自制力,有待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五、教学现状:一年级的小学生,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六、教法分类概述: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

10、; 2、丰富学生生活经验。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4、充实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 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课堂,以满足学生不同学习方式的要求,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七、教学措施: 教学设计内容尽可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课堂上充分地培养自己合作探究的学习能

11、力,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评价,开放性管理,充分看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给学生以成就感。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一年级(2)班 科目:思品 任课教师:旦.格尔丽时间周次课时教 学 内 容备注2.28-3.11学生报名 入学教育.制定计划3.4-3.8221、我的一家人(2)庆三八3.113.15322、家人的爱(2)第一单元3.183.2242廉洁教育:感恩父母(2)3.253.29523、我为家人添欢乐(2)4.14.5624、我和小伙伴(2)清明节4.84.12721、春天来了(2)4.154.19822、我们和太阳做游戏(2)4.224.26923、风儿吹呀吹(2)第

12、二单元4.295.31024、小苗快快长(2)庆五一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一年级(2)班 科目:数学 任课教师:旦.格尔丽时间周次课时教 学 内 容备注5.65.10112廉洁教育:民族团结教育(2)5.135.171221、我换牙了(2)5.205.241322、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2)5.275.31142廉洁文化教育庆六一6.36.7152期末考试(2)端午节6.106.141626.176.21176.246.28187.17.719- 高氯酸对阿胶进行湿法消化后, 用导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技术测定阿胶中的铜、“中药三大宝, 人参、鹿茸和阿胶。”阿胶的药用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历代宫 马作峰.论疲劳源于肝脏J.广西中医药,2008,31(1):31. 史丽萍,马东明, 解丽芳等.力竭性运动对小鼠肝脏超微结构及肝糖原、肌糖元含量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王辉武,吴行明,邓开蓉.内经“肝者罢极之本”的临床价值J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