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实训练习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09078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基础实训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管理学基础实训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管理学基础实训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管理学基础实训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管理学基础实训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基础实训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基础实训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管理学基础实训练习管理学基础实训练习1(单选题)按照计划内容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目标、策略、政策等多种。在决策或处理问题时,用以指导并沟通思想活动的方针和一般规定就是( B ),它指明了组织活动的方向和范围。A策略;B政策;C规则。2(单选题)戴维斯等学者指出,企业目标可分为主要目标、并行目标、次要目标。其中,( A)由企业性质决定,是贡献给顾客的目标。 A主要目标;B并行目标;C次要目标。3(单选题)企业目标的内容和重点是随着外界环境、企业经营思想、自身优势的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企业目标的(C)。A层次性;B多重性;C变动性。4(单选题)企业管理层次的差异决定了目标体系的垂直高度。

2、这样,企业目标就成了一个有层次的体系和网络,即是目标的(A)。A层次性;B多重性;C变动性。5(单选题)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与修正,使其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宗旨。这就是确定企业目标的(B)原则。A关键性;B权变性;C现实性。6(单选题)按计划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 C )。 A生产计划和财务计划;B政策和策略;C专项计划和综合计划。7(单选题)对企业现在和未来的整体效益活动实行全局性管理,就是(B )的核心。 A经营管理;B战略管理;C企业 战略。8(单选题)管理科学学派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方法,来源于( C )。 A科研部门;B学校;C军队。9(单选题)企业在长期的生

3、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C )。 A企业精神;B企业价值观;C企业文化。10(单选题)如果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趋势作出描述,例如对五年后技术变革方向进行预测,通常采用(B)的方法。 A市场预测;B定性预测;C定量预测。11(单选题)预测方法很多,不同的预测方法往往有不同的适用范围,有的方法适用于长期预测,有的则适用于中、短期预测,等等。例如定性方法往往适合于( A )。A长期预测;B中、短期预测;C技术预测。12(单选题)定量预测是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定量、具体的描述。它需要有充分、有效的( A )做支持。A数

4、据资料;B科学技术;C信息。 13(单选题)美国对70个目标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得出结论:若高层管理者对目标管理高度重视,并亲身参与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生产率的平均改进程度可达到56%;否则,生产管理效率仅提高( B )。 A5%;B6%;C7%。14(单选题)( B )以后,在我国一些企业,目标管理思想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在实践中与计划管理、民主管理、经济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相结合,形成带有中国特点的目标管理制度。A60年代;B70年代;C80年代。15(单选题)目标管理思想诞生于美国,但最早将目标管理理论应用于管理实践的国家是(A )。A日本;B德国;C法国。 16(单选题)在目标设立

5、过程中要注意,目标数量要适中。一般地,要把目标限制在(B)以内。 A4个;B5个;C6个。17(单选题)传统的目标设定过程是由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完成的,现代管理学提倡( A ),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目标的设立。A参与制目标设定法;B专家目标设定法;C员工目标设定法。18(单选题)目标管理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C )。 A科学管理理论;B行为科学理论;C科学管理理论与行为科学理论的有效统一。19(单选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通过市场中“看不见的手”的引导,实现( A ),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A资源配置的优化;B利益的再分配;C劳动力的合理利用。20(单选

6、题)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从( A )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 A生产流程;B生产管理;C作业 管理。21(单选题)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引起世界管理界的轰动,这就是( C )。A企业再造工程;B管理的革命;C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22(单选题)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A )。 A社会技术系统;B社会经济组织;C社会经济系统。23(单选题)生产计划、财务成本计划和供应计划等,是属于按( B )进行分类的。

7、 A计划内容的表现形式;B企业管理职能;C计划的内容。24(单选题)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A )。 A培养并充分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B资本主义社会制度;C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25(单选题)“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是强调( B )的重要性。A组织;B计划;C预防。26(单选题)零基预算的核心是( A )。 A一切应按照变化后的实际情况重新考虑;B充分考虑过去预算支出的结构和规模;C在过去预算支出的结构和规模的基础上进行调整。 27(单选题)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质量的含义是指( C )。 A产品质量;B工作质量;C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两

8、方面。 28(单选题)依据控制的( B )不同,可将其划分为现场控制、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A内容;B环节;C对象。29(单选题)能够有效发现计划与计划实施之间差距的管理环节是( C )。A领导;B组织;C控制。 30(单选题)激励过程就是一个由( A )开始,到(A )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A需要、需要;B需要、动机;C动机、需要。 31 (单选题)有一种领导理论,它将领导方式分为四类,即专权命令式、温和命令式、协商式和参与式,这种领导理论即( C )。 A管理方格理论;B权变理论;C管理系统理论。 32(单选题)将考评问题分级分类列表,发放给被调查者并要求填好后送回,由考评小组进行数据综

9、合的考评测试方法是( B )。 A专家评估法;B问卷法;C目标考评法。33(单选题)在管理人员选聘的测试办法中,考查人员事先不拟订谈话形式和内容的框架,而是以漫谈形式让备选人员自由发挥的方法是( C )。A结构式面谈;B即席发言;C非 结构式面谈。34(单选题)人员配备的首要任务是( A )。 A物色合适的人选;B促进组织结构功能;C充分开发组织人力资源。35(单选题)在选聘管理人员的时候,安排被选者担任某个临时性的“代理”职务,以防止彼得现象的发生。这就是( B )的培训方法。A职务轮换;B临时职务;C岗位学习。 36(单选题)行为科学个别差异原则告诉我们,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

10、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因此,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 B )原则。 A因人设职;B量才使用;C因材施教。37(单选题)以职位的空缺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各类人员。这就是人员配备的( A )原则。A因事择人;B因人择事;C量才使用。 38(单选题)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1920年的危机中,发明并最早采用( A )组织结构。 AM型;BU型;CH型。39(单选题)( A )即U型结构,又叫“功能型垂直结构”。 A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B控股型组织结构;C事业部制组织结构。40(单选题)组织结构设计的主体阶段

11、是(C )。 A因素分析;B职能分解与设计;C组织结构的框架设计。41(单选题)针对组织结构存在的某些缺陷,通过设立临时性或长久性的协调人员或协调组织实现协调,这种协调方式属于( B )。 A人际关系协调方式;B结构协调方式;C制度协调方式。 42(单选题)( A )提出协调方式经历了相互调整方式、直接监督方式、标准化方式三个阶段。 A亨利?明茨伯;B马克斯?韦伯;C威廉?詹姆士。43(单选题)小批量生产企业的产品具有差异化的特点,常常根据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生产,对企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适于采用( B )组织形式。 A集权式;B分权式;C均权式。44(单选题)当组织的外部环境变化不大

12、时,企业组织结构可以体现较强的(B )。 A弹性;B刚性;C不确定性。45(单选题)老张到总公司开会,回来的路上丢失了部分文件,致使总公司的指令不能及时被传达。由此造成的信息沟通障碍源于( C )。 A沟通通道的选择;B外部环境的干扰;C信息接受者的态度、知识和价值的影响。46(单选题)企业中体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就是(A )。 A正式组织;B非正式组织;C企业结构。47(单选题)管理人员在事故发生之前就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这样的控制活动,是控制的最高境界,即( B )。 A现场控制;B前馈控制;C即时控制。48(单选题)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由低到高划归为五层次。

13、他认为,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一层一层地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这就是著名的( B )。A双因素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C过程型激励理论。 49(单选题)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研究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发挥至(C )。 A60-70%;B70-80%;C80-90%。50(单选题)当领导者面对一个非处理不可的事情时 ,不去直接处理,而是先搁一搁,去处理其他问题。这种调适人际关系的方法就是( B )。 A不为法;B移动法;C缓冲法。51(单选题)领导者要科学地用人,需要先识人,即发现人所具有的潜在能力。科学用

14、人的艺术主要表现在( B )等方面。 A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谦虚谨慎;B 知人善任、量才适用、用人不疑;C以理服人、体贴下情、量才适用。52(单选题)领导者只决定目标、任务的方向,对部属在完成任务各个阶段上的日常活动不加干预。这种领导方式被称作“效果管理”。它属于( C )领导。A集权型;B均权型;C分权型。 53(单选题)领导者的自身影响力取决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和修养,主要包括( C )等因素。 A品德、学识、资历、情感;B 品德、学识、能力、胆识;C 品德、学识、能力、情感。54(单选题)有一种领导理论,它将领导方式分为四类,即专权命令式、温和命令式、协商式和参与式,这种领导理论即( C )。 A管理方格理论;B权变理论;C管理系统理论。55(单选题)在选聘管理人员的时候,安排被选者担任某个临时性的“代理”职务,以防止彼得现象的发生。这就是( B )的培训方法。 A职务轮换;B临时职务;C岗位学习。56(单选题)行为科学个别差异原则告诉我们,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人只有处在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岗位上,才能干得最好。因此,要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大小而安排合适的岗位。这就是人员配备的( B )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