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校史陈列展剖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03817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中学校史陈列展剖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某中学校史陈列展剖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某中学校史陈列展剖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某中学校史陈列展剖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某中学校史陈列展剖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中学校史陈列展剖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中学校史陈列展剖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定州市李亲顾中学校史陈列展展板布置前言厅主题:冀中名校 沃土铸魂 定州市李亲顾中学校史展前言:李中之本,以德立校、从严治校、教研兴校、特色办学。虽沐风栉雨历经变迁,但弦歌不辍薪火传承,蕴“以人为本,教书育人”之学魂,扬“与时俱进,敢于争先” 之拼搏精神。看今朝李亲顾中学,李中一流;数河北教界风流,誉满神州。纵览李中,群贤毕至,六十余载桃李芬芳;星汉灿烂,半世纪人杰辈出。李中教育,独树一帜,此正所谓“百年春风施化雨,万千桃李竞芳菲”。然师以立德树人为本,校以教书树人为根,我校当恪守科学发展观,立足教育事业之根本,和谐兴校、文化兴校,力使我校止于至善、厚德载物。今设此馆,列叙时人录其功德,扬其

2、精华,后世瞻仰,勉励秉承。浮雕:“沃土铸魂”说明:以蓬勃、积极、健康、向上的高中新生入校宣誓形象为浮雕的主体形象;以定州及李亲顾中学优美的自然风貌和独特的人文环境为背景:象征祖国母亲的五星和象征未来和希望的太阳等元素贯穿始终。整组浮雕在内容上清晰、简明。主题思想明确、视觉效果突出、富有时代气息。剪影:以李亲顾中学优美的风貌和独特的人文环境为剪景。沙盘形象厅沙盘:2440x1220 1:300 校园全景建筑沙盘。鸟瞰:校园全景规划鸟瞰。标题:魅力古郡 业之沃土定州地图标定校园区域;分标题:人文底蕴:历史人才,或兴学助教之士的简介;历史名胜古迹照片;分标题:古郡今风:经济、文化、居住照片;配文:这

3、是一方沃土在这里我们埋下希望的种子然后浇注心灵的清泉让知识在这里枝繁叶茂地盛开传送芳香,收获果实展示版面7.3延长米,版面总高度2.44米。主厅第一部分标题:沃土李中,学风日盛分标题:校园概况:文字。分标题:校徽三风一训校歌办学理念:文字。分标题:现任领导:校长班子合影;领导班子合影。分标题:历史沿革:按年排序,校名、校址、年段。分标题:历任领导:老校长铜像;历任书记、校长照片;姓名、在任时间、职务;小结配诗:六十年的奋斗跋涉栉风沐雨六十年的磨砺攀登枝繁叶茂盛世华章该有多厚的承载深邃熔炼当是多么遥远的延伸展示版面8.9延长米,版面总高度2.44米。第二部分标题:物华天宝 人杰地灵:副标题:(背

4、景字)群贤毕至维李有才,于斯为盛。李亲顾中学的一流成绩,首先取决于一流的教师队伍。六十余年中学边学历史中,李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德高业精、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良师、名师、他们是李中人榜样楷模。早期名师:照片、简介;特级教师:照片、简介;李中名师:照片、简介;副标题:(背景字)乐在杏坛勤耕耘 只为桃李吐芬芳配文:是红烛执着地照亮学子求知的路途是灯塔无私地引航学子锦绣前程每一位教师的心田都是一方肥沃的土壤一粒粒种子发芽一棵棵幼苗成长奉献和汗水一切为了学生无怨无悔语文教研组:合影;数学教研组:合影;外语教研组:合影;政治教研组:合影;历史教研组:合影;化学教研组:合影;物理教研组:合影;生物教研组:合影

5、;体育教研组:合影;音乐教研组:合影;美术教研组:合影;信息教研组:合影。橱柜展示实物:老师编写出著的书籍报纸;刻卷用的钢板刻笔;油灯、红水笔等教师办公用品;部分校友著作。展示版面7.8延长米,版面总高度2.44米。历史厅序标题:追根溯源,新学初起(1911年-1950年)引子:追溯我们学校的历史,如果自建成达林小学算起,已经有百年之久了。民国初拆金神殿,辟建“达林”小学。“七七事变”后,因局势艰危,曾一度辍办。一九三八年,定南县抗日民主政府暨抗日临时指挥部迁至于此,后日寇屡剿李亲顾镇,原校舍悉毁兵燹。一九四四年春,抗日民主政府于废址上重建“李亲顾完全小学”,幸我童蒙,得沐化育。副标题:完小旧

6、事:1912年,中国社会在政治上进入到民国时期。1915年,定县县知事孙发绪动员毁庙办学,全县掀起了兴办新式小学堂的高潮,前后兴办了一百多所新学堂。李亲顾的地方士绅是拆了“金神殿”,用其木料建成了达林小学。“达林”这个名称照旧寄托了这些士绅“达于仕林”的理想,其实时代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那时起,从这个校门走出去的一代代的学子们,都是走在了时代前列的弄潮儿。 从民国成立到七七事变,达林小学历经政治风云,学校的控制权几易其手,校名累经变易后,已经被称做“李亲顾高小”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进步师生在中共地下党的领导之下,多次进行了抗日救亡运动,许多学生在斗争中受到了锻炼,成为抗日战

7、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骨干。这个时期,学校人才辈出,最为著名的是马瑛将军,他在读高小期间,就同学校的十些进步教员和同学一起,参加了家乡的革命斗争,并从这里走向了更大的人生舞台。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恶劣的战争环境导致学校一度停办。1938年春天,定南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并把政府暨抗日临时指挥部设在了李亲顾小学内,后来日寇多次围剿,学校历尽兵燹,原校舍及设施被尽数焚毁了。1944年情况稍有好转,抗日民主政府就在小学校原址重新修缮了学校,并命名为李亲顾完全小学。学校旧貌绘制(可否请人绘制)副标题:美丽的传说:李亲顾中学的校址座落在李亲顾镇的正南方。校院

8、中部曾经有一座庙宇,一个美丽的传说增加了她的神秘色彩。相传很多年以前,有一位道人途经这里,驻足观望,天上祥云飘飞,地上紫气升腾,五彩光波射向四方,道人将手中拂尘高扬,惊呼:“真乃风水宝地,人杰地灵,此处地形如四根桥杆抬出一顶花轿。如在此建一学堂,定出三斗三升芝麻粒那么多的官员”。说罢隐身而去。正好有一位老者经过闻听此言欣喜若狂并传播开去,希望后人在这里建一学堂。我们无须去考证这传说中的时代和人物,也无须辨别它的真伪,只要纵观李中建校以来的数十年间所出的人才就会使人深信:李中是人才的摇篮。背景字:古城之南,沙河之畔,唯我校园,风云百年。第一部分标题:历史起点,宏图肇始(1951年-1957年)配

9、文:一九五一年十月一日,定县人民政府拨款,发展中学教育。在李亲顾完小的基础上建设了“定县第二初级中学”,时称“定县二中”,便有今日之雏形,祝文质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丧乱之余,人物匮乏,土坯矮房,断壁残垣,仅有两座教室的狭小旧址上,百余名师生,因陋就简,亲手整修, 9月招生初中两个班,10月中旬正式开学上课,学校宣告成立,期年大有好转。建校初期,招生发展到三轨制,至1952年,发展到四轨制。第一届第四届初中班毕业112班,毕业生共计625人,升入中专104人,支边36人,选招入伍14人。为国家输送人才154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国家高级栋梁之才。照片:老师生合影、老毕业合影、老教工合影;旧校舍照片

10、、老人才照片、老活动照片;老师生劳动照片。橱柜展示实物:老马灯、铁钟、旧砖、老师生校徽、老建校工具等。展示版面5.8延长米,版面总高度2.44米。第二部分标题:名校初成,辉煌年代(1958年-1966年)配文:1958年学校改称“定县第二中学”,增设高中班。1959年6月20日,改校名为“定县李亲顾中学”。 一九六零年被保定地区行署授予“红旗学校”之桂冠,自此声名响震,峥嵘崭露。此后,到“文化大革命”的几十年中,李中进入第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照片:师生合影、毕业合影、教工合影;校舍照片、人才照片;表演照片、宣传演出照片、民兵训练照片、大炼钢铁照片、劳动照片;文体照片、活动照片、学习榜样照片、校

11、舍建设照片、校园旧址照片等。橱柜展示实物:陶罐、劳动工具、课本书刊、师生校徽、广播器材、建校工具、劳动工具、炼钢工具等。橱柜展示书籍:红旗飘飘、飞夺泸定桥、小英雄雨来、江姐、黄继光舍身堵枪眼以及雷锋、刘胡兰、董存瑞、罗盛教、刘文学、向秀丽、麦贤得、欧阳海、王进喜、草原英雄小姐妹、王杰等英雄人物的故事。评释配文:1958年开始招收高中班,李中的高中教育由此正式起步。1961就以突出的教学成绩成为保定行署的八面红旗学校之一,在沙河两岸老百姓心中,李中就是一座文化的殿堂,被亲切的赞誉为“小宝塔”。这个时期培养出以刘建生、胡振国、王清秀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评释配文:这一年代,是英雄人物辈出的年代

12、,他们作为榜样的力量,一言一行都被灌输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评释配文:同期间全校师生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共度难关解决温饱的同时;积极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以极高的热情投身到各种革命运动当中。1958年,开展除四害讲卫生运动;整风反右运动;全体师生到曲阳抗旱及大炼钢铁。1963年3月,“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开始进行。 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学雷锋做好事活动。1964年,参加“四清运动”。 学校响应毛主席“大办民兵师”的号召组建“民兵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民兵训练。评释配文:学校认真执行中央和省政府提出的各项刹车措施,大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加强学校思想工作,积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学生更是顽强拼搏努力学习

13、,“芶利国家生死以,不因福祸趋避之”。由于成绩突出,其他各项工作又都居先进行列,因此保定地委和行署命名本校为“红旗中学”。至此困难期间为国家培养人才374人。展示版面6.8延长米,版面总高度2.44米。第三部分标题:蹉跎岁月,曲折之路(1967年-1977年)配文:1966年6月8日,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李中停课,师生大部分离校。至1968年初,在“复课闹革命”的要求下,师生陆续回校上课。1968年底,高、初中所有在校生毕业回乡。至此学校教育职能瘫痪。1969 年8月,在校外的教职工回到学校,实现革命大联合。9月1日,成立“学校革命委员会”。10月,“侯王建议”出笼后,师生大部分下放。1

14、973年,“红专” 招收初中58、59班。高中2224班毕业,招高中3235班,并开始办各种专业班。崇高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致使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在逆境中,采取迂回战术恢复学校教育职能。1976年2月,李中“定县五七大学李亲顾” 短训班,共举办农机,农半医、民办教师、文艺等短期培训班多期,培训柴油机手、赤脚医生、民办教师等共计520余人。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县文教局等有关部门开始酝酿回复李中。1976年底至1977年间,中央决定恢复高考制度,学校办起高考复习班。1977年12月底,大中专招生考试。张红彬被北大录取,这期间柴国才、许如芹、成国卿、梁贞田、解增柱等升入大学,多名学生

15、被中专、中师录取。1975年全国教育整顿后,教育向健康方向发展,李中也涌现出以宋增娣为代表的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宋增娣参加铁路系统工作后脱颖而出,成为劳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她不顾个人安危,勇救旅客,光荣牺牲,成为新时代人民敬仰的革命烈士,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1975年8月21日,我校初50班毕业生、李亲顾公社新立庄小学民办教师康京全为抢救落井学生光荣牺牲。全校师生开展向康京全同志学习的活动。这一时期通过参军保送乃至77年恢复的高考,为国家输送了一批难能可贵的人才。照片:文化大革命题材材料照片、游行照片、批判照片、会师生合影、毕业合影、烈士榜样照片等。橱柜展示实物:毛主席像、毛主席语录、毛主席纪念章、文化大革命题材材、广播器材、时期教材、考试通知、烈士遗物等。橱柜展示书籍:宋增娣、雷锋的故事等副标题:(背景字)舍己救人 浩气长存永不惜灭的生命之火献给烈士宋增娣您,为抢救旅客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您,用坚定的步伐走完了二十八年的生活历程。您的英名宋增娣将永远铭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