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邵武市氟化工发展规划建议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08692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邵武市氟化工发展规划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福建省邵武市氟化工发展规划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福建省邵武市氟化工发展规划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福建省邵武市氟化工发展规划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福建省邵武市氟化工发展规划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邵武市氟化工发展规划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邵武市氟化工发展规划建议(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邵武市氟化工发展规划建议前 言氟原子具有高电负性和原子体积小的特异性,使氟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突出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低表面能、介电、不燃、耐老化、耐腐蚀、自润滑、抗粘、抗污、耐高低温、耐药物特性等。因此氟材料被称为“特效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航空、冶金、电子、纺织、轻工、医药和农业等方面,也是其它工业门类不可或缺的配套材料。的化工领域。氟化工产业自9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化学工业的重要分支。世界氟化工诞生迄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生产几十大类数千个品种的产品。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竞争、整合后,形成了以美国、欧洲、日本等七大跨国公司为主的格局。目前,全球氟化工产品总

2、量约250万吨,销售额已逾210亿美元,近5年来的年平均增长率达3.5%。氟化工产品主要分为四大类:无机氟化物、ODS 及其替代品、含氟聚合物、含氟精细化学品。无机氟化物氢氟酸、元素氟、无机氟化盐、特种含氟气体、氧化氟化物等;含氟精细化学品包括含氟医药、含氟农药、含氟染料及其中间体、氟碳表面活性剂、其它含氟精细品等多个门类。无机氟是整个氟化工的基础,通常由氟化氢和甲烷氯化物制得各种含氟烃,含氟烃既可用作最终产品制冷剂和发泡剂等,也可继续加工成含氟聚合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不断出现,含氟产品的市场不断拓展。氟化工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我国拥有丰富的萤

3、石资源,是我国发展氟化工的有利条件。据有关资料,2005-2006年世界莹石生产总量约为526-535万吨,其中,中国约为285万吨。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世界以探明氟石矿物储量约5亿吨,主要分布在中国、墨西哥、南非、蒙古、俄罗斯、西班牙、法国、摩洛哥、纳米比亚、肯尼亚、意大利等国家,其中中国占20%以上。根据萤石品位的不同,高品位的酸级萤石主要作为氟化工生产的原料,而品位略低的萤石主要用于冶金、建筑的应用。进入21世纪,世界氟化工的发展保持水平发展,而我国氟化工整体呈现高速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的健康发展,国民购买力的提高,促进了与氟化工相关产业的发展。在2002-2005年间,作为氟化工的基

4、础的氢氟酸产品以20%以上的速度发展,而氢氟酸生产能力以3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氟化物生产和消费增长最快的生产和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我国氟化工产业自50年代开始,在90年代末得到重视并成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为加快氟化工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科技部将相关氟材料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为氟化工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政策环境。福建省闽北氟化工创建于1980年代中期,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有了良好的氟化工产业基础,尤其在基础氟化工产品制造方面实力雄厚。2006年底,福建省基础氟化工产品氟化氢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4.2万吨,居全国第二位。省内氟化工产业主要集中闽北,其中以邵武为中心,

5、生产能力超过省内总量80%。永飞化工、华新化工是基础氟化工核心企业。2006年邵武氟化工系列产品销售额达2亿元。根据现有的优势,围绕“工业立市”发展战略,市政府、市发展和改革局及经贸局提出了建设氟化工制造中心的发展目标。根据福建省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充分考虑邵武氟化工产业的现实基础及比较优势,结合市政府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市区域的承载条件,编制了本规划。规划范围:邵武行政区域范围。第一章 邵武氟化工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一、邵武氟化工产业发展概况 邵武氟化工产业发展开始于1980年代中期的邵武市氟化工厂,经过90年代的发展2002年改制后邵武市氟化工厂更名为邵武市永飞化工有限公司

6、,生产能力已经达到2.5万吨。同时,海新化工、建阳金石、顺昌富宝、清流东莹、清流永福等9家中型氟化氢生产企业,总生产能力达到14.2万吨,大部分装置装置单套生产能力在万吨规模。其他氟盐产品包括氟化铵、氟化氢铵、氟硅酸、氟硼酸等氟化盐系列氟化铵、氟化氢铵、氟硅酸、氟硼酸等氟化盐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并长期出口。成为目前国内主要的基础氟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在骨干企业的带动下,邵武市逐步成为闽北基础氟化工原料中心。全市现有4家氟化工企业,氢氟酸生产能力近6万吨,两铵产品能力2万吨。在氟化工深加工方面拥有600吨六氟化硫和150吨织物表面整理剂,实现了高端氟材料产品的规模化生产。2006年氟化工产品销售额

7、达2亿元,氟化氢和氟化氢铵在国内市场有较高的占有率。氟化工产业已成为邵武乃至闽北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朝阳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二、邵武发展氟化工产业的有利条件1、有良好的氟化工产业基础福建省萤石资源比较丰富,全省有矿床(点)71处,分布在福建省西北部地区,以光泽、邵武、建阳、将乐等22个市、县为主(表2-12),已勘查矿区15个,储量可达1300万吨。福建省萤石矿床成因类型均属热液充填型脉状矿床。萤石矿大多产在硅铝质岩石中,以花岗岩为主,次为变质岩、火山岩等,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床主要产于闽西北、闽西一些主干断裂及其两侧的断裂中,矿体一般呈脉状或透镜状,大多数矿体常见膨胀收缩、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矿体产

8、状与断裂一致。矿体可分两类,一类是单脉型,矿体由萤石矿脉及一些小脉状矿体组成,大脉是矿床的主体。规模大,延深长,如邵武南山下,建阳回潭等大型矿床属此类;另一类为脉组型,由大小相似的、近于平行的一组矿脉组成,单个矿脉规模均小。建阳回潭萤石矿床:矿床产在兴田五夫断裂破碎带中,区内出露有加里东二云母花岗岩、燕山晚期花岗斑岩,萤石为单脉(大脉)型,呈透镜状,在主脉旁侧有3条小的脉状矿体,与主矿体平行。矿物组成以萤石、石英为主,化学成分CaF2平均52.32%。该矿探明矿石储量317.6万吨,折合萤石矿物166.6万吨,属大型矿床。萤石矿点分布在浦城、南平、连城、漳平、永安、武平、泰宁、宁化、福鼎、顺昌

9、、平和、古田等县市。福建省萤石矿分布情况表县名储量(万吨)矿床名称占全省百分比(%)光泽344.7羊古庵、夫人村、关上、梅溪26.7建阳317.6回潭24.6邵武267.4南山下、上陂、坳上、吴家塘20.7将乐217.2常口16.8上杭59泮境4.6松溪42.7寺坑3.3清流35梧地2.7明溪4.3原坊宁化0.6安远2、具备较好基础氟化工工程化能力以永飞化工、华新化工为初级氟化工为生产基地,依托的科研单位研发能力,通过企业技术创新和引进技术,建成了具有较好通用性、前瞻性和开放型的氟化工实验工厂,开发高附加值的含氟聚合物、ODS替代品、电解氟化学品。3、有一支氟化工专业人才十几年来,在氟化工装置

10、的建设、和生产管理实践中,培育了一支具有生产、管理、销售经验的氟化工专业人才队伍,可为氟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三、问题及面临的挑战1、竞争优势正在逐步削弱。邵武市氟化工产业的发展势头后劲不足,近几年氟化工产品的仅限于基础产品氢氟酸和及其两铵,市场依赖性大,经营风险高。在国内氟化工基础产品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价格波动加剧,利润空间大幅缩减,这种结构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目前,江西省利用萤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氟化工,在近4年间氢氟酸生产能力逐渐接近福建省水平,并有超过的趋势。浙江省氟化工发展历史悠久,综合实力强,龙头企业有巨化集团公司、鹰鹏化工、三美化工及浙江省化工研究院产业化实体

11、公司等, 仅鹰鹏化工一家的氢氟酸装置规模已达10万吨。四川晨光化工研究院、山东东岳化工集团、江苏梅兰化工等企业2003年的氟产品销售收入都已达到了6-8亿。上海三爱富不仅具有技术力量强、产品品种多、附加值高的优势,并且销售收入已达11亿元。江苏常熟的日本大金、法国阿托菲纳、美国杜邦和霍尼维尔公司这些跨国公司都相继在中国建设的大型氟化工生产基地。这些地区的氟化工迅速发展,使福建省氟化工的生存受到极大的挑战。2、可持续发展缺乏资源保障机制。萤石是氟化工之根本,邵武市境内虽说有萤石资源,但矿山分布散、规模小,据了解,储量在250万吨。目前,永飞化工及华新化工生产氢氟酸所需的萤石资源,主要从当地采购,

12、部分由外省采购量。萤石是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在国家实行限量开采政策下,对萤石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为此,许多氟化工企业纷纷采取行动,利用各种形式获取萤石资源控制权,在这方面市政府应效法江西省,亟待建立省内萤石资源的保障机制。3、受环境制约越来越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邵武市作为闽北的生态屏障,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客观上给我们发展氟化工带来了更多的制约。第二章 氟化工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环境一、国外氟化工产业发展状况及趋势氟化学工业自上世纪30年代崛起,至今已有近八十年的历史。在氟化学研究和氟化工生产方面美国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其生

13、产能力及消费水平占世界的33%和44.5%;日本从上世纪50年代末起步,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居第二位;欧洲的氟化学工业主要集中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大化工公司中;前苏联氟化工在上世纪70年代已形成较大规模,但自1990年代起发展缓慢;亚洲除了日本和中国外,印度、新加坡、韩国也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但规模小、品种少。目前,全世界氟化学产品已达到千种以上,总产量超过200万吨,形成了几百亿美元的销售市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品种不断开发,市场对氟化学产品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氟化学工业因此成为全球密切关注的高新技术产业。美国杜邦(Du pont)公司、日本大金(D

14、aikin)公司、意大利Solvay(Solexis)公司、美国3M(Dyneon)公司、日本旭硝子(Asahi glass)公司、法国阿托菲纳(Atofina)公司、英国ICI公司七大国际著名的氟化工企业,占世界有机氟材料总生产能力的86%以上。世界氟化工发展呈现出以下的特点:1、初级产品向资源丰富国家转移。受萤石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国际跨国公司围绕资源配置进行了大规模的业务与资产重组,纷纷将制造业的基地向萤石资源丰富的国家转移。因为看好我国高品位丰富的萤石资源和巨大的潜在市场,世界几大氟化工大公司都以合资或独资形式开始进入中国办厂,比如日本大金在常熟建设基地,日本华尔卡公司、美国3M公司与江

15、苏梅兰集团开展合作,法国阿托菲纳与常熟以及上海三爱富公司的合作。未来初级产品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萤石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2、高端生产技术和产品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在生产技术上,元素氟化技术、定向催化氟化技术、含氟合成子的设计等国外已较为完善。美国杜邦公司已经成功地将超临界技术应用在氟聚合物合成上,生产出更高纯度和品质的氟聚合物产品。国外氟化工大公司已解决了电子级氟化学品需依赖的高洁净生产条件和先进的分离提纯技术及装备(我国至今几乎没有电子级氟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开发出适用于自动模塑加工粉末流动性好的品种及相关氟塑料合金等一整套处理工艺及预烧结技术。实现了通过后处理和表面修饰、复合改性赋予含氟聚合物多样性、功能性、易加工等特点。氟化工巨头在氟化工高端生产技术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在产品方面,国际上氟化工七强企业的氟树脂品种和质量都遥遥领先,如超细粉末聚四氟乙烯、可熔性聚四氟乙烯(PFA)以及新研制开发的一系列常温固化型氟树脂涂料,美国杜邦公司还开发出非结晶性无定形高分子材料Teflon AF。美国杜邦公司和日本旭销子、旭化成公司几乎垄断了用于氯碱和燃料电池的全氟离子膜生产技术和世界市场。含氟织物整理剂(WOR)由美国3M和杜邦、法国阿托菲纳、日本大金等少数企业垄断,新型活性涂料、液晶显示材料、光纤涂覆材料、医用含氟材料、含氟医药、新型含氟农药等基本上由发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