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资料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04169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述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概述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概述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概述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概述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概述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述资料(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预拌混凝土行业特点及产品特点 一、预拌混凝土行业特点中国的预拌混凝土行业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获得蓬勃发展。它是现代混凝土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是建筑施工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的转变。它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预拌混凝土行业具有的一般特性如下:1、 季节性:整个建筑工程(包括公路、桥梁、港口码头、油田矿井等)行业施工受季节影响较大,也相应影响到预拌混凝土行业。2、 地域性:建材行业混凝土原材料受到地材、环境、运输半径的局限等限制,区域市场价格差异较大。3、周期性:混凝土用量受当地建筑工程施工

2、及基础建设规模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周期性。4、规模效应:与一般工业企业类似,产能越高,企业规模优势越明显。5、产品同质化严重:预拌混凝土产品具有很强的同质性,不同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二、预拌混凝土产品特点预拌混凝土是指在搅拌站(楼)生产的、通过专用运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的、交货时为拌合物的混凝土。预拌混凝土分为常规品和特制品。 预拌混凝土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半成品性预拌混凝土交货时呈拌合物状态,需要在施工地点经过浇筑、振捣、养护等工艺过程,才能成为结构成品,其硬化后质量受到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水平和环境等因素影响,预拌混凝土硬化后性能无法在施工交付时确认。因此,相对于最终使用状态和其

3、它工业产品而言,预拌混凝土属于“半成品”。2、可塑性可改为“工作性”?可改为“和易性”预拌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利于输送、浇筑和振捣等施工操作,并具有良好的模板充盈能力。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逐步发展,对预拌混凝土拌合物的可塑性要求越来越高。3、时效性受到混凝土凝结时间的限制,预拌混凝土应在在设定的时间内初凝之前完成浇筑全过程。4、质量因素复杂性影响预拌混凝土质量因素涉及原材料质量及判定时间的滞后性、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等各个环节,混凝土自拌合起随环境和时间的变化,混凝土其拌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能也在不断变化中,因此,影响预拌混凝土质量因素较为复杂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预拌混凝土生产集中、设备

4、工艺先进、计量准确,便于实现现代化专业管理,能满足工程设计的各种要求,有利于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散装水泥、工业废渣和城市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有利于绿色生产和节约资源,符合当代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第二节 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指标及影响因素预拌混凝土GB/T14902对预拌混凝土的产品质量检测项目、指标要求和评价方法等做出了明确规定。标准明确指出:在进行混凝土出厂质量检验时,常规品应检验混凝土强度、拌合物坍落度和设计要求的耐久性此处“耐久性”出厂检验不易检测,只能检测一些耗时短、易测的项目,如“含气量”等,但抗冻性、抗渗等在出厂时无法检测,只能后续检测。特制品除上述项目外,还应按相

5、关标准和合同规定检验其他项目。具体质量指标与评定标准应符合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要求。一、和易性混凝土和易性包括流动性、保水性和粘聚性三个方面,而书中只说了关于流动性的问题,或者直接把和易性改为流动性。建议将“和易性”改为“工作性”指标(一)指标内容在预拌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过程中,坍落度和或扩展度是评价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建议将“和易性”改为“工作性”的最重要的定量量化指标之一。一般情况下,预拌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和或扩展度可按其大小分为不同等级(如表1-1和1-2所示),在实际工程中可根据具体结构的浇筑情况选择适宜的等级。当有特殊要求时,混凝土坍落度应满足相关标准规定和施工要求,比如自密

6、实混凝土扩展度控制目标值不宜小于550mm,并应满足施工要求。坍落度和扩展度的实测值与控制目标值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3的规定,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宜大于30mm/h。表1-1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级划分等级坍落度 (mm)S110 至 40S250 至 90S3100 至 150S4160 至 210S5 220表1-2混凝土拌合物的扩展度等级划分等级扩展直径 (mm)F1 340F2350 至 410F3420 至 480F4490 至 550F5560 至 620F6 630表1-3 混凝土拌合物稠度允许偏差坍落度(mm)控制目标值(mm) 4050 至 90 100允许偏差(mm) 10

7、 20 30扩展度(mm)控制目标值(mm)350允许偏差(mm) 30(二)影响因素1.原材料(1)水泥一般情况下,水泥需水量越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就越小;水泥的细度越大,则需水量越大,同样水灰胶比条件下混凝土的流动性就越差,但粘聚性和保水性相对较好。水泥细度越大,拌合物的坍落度损失越大。水泥温度越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可能会变差,而且,坍落度或扩展度的经时损失也会加快。(2)外加剂有疑问:出现三个概念,可塑性、和易性、工作性,要么统一,要么进行阐述解释。目前,改善混凝土和易性的常用外加剂主要有减水剂、泵送剂和引气剂,它们能使混凝土在不增加用水量的条件下增加流动性,并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8、。一般情况下,采用后掺法、多次掺入法或在浇筑前掺入减水剂的方法,可减少坍落度经时损失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应注意,水泥与减水剂的相容性不好时,坍落度的经时损失较大。水泥中C3A含量以及碱含量、SO3含量都会对混凝土的塌落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掺合料一般而言,掺入适当比例的粉煤灰可显著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粉煤灰的烧失量或需水量较大,会导致混凝土的黏度应与前述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相对应。和易性变差增加。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磨细矿渣粉,可提高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流动性,但会增加离析泌水现象减少离析泌水现象,但对流动性的改善作用不明显。混凝土中掺入硅灰、沸石粉可以明显改变混凝土

9、的需水量,低掺量时能减少混凝土离析泌水,增加粘聚性;但掺量过高则可能会导致混凝土拌合物坍损过快变得干硬而无法正常施工操作。由于硅灰有对水泥颗粒之间的孔隙的填充作用适量的掺入可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4)骨料粗骨料的颗粒较大、粒形较圆、表面光滑、级配较好时,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相对较大。卵石表面光滑,碎石粗糙且多棱角,因此卵石配制的混凝土流动性较好,但粘聚性和保水性则相对较差。河砂与机制山砂的差异与上述相似。级配良好的砂石骨料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小,对拌合物的流动性有利。对级配符合要求的砂石料来说,粗骨料粒径越大,砂子的细度模数越大,则流动性越大,但粘聚性和保水性有所下降。2.配合比(1)单位用水量单

10、位用水量是混凝土流动性的决定因素。一般情况下,用水量增大,流动性随之增大。但用水量过高会导致保水性和粘聚性变差。(2)水灰胶比和浆骨比水灰胶比大小首先决定了水泥浆的稠度,在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水灰胶比增大可使水泥浆和拌合物流动性增大。合理的水灰胶比是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保水性和粘聚性的良好基本“良好”改为“重要”保证,一般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合理选用。在水灰胶比一定的前提下,浆骨比越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越好。合理的浆骨比是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良好保证。(3)砂率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有显著改变,因此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产生显著影响。在水泥用量和水灰比一定的条件下,

11、砂率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砂率增大,粘聚性和保水性增加;如砂率过大,在水泥浆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变小差,粘聚性也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砂率减小,则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均下降,易产生泌水、离析和流浆现象。影响合理砂率大小的因素很多,具体可概括为粗骨料最大粒径大、级配良好、表面较光滑时,可采用较小的砂率;砂的细度模数较小时,可采用较小的砂率;水灰胶比小、水泥浆较稠时,胶凝材料越高时,可采用较小的砂率;施工要求的流动性较大时,需采用较大的砂率;当掺用引气剂或减水剂等外加剂时,可适当减少小砂率同李路明意见,将“少”改为“小”;一般情况下,在保证拌合物不离析

12、、能很好泵送浇灌捣实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较小的砂率。3.时间和环境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拌合物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变得干稠,工作性变差。环境温度高,坍落度损失增大。拌合物所处的环境湿度小、风速大时,也会加大拌合物的坍落度损失,且会导致拌合物不易抹平甚至表面开裂。因此,施工中为保证一定的工作性,必须注意环境温湿度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二、抗压强度指标(一)指标内容混凝土抗压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检验评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50107的规定。(二)影响因素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原材料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施工条件、所处环境所处环境与后面的“养护条件”不对应,应作以调整。、龄期和试验条件等

13、。1.水泥和水胶比当混凝土配合比一定时,水泥强度和混凝土抗压强度成正比。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水胶比、孔隙率成反比。2.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可在保证相同流动性的前提下,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工程经验表明引入的论述应该是确定的,普遍认同的结论。如果是,就可省去“工程经验表明,试验表明。,掺入早强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早期强度,但28d后期强度有可能下降。缓凝剂使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缓慢,但混凝土的后期强度会稳步增长甚至超过不掺缓凝剂的混凝土。一般情况下,掺引气剂使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试验表明引入的论述应该是确定的,普遍认同的结论。如果是,就可省去“工程经验表明,试验

14、表明。,混凝土中含气量每增加1%,且混凝土含气量实测值不宜大于7%,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2%6%改为2%4%为宜。依据性不强,含气量在一定范围内可能符合,但不是都是这样。不同类型的减水剂对强度的贡献率不同。3.矿物掺合料不同矿物掺合料由于其矿物组成、水化活性和颗粒细度不同,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发展的影响也不同。矿渣、粉煤灰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与其掺量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掺硅灰的混凝土强度在整个龄期均高于基准混凝土。掺矿渣、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明显低于纯水泥混凝土,而其后期强度不断增长28d或60d就有超过的。,90d后强度通常会赶上甚至超过基准混凝土。4.骨料骨料的影响主要包括骨料最大粒径、表面

15、特征、形状和强度等几个方面。增大骨料粒径会对低水灰胶比的高强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但对大水灰比混凝土来说影响不大。对于普通混凝土,骨料的颗粒形状和表面粗糙度对强度影响较为显著,一般情况下,碎石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卵石配制的同配比混凝土抗压强度。当粗骨料中针片状含量较高时,将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对抗折强度的影响更显著,所以在骨料选择时要尽量选用接近球状体的颗粒。对于普通混凝土,骨料强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很小,但对于轻骨料混凝土和高强度混凝土,骨料自身的立方体强度会直接影响混凝土整体抗压强度,增加骨料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对强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骨料立方体强度要高于混凝土配制强度。5.施工条件施工条件主要指搅拌和振捣成型。一般来说,机械搅拌比人工搅拌所成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对较高;搅拌时间越长,混凝土越均匀,则强度越高。一般情况下,采用机械振捣比人工振捣均匀密实,强度也略高。此外,高频振捣、多频振捣和二次振捣工艺等,均有利于提高强度。6.养护条件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的养护温度、湿度是决定强度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养护环境温度高,混凝土强度发展也快,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