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财务管理会计期末精篇复习资料精心整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07835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财务管理会计期末精篇复习资料精心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大财务管理会计期末精篇复习资料精心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大财务管理会计期末精篇复习资料精心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大财务管理会计期末精篇复习资料精心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大财务管理会计期末精篇复习资料精心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财务管理会计期末精篇复习资料精心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财务管理会计期末精篇复习资料精心整理(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电大财务管理会计期末精篇复习资料 精心整理一、单选题1) 现代管理会计是一门以(B)为基础的综合性交叉学科。A、财务会计学 B、现代管理科学 C、经济学 D、统计学 2) 现代管理会计的对象是(C)。A、利润 B、收入 C、现金流量 D、成本 3) 不属于管理会计职能的有(A)。A、 对会计事项进行账务处理 B、预测资金需用量C、以各项指标评价投资方案 D、制定成本定额,控制成本支出 4) 现代管理会计以(D)为主。A、决策会计 B、控制会计 C、规划与决策会计 D、规划与决策会计和控制与责任会计 5) 从服务对象看,现代管理会计侧重服务于(C)。A、企业的投资人 B、企业的债权人

2、C、企业内部各级经营管理者 D、以上三者 6) “管理会计”这一术语是(B)首次提出的。A、麦金西 B、奎因斯坦 C、布利斯 D、泰罗 7) 管理会计的业绩报告(B)。A、具有法律效力 B、不具有法律效力 C、遵循公认会计原则 D、遵守会计制度 8) 对会计资料最终结果要求不太精确的是(C)。A、成本会计 B、财务会计 C、管理会计 D、税务会计 9) 管理会计所运用的基本方法是(C)。A、制造成本法 B、成本加成法 C、差量分析法 D、变动成本法 10) 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是财务会计和(C)。A、成本会计 B、财务管理 C、管理会计 D、物价会计11) 某公司有3000件积压的在产品, 总制

3、造成本为60000元。如果花40000元进一步加工商品,该批商品出售可得销售收入75000元,该批商品也可卖给某批发公司,可得销售收入50000元,在分析这两个备选方案时,沉没成本是(D)元。 A、50000 B、10000 C、40000 D、6000012) 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一旦形成,在短期内难以做重大改变。属于这种经营能力成本的是(A)。A、约束性固定成本 B、酌量性固定成本 C、重置成本 D、沉没成本 13) 在相关范围内,其单们成本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是(B)。 A、固定成本 B、变动成本 C、混合成本 D、总成本 14) 机会成本是指(B)的成本。A、不需要动用本期现金等

4、流动资产 B、在决策时应作为一个现实因素加以考虑 C、两种决策方案的差额 D、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所增加 15) 可避免成本与不可避免成本的区别在于(D)。A、费用的发生是否与所决策的问题相关 B、是否需支付现金等流动资产C、是否可通过某项决策行动改变成本数额 D、决策方案变动时某项支出是否可避免 16) 在变动成本计算法下,产品成本不包括(D)。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变动制造费用 D、固定制造费用 17) 变动成本计算法与完全成本计算法对(D)的处理方法不同。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变动制造费用 D、固定制造费用 18) 一般情况下,当本期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按变动成本计算法确

5、定的利润(B)按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的利润。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19) 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2010年的年初存货为30000元,年末存货为0元,在这种情况下,按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比按变动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A)。A、小 B、大 C、相等 D、不确定 20)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A、在没有期初、期末存货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与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相等。B、在没有期初存货,但有期末存货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小于按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C、在有期初存货,但没有期末存货的情况下,按完全成本计算法计算的损益小于按变动成本计

6、算法计算的损益。 D、以上都不对21) 下列各项中,其计算结果不等于变动成本率的是(B)A、1边际贡献率 B、1保本作业率C、单位变动成本/单价x100% D、变动成本/销售收入x100% 22) 下列措施中,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能降低保本点的是(B)。A、提高单价 B、增加业务量 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D、压缩固定成本开支 23) 下列各项指标中,其数值越小,说明企业经营的安全程度越大的是(D)。A、安全边际率 B、销售利润率 C、边际贡献率 D、保本作业率 24) 某企业只经营一种销路不稳、单位边际贡献大于零、保本点销售量为3200件的产品,下年度预测销售量为2000件、3000件和400

7、0件时概率分别为0.2、0.5和0.3,则当该产品的销售量达到其期望值时,企业处于(D)。A、保本状态 B、盈亏不确定状态 C、盈利状态 D、亏损状态 25) 已知某产品的销售利润率为16%,安全边际率为40%,则边际贡献率 (A)。A、40% B、6.4% C、2.5% D、56% 26) 在新产品开发的决策中,当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增加时,单位资源边际贡献(B)。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 27) 在半成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生产决策分析中,当差量收入大于差量成本时,应当(A)A、进一步加工 B、出售半成品 C、都可以 D、不能确定 28) 当企业有剩余生产能力时,(B)即可接

8、受客户的追加订货。A、出价大于单位完全成本 B、出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 C、出价小于单位变动成本 D、以上均错 29) 在本量利分析中,产品成本按(C)进行计算。A、完全成本法 B、制造成本法 C、变动成本法 D、吸收成本法 30) 如果其他因素不变,销售价格提高,会使保本点(B)。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各种可能 31) 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面预算必须以(C)为主导。A、生产预算 B、成本预算 C、销售预算 D、现金预算 32) 按照企业预算期内可预见的多种经营活动水平分别确定相应的数据,使编制的预算随着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变化而变动,这种预算称为(A)。A、弹性预算 B、滚动预算 C、零

9、基预算 D、概率预算 33) (B)的编制过程,实际上也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规律性的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A、弹性预算 B、滚动预算 C、零基预算 D、概率预算 34) 从根本上研究分析每项预算是否有支出的必要及支出数额的大小的预算是(C)。A、弹性预算 B、滚动预算 C、零基预算 D、概率预算 35) (C)是企业在计划期间日常发生的具有实质基本活动的预算。A、长期预算 B、短期预算 C、业务预算 D、财务预算 36) 编制全面预算的基础是(D)。A、直接材料预算 B、直接人工预算 C、生产预算 D、销售预算 37) 资本支出预算是(C)。A、财务预算 B、生产预算 C、专门决策预算 D、业务预算

10、 38) 随着业务量的变动作机动调整的预算是(B)。A、滚动预算 B、弹性预算 C、增量预算 D、零基预算 39) 滚动预算的基本特点是(B)。A、预算期是相对固定的 B、预算期是连续不断的 C、预算期与会计年度一致 D、预算期不可随意变动 40) 滚动预算的预算期一般保持在(D)。A、1个月 B、一个季度 C、6个月 D、一年 41) 在成本管理工作中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最广泛应用的标准成本是(C)。A、基准的标准成本 B、理想的标准成本 C、现实的标准成本 D、历史的标准成本 42) 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中,材料价格差异是根据实际数量与价格脱离标准的差额计算的,其

11、中实际数量是指材料的(D)。A、采购数量 B、入库数量 C、领用数量 D、耗用数量 43) 变动制造费用的价格差异即为(B)。A、效率差异 B、耗用差异 C、预算差异 D、能力差异 44) 如果所制定的标准成本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成本差异不大,则(D)。A、每月的成本差异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在销售成本、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摊 B、每月将成本差异全部结转到销售成本中C、成本差异累积到年终时,按比例分摊到销售成本、产成品和在产品成本 D、成本差异累积到年终时,全部结转到销售成本中45) 固定制造费用通常是根据事先编制的(A)来控制其费用总额的。A、固定预算 B、弹性预算 C、零基预算 D、滚动预算 4

12、6) 与数量相关的动因不包括(D)。A、产量 B、直接人工工时 C、机器工时 D、生产工人人数 47) 作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是(B)。A、产品成本计算 B、作业分析 C、业绩评价 D、成本动因分析 48) 下列有关成本动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成本动因是构成成本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B、成本动因通常分为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两种C、资源动因是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最终产品的纽带D、成本动因分析的目的,就是力求摆脱无效或低效的成本动因49) 以资源无浪费、设备无故障、产出无废品、工时都有效的假设前提为依据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B)。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

13、标准成本 50) 下列变动成本差异中,无法从生产过程的分析中找出产生原因的是(C)开展以“科学发展挖穷根”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是抢抓机遇、科学发展、做好本职、奋力向前的活动,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清*发展思想、明确*发展方向、实现*科学发展的具体举措。立足县情,结合分管工作,我认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是城镇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齐全、城镇化水平低,对工商业发展的承载和集聚能力较弱,城市经济对区域经济的辐射、示范、带动效应发挥不够。为此,我们必须加快城市开发建设步伐,夯实发展基础,集聚发展要素,增强发展后劲,以此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一、全县城镇建设的现状近年来,按照

14、高点定位、建管并举、提质扩容的思路,在扩张县城规模上向北扩展、向西延伸、向南开发,在提升建设品位上注重自然、人文,高起点规划,大力度实施,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县城建成区面积达7.8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1.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28%,城区绿地覆盖面积达到66万平方米, 2008年顺利通过了省级卫生县城验收。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仍然存在着城市规模小、基础设施配套和管理不到位、城乡建设不协调等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切实加以整改完善,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推动城市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二、科学推进城市建设管理科学推进城市建设,规划是龙头,建设是基础,管理是核心。按

15、照“持续、完善、巩固、提升”的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统筹规划与建设的关系。在城市开发建设中,要首先保证规划的龙头地位,统筹协调城市人口、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资源等城市化要素,以规划的科学性、完整性、严肃性保证城市建设的高品位、多功能。二是统筹县城开发与乡村发展的关系。城镇对农村的影响最直接,增强小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统筹城乡发展成本最低、效果最明显、操作最简便的途径,把促进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城乡发展良性互动。三是统筹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首位,注意克服破坏生态、浪费资源等各种问题,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城镇一时的快速扩展。四是统筹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关系。把城市管理放在突出位置,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投入,把管理工作渗透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各个环节,推动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处理好四个方面关系的基础上,按照“丰富文化内涵、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的思路,坚持速度、质量相统一,把握关键环节,不断完善城市功能。1、加快完善城乡规划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