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图文精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1102243 上传时间:2019-06-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图文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图文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图文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图文精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图文精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图文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图文精(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政策全梳理表1 :新材料领域相关国家政策政策名称政策要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务院)新材料产业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1.大力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复合材料,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和产业化,提高新材料工艺装备的保障能力。 2.建设产学研结合紧密、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性能、轻量化、绿色化的新材料产业创新体系和标准体系,发布国家新材料重点产品发展指导目录,建立新材料产业认定和统计体系,引导材料工业结构调整。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

2、1.财税方面: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完善新材料产业重点研发项目及示范工程相关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制定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支持政策。2.研发创新方面:建立面向新材料产业的人才服务体系;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建立若干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实施重大工程。3.投融资方面:加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合作;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新材料产业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新材料企业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国家中长期新材料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科学技术部) 1.实现新材料人才资源“总量翻番”,满足

3、领域发展人才需求。 2.实施新材料人才“五个三”工程,优化领域人才资源结构。 3.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的作用,改善领域人才发展环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国家发展改革委) 鼓励外商投资多种新材料产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鼓励多种新材料产品的发展。关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商务部)1.支持国内企业并购国外新材料企业和研发机构,加强国际化经营。2.鼓励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国外企业来华投资建厂。3.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善进出口管理措施,加大对新材料产品和技术进口的支持力度,鼓励高附加值新材料产品开拓国际市场。4.鼓励新材料企业兼并

4、重组,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表2 :北京市新材料领域地方相关政策政策名称政策要点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基础和新材料产业调整发展规划1.积极推进基础产业调整升级。2.大力支持重点领域新材料发展。3.合理布局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4.加快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科技北京发展建设规划重点围绕电子信息、化工、高性能金属等新材料领域开展技术攻关,突破产业化关键技术,促进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全面推动首都新材料领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巩固北京在国内新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1.开展电子信息材料与核心装备关键技术研究。2.推进绿色印刷材料与核心装备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3.实施高性能金属材

5、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4.开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推进。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1.以产业应用需求为导向,重点突破纳米技术、高纯材料技术、半导体材料技术、高性能合金技术、稀土材料和应用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2.大力提升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技术水平,促进电子信息材料、新型复合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石化新材料等规模化发展。3.推动磁性材料、高性能锂电池、大型风机叶片复合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非晶材料、新型医用材料等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提升新材料特色领域产业规模。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现代产业建设发展规划1.大力发展适应电子信息、生物、航空航天、装备等产业发展的新材料产

6、业。2.形成半导体材料、金属磁性材料、生物医药材料、特种橡胶、工程塑料、太阳能电池材料、新型绿色建材、非晶材料以及高温超导材料等特色产业集群。3.打造永丰产业基地等一批集新材料技术研发、生产、加工和集散为一体的新型产业基地。表3 中国主要新能源政策政策名称政策要点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2007年,发改委) 1、201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2020年达到15%。 2、到2010年,基本实现以国内制造设备为主的装备能力。到 2020 年,形成以自有知识产权为主的国内可再生能源装备能力。 3、到2010年,生物质发电总装机容量550万千瓦;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达到 10

7、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 190亿立方米,增加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 200 万吨,生物柴油年利用量达到 20 万吨。 4、到2010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500万千瓦;2020年3000万千瓦; 5、到2010年,太阳能发电总容量达到30 万千瓦,到 2020 年达到180 万千瓦。 6、到2010年,全国太阳能热水器总集热面积达到 1.5亿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十一五”规划(2008年,发改委) 1、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解决农村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和农村生活燃料短缺问题;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2、与可再生

8、能源中长期规划相比,将2010 年,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提高到 10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2012年,发改委) 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规模,促进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体系的融合,显著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能力,掌握可再生能源核心技术,建立体系完善和竞争力强的可再生能源产业。 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的年利用量达到4.78亿吨标准煤,其中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4亿吨标准煤,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达到9.5%以上。 “十二五”时期,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装机1.6亿千瓦,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争取达到总发电量的20%以上。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9、业的决定(2010年,国务院) 1、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 2、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 3、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4、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版(2011年,发改委) 1、新能源首次被作为单独门类列出 2、核电技术仍然作为鼓励类技术单独列出 3、部分新能源装备归为机械门类,作为鼓励类产业 4、鼓励类的新能源技术包括:太阳能

10、(光热技术和光电技术)、风光一体化、生物质能(生物质燃料、沼气、废物利用等)、地热能、海洋能“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2年) 1、到2015年,新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提高到4.5%,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4亿吨以上。 2、到2015年,核电运行装机达到4000万千瓦; 3、风电累计并网风电装机超过1亿千瓦; 4、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00万千瓦以上; 5、生物质能发电装机达到1300万千瓦。生物燃气年利用量达到300亿立方米。固体成型生物质燃料年利用量达到1000万吨。生物液体燃料年利用量达到500万吨。表4 : 2011-2012年中国节能产业相关政策一览部门政策名称

11、发布时间核心内容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2011明确“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要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完善节能减排经济政策,强化节能减排监督检查,推广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加强节能减排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工信部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2012“十二五”时期,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十一五”末预计将降低21.同时分解制定了20个单位产品的能耗指标,提出九大行业节能的基础途径和路线、任务以及九大重点节能工程等。住建部“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

12、划2012以建筑节能减排为重点,节能减排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展开绿色建筑,加强工程建立全过程节能减排,实现低耗、环保、高效消费;大力推进建筑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进绿色施工,展开示代工业化消费方式,使节能减排成为建筑业展开新的增加点。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国务院“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2分析了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形势;提出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

13、总产值达4.5万亿元,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左右的总体目标;明确了政策机制驱动、技术创新引领、重点工程带动、市场秩序规范、服务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七个方面的政策措施。表5:2011-2012年中国环保产业主要支持政策部门政策名称时间政策内容环保部关于环保系统进一步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1“十二五”期间,要将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等升级改造和中小城镇污水处理,高浓度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重金属污染防治,大型城市垃圾焚烧处理,污染场地与生态修复,环境监测与预警等作为产业发展重点领域;(2着重发展环境服务总包、专业化运营服务、咨询服务、工程技术服务等环境服务业。住建部等 1

14、5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2011(12015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80%以上;(2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达到30%,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达到50%;(3进一步加强餐饮业和单位餐厨垃圾分类收集管理,建立餐厨垃圾排放登记制度。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2011按新增总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核定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并下拨50%作为启动资金。地方政府若在5年内达到设定目标90%以上,提出考核和余款拨付申请。若考核合格,财政部、发改委拨付剩余资金,不合格则停止拨付并收回已拨付的80%;3年内无实

15、质进展的,将已拨付部分扣回。国务院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2011“十二五”全社会环保投资需求约 3.4 万亿,优先实施污染物减排、改善民生环境保障、农村环保惠民等 8 项工程。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2012预计国家在环境保护科技领域投入经费约220亿元,达到“十一五”投资预算60亿元的3倍多,其中,重点领域科研业务费210亿元,能力建设经费10亿元。工信部环保装备“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支持和鼓励研发大气污染治理装备、水污染治理装备、固体废物处理装备、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环境污染治理配套材料和药剂以及环境应急装备等7大类96项产品和技术。工信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20122015 年,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达到16 亿吨,综合利用率达到50%,年产值5000 亿元。环保部环境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