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学原理杨斌第七章节宏观税收负担衡量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1102577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学原理杨斌第七章节宏观税收负担衡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税收学原理杨斌第七章节宏观税收负担衡量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税收学原理杨斌第七章节宏观税收负担衡量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税收学原理杨斌第七章节宏观税收负担衡量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税收学原理杨斌第七章节宏观税收负担衡量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收学原理杨斌第七章节宏观税收负担衡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学原理杨斌第七章节宏观税收负担衡量(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2,内容提要,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测算和轻重判断方法 宏观税负与微观税负的差异及其原因 税收增长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相关性分析,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3,宏观税收负担,宏观税收负担 一定时期国家征集的税收总额与同期社会产出总量或总经济规模的对比关系。 衡量宏观税收负担状况的指标主要有两个:,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4,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都反映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经济运动总量,其关系如下: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十国外净要素收入 国外净要素收入本国国民在国外取得的劳动和财产收入 外国国民在本国取得的劳动和财产收入 衡量中国的宏观税负,国

2、内生产总值优于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计算方法: 生产法(或部门法) 分配法(或收入法) 使用法(或支出法),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5,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是整个社会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总和,是反映一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MPS体系:国民收入一般指的就是国民收入生产额,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即v+m)。 中国MPS体系下的国民收入不包括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或收入。 SNA体系:建立在生产三要素理论基础之上,指直接参加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生产要素,通过价值分配所取得的报酬总和。有减法和加法两种计算方法: 减法: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间接税净额

3、加法 :社会各部门和个人扣除直接税后的工资薪金、利息、利润总和加上政府获得的各项直接税收入(如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险税),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6,税收总额,各时期税收总额的内涵及统计口径不一致,重要分界点 1984年利改税 利改税前:本来应以所得税这一税收形式上交的纯收入以利润形式上交,“税收总额”不能反映税收的全貌。 利改税后:国有企业利润上交形式完全改为税收形式,以税代利代得过头。 杂税和暗税 在计算宏观税负时应当将杂税,暗税这些财政收入项目算入税收总额中。,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7,判断宏观税负轻重要考虑的基本因素,判断宏观税负水平税负合理,首先看看按这一水平征集的税收能否满足需要由国家

4、主办的社会公共需要。其次看按这一水平征集的税收是否超过宏观税负的最高限量。这就需要计算一般社会公共需要必要量和剩余产品价值率。 一般公共需要必要量:一定生产力水平下应由国家公共权力主体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的经费必要量。 剩余产品价值率:剩余产品价值总量除以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8,判断宏观税负轻重的其他因素,税款的使用是否合理 征税是否公平 企业和个人扩大再生产是否顺利进行,经济发展是否顺利,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9,微观税负水平的衡量,纯收入直接税负担率 企业净产值直接税负担率(只适用于工业企业) 全部税负率:学术研究中往往还用总产值(或毛收入)全部税负率、增加值全部税负率

5、、净产值全部税负率作为参考性指标。,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10,宏现税负和微观税负差异的一般原因,宏观税负率反映的是平均税负率,微观税负反映的是个别税负率。 微观税负水平受税收转嫁影响,宏观税负水平则不存在这一问题。 再生产补偿不足,造成实际税负重(微观税负)。 公共产品提供不足也会加重企业负担(微观税负) 。,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11,中国正税增长弹性,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12,税收增长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了集中对主要影响因素的考察,我们假定 : 以目前中国税制结构为分析背景,因此分析结论不适用于实行不同于中国税制结构的其他国家,也不适用于中国其他历史时期。 暂不考虑征收管理因素,即假定征收

6、管理已经到位,征管水平的提高不影响税收增长。 税法得到完全落实,税务局内部对下级单位下达的税收计划任务与法律规定的实际应征数一致,不存在缓税问题,也不存在偷漏税问题。 GDP核算信息完全,被核算单位没有隐瞒经济活动情况,不存在地下经济。 可以从生产、分配和消费这三个经济活动过程探索税收增长因素及其与GDP的关系,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13,生产环节的税收增长与GDP增长,作为主体税种的增值税,实行生产型,就宏观看实际上就是以GDP为税基,但不是以全部GDP,而是以扣除相当部分服务业和农业以外的生产部门创造的GDP以后的余额为税基。 增值税增长与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增长同步;税收贡献大(征收增值税等主

7、体税种并且税率较高)的产业或企业增长快,税收增长会超过GDP增长;在上述假定下,小规模纳税人增多、增加值增大,那么税收增长速度要快于GDP增长速度。,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14,分配环节的税收增长与GDP增长,理论上分配环节计算的GDP与生产环节计算的GDP相等。 政府在分配环节设置了另外的税收,这意味着税基在GDP基础上叠加了一层,也就是说分配环节不影响GDP总量及其增长(与生产环节一致),但税收却叠加了一层。 只要经济运行的效益提高,税收增长就必定快于GDP增长。经济运行的效益越好,税收弹性就越高。,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15,消费环节的税收增长和GDP增长,GDP总量与生产法计算出来的总量理

8、论上应当是相同的,但税收却又一次叠加了。 只要房地产税等财产税税率足够高,且最终使用环节用于投资的比例较大,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特别是征收财产税的部分增大,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税收增速就要超过GDP的增速。相反,税收增速就可能低于GDP增速。 进出口环节,如果进出口贸易增加,且出口大于进口(意味着GDP增长),税收增长速度就慢于GDP增长速度。关税税率和出口退税率高低不同的产品进出口数量变化也会产生不同影响。,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16,本章小结,宏观税收负担衡量的指标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税收负担率 ,国内生产总值计算主要有生产法(或部门法)、分配法(或收入法)、使用法(或支出法)。 要正

9、确计算宏观税负率,要把握税收总额的内涵及其纵横向可比性,即不同历史时期体制差异、杂税、暗税等。 宏观税负的轻重可以从剩余产品价值总量两方面来判断 ,还可以从税款的使用是否合理、征税是否公平、企业和个人扩大再生产是否顺利进行,经济发展是否顺利等方面加以判断。,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17,本章小结,企业和个人微观税负水平可以用纯收入直接税负担率、企业净产值直接税负担率和全部税负率等指标来衡量。目前中国宏观正税税负不重但不少企业感到微观税负沉重的原因多样。 认为“税收弹性小于1才是正常的”的观点不正确。税收弹性大于1还是小于1与经济发展周期有关。税收弹性大并不意味着实行增税政策,而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