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煤矿案例培训教育讲义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08665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煤矿案例培训教育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福建省煤矿案例培训教育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福建省煤矿案例培训教育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福建省煤矿案例培训教育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福建省煤矿案例培训教育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煤矿案例培训教育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煤矿案例培训教育讲义(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 建 省 煤 矿 案 例 警 示 教 育培训讲义二0一三年七月案例分析1(透水事故)(案例一)福建煤电公司翠屏山煤矿“8 . 3”透水事故 事故发生时间:2002 年8 月3 日11 时30 分事故发生地点:201 采区十320 区段南41 煤层切眼上山 事故性质:重大责任事故 伤亡情况: 死亡3 人、失踪1 人一、概述 事故发生地点位于翠屏山井田南翼,历史上有小煤窑开采,井口均已塌陷并被植被覆盖,201 采区320 区段处于探煤阶段。现有井巷长度315米,其中全岩巷195 米为裸体巷道,断面5.4M2,切眼上山120 米、净断面2.5 M2、棚距0 . 8 米。该切眼于2002 年6 月1

2、3 日开始施工,所探煤层为41 煤层。已揭露的41 煤层厚度不稳定,局部厚达6 米,二切眼上山沿着顶板或底板掘进,煤质较松。煤层倾角为56 度左右,属于急倾斜煤层。顶板岩性为厚层状细粉砂岩,块状构造,底板岩性为细砂岩。二、事故经过 2002 年8 月3 日早班采掘十队六人在班长张兴淦的带领下,7 点30 分左右到达工作面。约11 点,出完14 车煤后,罗明贵等5 人到十320 车场各推一部空车到装车口,罗先把装好的第15 部车往外推至装车口以外130 米石门三叉口处,突然听到身后一阵急风吹来,就被随后跟来的水冲出70 多米,至320 联络巷时抓住电缆而脱险,并立即把工作面透水情况向调度室汇报。

3、与此同时,张根深协助装好第16 车煤后准备推车时,听到一阵风从小眼下来就与张启文往外跑,至装车口以外20 米处第一个避车处,张根深迅速躲到避车巷获救,而张启文则被水冲走。张元生爬上小眼口,准备装第17 部车时被小眼上方的水冲出,张瑞明当时在装车口听到异常声音就爬进装车口以内的空车上获救。 事故发生后,福建煤电公司和翠屏山煤矿迅速投入了抢求工作。抢救人员在380 车场遇见该班工人罗明贵,向他了解事故的情况,抢救人员赶到现场发现十320车场煤泥有50 厘米高,水流量已减至35-40 M3小时,估计有3000m3 左右的水及煤泥冲下来。 在清理过程中,发现320 车场中部的张启文、张元生二人,均已死

4、亡。14 时发现送饭女工刘菊英尸体。由于切眼上山经透水事故后,整条切眼上山被大量的煤泥矿木堵塞,并可能存在积水,为确保施救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事故扩大,经请示报告同意,终止施救工作。 三、事故原因分析1 、直接原因: 切眼上山工作面煤层冒落后,施工队没有多时采取有效的支护措施,造成承压煤层承受不住老窑水压力发生透水事故。2、间接原因: 一是该矿虽然制订了210 采区十320 区段41 采面切眼上山探水技术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冒顶没有严格按照技术措施的要求执行,而且对工作面发生冒顶无报告,重大的潜在水害隐患不能及时排除;二是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又探水工作检查、监督不够。四、事故教训l 、应切

5、实抓好矿区老窑、采空区积水情况调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防治水原则;2 、加强工作面、顶板管理,严格按作业规程作业;五、防范措施1、翠屏山煤矿“8 . 3 ”透水事故发生后,组织了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大检查,符合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采掘工作面,由矿长审批签发 继续生产通知书,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工作面发出停产整改通知书 ,同时发动全矿安全、生产技术人员,通过查资料,看现场对矿区所有采掘工作面的周边环境进行安全技术论证,认真制定并落实防治矿井水害的措施,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2、认真吸取“8.3”透水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加强现场生产管理和安全技术管理,杜绝事故的发生,把安全工作作为首要工作来抓

6、,坚决做到隐患不排除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确保万无一失;3、加强防治水安全技术培训,提高职工防范透水事故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能力;4、加强对有可疑水患作业点的安全管理,加大现场管理力度,严格执行探囊取物放水制度;5、坚持小煤窑调查和矿井积水区的分析以及做好出水点的观测工作,严格采掘工作面的安全技术论证工作,把防治水害作为重点工作来抓;6、进一步加强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认真组织采掘工人学习有关探放水技术和避灾知识,做到探放水作业必须有明确责任人及探放水书面记录;7、加大安全大检查力度,每5 天组织一次全矿性安全大检查、及时排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案例二)永定县培丰镇田地村丰田煤矿“

7、8.29”透水事故事故发生时间:2001.8.29 18时事故发生地点:永定县培丰镇田地村丰田煤矿459 事故性质:重大责任事故伤亡情况:死亡3人一、概述丰田煤矿在七十年代为县国有煤矿,后划给永定县煤炭工业公司管理。该矿已经取得了采矿许可证,核定开采深度为459-520 米。由于459 以下水平为采,永定县煤行办在2000 年9 月18 日发现该矿越界开采后即下安全监察意见书,责令停止。2001 年5 月30 日,县关压办发出通知,要求丰田煤矿取缔20 号煤下山并永久性关闭,检查中20 号煤下山的巷道口已用红砖桨砌。但该业主却阳奉阴为,在县煤行办检查时钉上栅栏,拆除下山电源,待人一走就打开栅栏

8、,接上电源,断断续续地生产。 +459 水平20 号煤下山主要股东有简坤荣、郑庆明、郭尔年,由郑庆明负责井下生产安全,简坤荣负责地面及销售,井下生产承包给刘志伟,由领班肖作证带领工人生产,工人未进行过安全教育培训。二、事故经过 2001 年8 月29 日下午六时左右,陈广昌拉第四车煤到十332 水平井底上山口时,感到一阵大风扑出,在井底巷道的陈广昌和龙立芳立即往提升上山跑出井口,其余人员也立即撤出井口,、在沿煤上山迎头作业的肖作证、刘石发、邱世生没有出井。而后陈广昌和阳贻泼等人重新进洞察看,见第一道下一山被淹10 多米高,工人找到承包人刘志伟报告,刘电话通知简坤荣、郑庆明。 9 月4 日,由于

9、下山巷道发生局部冒顶,水管被埋,抽水被迫停止,施救组立即组织巷道维修并继续施救,因施救的难度与危险性大,9 月13 日报请省安办终止施救,次日省安办同意终止施救。事故发生后,郑庆明、简坤荣未及时报告,隐瞒事故真相并驱赶和派送工人和家属离开现场,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法人代表郭乐后、 承包人刘志伟逃匿,给事故调查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三、事故原因分析 1、 直接原因: 该矿业主擅自打开已封闭的越界开采巷道,未对周围老窑采空区积水进行调查,又未制定探放水措施,组织式人在上山冒险作业,打穿老窑采空区积水,引发透水事故。2、间接原因: 一是下山违法越界开采,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二是工人无进行教育培训

10、,不具备防范透水的能力;三是县煤行办、培丰镇政府对该矿下山违法开采的行为疏忽督查。四、事故教训1、必须切实加强矿区水文地质情况调查,特别要加强对老窑、采空区积水情况的调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做好防治水的各项工作2、加强工人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职工识别事故预兆的能力。五、防范措施1、永定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打击对非法开采的打击力度,对有证矿井违法越界开采和安全生产状况做进一步的检查。2、各矿必须要有合理的排水系统和防透水措施,要摸清矿井范围内的老窑采空区积水情况,加强防范措施。3、加强工人的安全培训教育,提高职工识别事故预兆的能力和掌握防透水措施,增强职工的自主防范能力。

11、案例分析2(瓦斯事故) 1、煤炭自燃的矿区,没有严格通风管理,造成的重大瓦斯中毒事故。 1997年10月27日上午10:00,永定县高陂镇岌头山矿区,3#硐工人宋等4人入井作业,在距硐口14米的主平硐发现9:00入井作业的王等4人倒在巷道中。宋等人感到头晕并呕吐,只好退出。矿方立即组织抢救,到15#硐找工人,发现在15#硐41#采煤工作面的杨等工人也倒在工作面。后请永定矿务局矿山救护队施救。事故造成6人死亡,一人重伤。 事故原因是与永定高陂镇岌头山矿区相通的红坊镇联合村张硐煤层发生自燃,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相互沟通的矿井之间采空区没有密闭,矿井又没有使用机械通风,10月27日天气变冷后,自然风压

12、加大,位于低处的张硐内一氧化碳涌入岌头山矿区。 2、贯通采空区,又抢救措施不当,造成的重大瓦斯中毒事故 1993年11月1日7时,新罗区适中镇保丰村集资煤矿+630下山全岩掘进工作面与原保丰村矿+525水平37号煤层上部采空区贯通,有毒有害气体突然涌出,薰倒进入该工作面作业的一个工人。其余工人见状,急忙出硐口叫人抢救,工人救人心切,在未进行气体检测,不知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严重超标,又没有佩戴自救器、呼吸器的情况下,一哄而进,先后有11个工人在途中中毒倒下,经抢救6人脱险,其余5人死亡。 3、进入没有通风的上山,造成的重大瓦斯中毒事故 1998年10月9日1时,清流县沙芜乡秋口煤矿四川工程队带班班

13、唐带工人董、石到+380水平C17煤层北翼运巷切眼2#小眼(全长46.7米)打掘进,未开局部通风机,造成3人死亡。 4、长时间停风,进入工作面通风时间不足,造成的重大瓦斯窒息事故 2004年2月17日10时40分左右,武平县矿二采区+285水平南巷21#采煤面钟等三名作业人员,在通风时间不足的情况下,进入因春节放假停工停风时间长达38天的采煤顺槽,在吊挂风茼过程中,因工作面瓦斯积聚,氧气含量不足,造成缺氧窒息事故,死亡三人。 案例分析3(运输事故) 1、连城县煤矿“619”斜井跑车事故。 1994年6月19日凌晨2:30时左右,雷推车至+310水平车场后,打信号与井口联系要求放空车,地面打点工

14、温听到信号后,严重违反作业规程,将三部空车同时下放(矿里有三根插销,一条三环链放在井口,每次最多只允许放二部车,第三部矿车是无法联接的),其中从钩头至尾端第三部车与第二部车用电缆联接,当串车快到下部车场时电缆松开,造成尾端矿车飞车,当场撞死井下推车工雷。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是井口打点挂钩工温严重违反作业规程私自超挂一部矿车,且用电缆联接第二部与第三部矿车,电缆松开后造成飞车事故。雷打完信号后,没有按规定进入躲避峒是该起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绞车司机刘没有制止温的违章行为,违反了绞车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也是该起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2、新罗区煤矿“9.9”运输事故。 93年9月9日,许在该矿区3

15、7号煤运巷运煤途中,因轨道敷设不合格,接头处不平整,坡度太大,造成重车上坡推车困难,许便用肩膀顶车,因力气不够,矿车在重力作用下倒退下滑,造成许脑袋被矿车和支架挤压,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一是巷道断面太小,矿车与巷道壁安全间距不够、坡度太大;二是工人操作不当,用肩膀顶车形成侧向推车。间接原因是对工人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不够。 案例分析4(火灾事故)(一)内因火灾龙岩苏邦煤矿二号井煤炭自燃事故苏邦煤矿二号井位于龙永煤田北部,开采苏邦北井田北块段煤层,属低瓦斯矿井,无煤尘爆炸危险。1994年6月10日16时左右,跟班安全员在巡回检查中发现260-38号煤层北运巷有大量烟雾往外涌出,并有烧焦味,靠近运巷温度越来越高,走进运巷上山口观察发现垮落的煤壁有火红的煤炭在燃烧,即向井口调度及矿值班领导和救护队汇报。值班领导知情后即下令停止井下作业,撤出所有施工人员,并通知不得在回风斜井行人。随后,矿救护队赶赴现场,在295m水平回风石门附近测得一氧化碳浓度高达0.012%,并发现有毒有害气体已经波及260295m区段整个38号煤层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